宝马在iDrive 8.0里做的那些加减法

所有的人机交互,不管发生在人车之间,还是发生在日常指尖上的智能终端里,面对的问题都一样,你收获的意外惊喜和遇到的不明所以,也许并不来自于你以为的好或者坏,根源可能仅仅在于你和设计这项功能的人从未有过机会面对面。


人机交互这件事,很难分出高下,也很难有客观的标尺,好与不好,难与不难,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人和机器在不断的交互中磨合、博弈,试探着各自的边界,随着双方边界的逐渐清晰,一款产品的真正价值才会体现出来。而作为一套刚刚诞生的新系统,能够有机会“自我介绍”,应该是一项格外有挑战的选择。


我们在《极车说 | 你在意的人机交互,又被它带上了新高度》里曾经对刚刚新鲜出炉的BMW iDrive 8.0做过详细的解析,但是对一套交互系统来说,知其然固然重要,知其所以然应该更为有趣,而这样的机会并不是随时都有。随着顶流产品BMW iX的登场,BMW iDrive 8.0作为其核心交互系统的重要性自然被推到了前台,它不仅代表了宝马最新的智能科技水准,也将决定未来几年宝马在这个维度的竞争力。


Alina Sauer——宝马集团数字化体验首席设计师、Dr. Johannes von Grundherr——宝马集团BMW操作系统8.0产品负责人和冯艳——BMW用户体验和研究高级经理,可以说,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BMW iDrive 8.0的三个人,有机会和他们面对面,无疑是了解画面之外的BMW iDrive 8.0最好的机会。 


关于交互,最为玄学的便是所谓的“加减法”,不管是一个按钮、一个页面、一层跳转还是一级菜单,不管是“加1”还是“减1”,仿佛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开始。熟悉这份工作的人会告诉你,童话都是骗人的,但是“加或减”的确是一套交互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工艺水平的核心标准之一,从这一点上,你不仅能评价这套系统的设计理念,也能看到它的实现能力甚至未来的成长空间。


对于BMW iDrive 8.0来说,正是如此。


➖  那些减法

BMW iX的亮相,让我们清楚看到宝马在车内拿出了怎样的硬件配置和设计风格与iDrive 8.0进行配合,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iDrive 8.0的设计立意。Alina Sauer表示,iDrive 8.0的使命是重塑人车关系,在交互上更加强调感性化、直观化和自然化。


宝马在iDrive 8.0上更加强调体验的整体性,每个功能都是完整的,但是功能和功能之间并不完全割裂,相互之间的承接和转换要求更加自然。从硬件维度看,车内物理按键减少了约50%,内饰的极简风格的未来感更加符合豪华电动车的档次和风格,而剩下的50%按键经过缜密的测算,力求有效并且整合度更高,当然这也为呈现效果上的精益求精留出了空间,水晶旋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软件的设计上,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体现在交互的直观性更佳,曾经的“五维”交互方式虽然得到保留,但是语音控制的权限和范围都得到了扩展,车内的人机交互虽然做了“减法”,但是达成更加快捷,效果更加直接,用户无需将时间花在更多层级的菜单跳转之中。菜单化繁为简,在Home页面上的功能卡反而更加精益求精,每一个主功能的首层强调视觉化,比如座椅舒适度控制现在就是以图像形式呈现,“所见即所得”会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更加简单直接。


“三联屏”似乎已经成为了豪华电动车的标配,奔驰的hyperscreen,凯迪拉克的LYRIQ,就连福特刚刚发布的燃油版核心产品EVOS,都采用了“三联屏”的概念,屏幕横向尺寸的扩张除了在观感上更为奢侈,最重要的是,提升了副驾利用屏幕操作的权力,更有利于车内娱乐活动的扩展。而宝马在BMW iX上的设计似乎并没有受到干扰,虽然同样使用了大屏,但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一体式悬浮曲面屏BMW iX的最大亮点之一,左边12.3英寸的仪表盘与右边14.9英寸的触摸式中央显示屏合二为一,显示屏具有200 ppi的极高分辨率,屏幕也采用了防炫目技术,几乎在任何角度都可以避免反光从而提升观看的清晰度和安全度。按照宝马一贯重视驾驶者的原则,这块曲面屏将略微倾向面对驾驶者。从长度上看,宝马做了“减法”,这块曲面屏并未留有扩展的操作空间给副驾的乘客,如果副驾的乘客对于操作多媒体有需求的话,可以通过语音或者承托水晶旋钮的那块木板上触控按钮进行操作,非常友好。在曲面屏的尺寸选择上,宝马显得非常克制,以保证驾驶安全为前提,“够用就好”。实际上,宝马采用的Shy Tech从软硬两个维度上都体现出以不过度侵扰用户而又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目标——不刷存在感的技术,本身就是高级和高尚的。


➕  那些加法

说到加法,在新世代出生的iDrive 8.0似乎天生就带着一种“融合”的气质,宝马已经将iDrive 8.0视作一座新的桥梁,通过它,正在构建起一套更有利于生长的生态系统。


谈到融合,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建智能生态是必然的选择,宝马的iDrive系统在这方面本身就是标杆和模板。但是,有合作就一定有话语权的问题,宝马在这一点上似乎一直都保持了开放的心态,坚定了自己在整个生态中的位置认定,亚马逊、微软、苹果,包括中国的IT行业头部BAT等等,都乐意与宝马进行合作,而宝马在开放合作的同时,也以严谨的态度和极高的技术标准在进行自主性的集成。


在对待生态应用的态度上,宝马坚持不进行直接外购和堆砌式的整合,而是立足宝马的产品和用户立场进行自主研发和深度集成。例如,iDrive 8.0中实用性很强的腾讯小场景功能,就是在宝马中国团队的主导下,与腾讯一起做了功能的优化适配,微信小场景的UI就是由宝马中国和德国设计师、腾讯设计师共同创立的。


宝马会挑选有流量、有规模的优质集成内容,将其纳入生态系统之中。最难的一点是,如何让这些原本在手机上使用的内容在汽车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驱动力。此时,一个极大程度上决定用户体验的技术点出现了:如何让车内的体验能够无缝切换,用户不需要极高的学习成本便可轻松享受技术带来便利和舒适,这就涉及到系统与第三方应用的交叉融合。比如,和朋友在车载微信里约饭,对方在微信中发送的地址定位,iDrive 8.0可以直接用系统的导航功能来调用这个地址,进行导航。而反过来,系统的交互方式,例如特殊的手势或者语音指令,如果能够在车载第三方应用中依然得到沿用,哪怕开始要付出一些定制的时间,相信用户们也会是愿意的。


迄今为止,iDrive系统与第三方之间完全可以称之为像素级合作,用户体验是无缝的,面对的都是“非常宝马”的UI和操作方式,这也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最佳路径。宝马一直强调,它和第三方的合作不是拿来主义,绝不会原样照搬,经过深度集成后的功能需要“看起来宝马,用起来宝马”。


极车说:

不管加法还是减法,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宝马对于车内人机交互的要求的确是在飞速提升,形式上的简练和功能上的丰富成了最具“反差萌”的组合。iDrive 8.0的面世,代表了宝马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思考方向。虽然宝马在单机上的交互水平已经明显领先对手,但是智能生态的构建才刚刚开始,如何更好地进行融合和集成,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可能是下一步宝马将要面对的挑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237关注 | 1920作品
+ 关注
X-AUTO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