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驾游,继续在三江打卡,我们从顶着烈日程阳八寨出来,回程的途中遇到一座侗画博物馆,虽然不大,却引来了我们的注意,因为我们这前只知道三江有一座侗族博物馆,却不知道还有一座专门的侗画博物馆。
在我们的印象中,侗族是一个能歌擅舞的民族,能言便会唱歌,会走即能跳舞,但是却不知道他们还擅于绘画,而当我们进入侗画博物馆之后,立即对侗族人民多才多艺的印象有了新的理解。
据了解,这座侗画博物馆是程阳八寨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配套工程,里面系统地对侗族绘画进行了梳理。
翻开侗画的历史,《柳州府志》、《镇远府志》里皆有关于侗画的记载,其中镇远府志中道:女则自织自染,袖以彩绘绣。从清代侗彩绘的图案来看,可追溯到百越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文化遗存——几何形印纹陶上,有史学家与考古学家证实,几何形印纹陶是百越族所创造的一种民族文化,侗族是百越分支,从这些在江南地区出土的几何形印纹陶的装饰花纹上,可以看出侗族农民画的发展是有历史渊源的。
据了解,侗画在唐代时已有一定的基础,清代的侗锦已闻名全国,图案纹样已形成自己民独特风格,这个时期侗族民间绘画基于其绘画的形式与方法,侗族人民又称之为彩壁画或古彩画。这些画作往往色调比对十分强烈,色彩的运用也极为丰富,因而色彩的层次尤为分明,色彩的效果也就比较特殊。
到了近现代,从1988年开始,生活在广西三江的侗族人民开始用锅底灰、蓝靛作颜料,用树枝作画笔,以近似涂鸦的手法描绘多彩多姿的侗族民风民俗。
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侗画具有简练、粗犷、纯朴、自然、原生态等特点,图案装饰性强,色彩明快,对比强烈,多运用简洁明快、色彩绚丽的图画生动地勾勒出三江侗寨美丽的田园风光、热闹的劳动生产场面、传统的民间风俗习惯和欢乐的节日庆典场景。
侗画作品富有民族特色的鲜明的三江地方特色,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地方性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侗族农民画已日渐成熟,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每年都有来自德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客人前来观摩、学习与收藏。
三江侗画作品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在北京等地展览,1995年到1997年便有2000多幅作品被国家文化部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的驻华大使馆作为珍品收藏,使得三江的侗画名声大涨。
为了开拓三江侗画产业的发展,除了建立了这座特具特色的侗画博物馆以外,还精心设计、策划、制作了一些三江侗画的宣传光碟,对其进行大量的宣传。同时还邀请国家、自治区、柳州市级的画院的艺术家对三江侗画进行业务指导与培训。
同时,当地的侗画艺术家还试图将三江侗画与陶瓷文化等其它艺术相结合,制作出一些餐具、茶具、花瓶等,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衍生品。
侗画博物馆不大,也不需要门票,个人觉得是一个了解侗族文化的很好平台,看了这些绘画作品,即使是艺术小白,也能了解不少关于侗族的民间文化。大家如果去了三江,可以去参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