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拉蒂总裁从1963年诞生到现在已经快60年了,算得上是特别有个性的豪华大型车。如果你不差钱,但又觉得BBA太随大流,意式风情的总裁可能是最恰当的选择。就好比去星巴克喝美式咖啡撑死了算小资,来杯Espresso才叫有品味。
意大利人总能把品味这事儿拿捏到位。就好比善于搭讪的意大利男人,他们不仅巧舌如簧,甜言蜜语的时候左手还会有节奏地上下比划。再加上浮夸但不油腻的花西装、灰蓝色的眼睛、微卷的深棕色头发和地中海边晒出的小麦肤色,这可能就是女人眼里的性感。对,意大利男人或许很性感,但意大利车更性感。只不过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还真不是根正苗红的意大利货。
我也不知道谁定的规矩,至少我打记事儿起就有了大型豪车必须是后驱/四驱的说法。从满大街跑的A8L、S级、7系,再往上到Panamera、飞驰,这些“老板座驾”无一例外不是后驱就是四驱,前驱车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
不过玛莎拉蒂第二代总裁是个怪咖,不仅历史上唯一的前驱总裁,动力也只有区区3.0升V6而已,性能还不如第一代总裁。用郭德纲相声里的话说“这孩子不随爹也不随妈,随邻居”。没毛病,第二代总裁压根就不算玛莎拉蒂亲生儿子,只不过是个装了玛莎拉蒂发动机的雪铁龙而已。
这辆“史上最弱”的总裁命也不好,到头来都没拿到欧共体认证,不能在欧洲售卖。在1974-1978全生命周期里玛莎拉蒂只生产了12台二代总裁,全都卖到了中东,但因祸得福却成了历史上最最最稀有的总裁。40多年过去了,这12台车还剩下4台,能开的就只有一辆底盘代号AM 123 004的白车。这辆车1974年出厂,仅行驶了不到2万公里,2013年经过全面翻新,目前收藏于英国利物浦。
1968年,雪铁龙收购了玛莎拉蒂。法国新老板对于意大利人也不客气,完成并购之后就让玛莎拉蒂参与设计雪铁龙新旗舰的“Project S”计划。其实雪铁龙从1961年就开启了这个计划,目的在于设计出DS的运动版车型。
当时法国实行了严格的财政(税收)马力制度,把每一辆汽车的气缸数、发动机每秒转速等参数代入一套复杂的公式,最终核算出CV(chevaux-vapeur财政马力单位),最后再按照财政马力征税。简单来说,气缸数越多、排量越大的车CV越高,税金也更高。所以说你能看到雪铁龙的经典小车叫2CV,字面意思就是2个财政马力。
这样的政策无疑限制了法国本土性能车和豪车的发育空间,整个生产链都倾向制造有利可图的经济小车,大排量成了赔本买卖。这就是雪铁龙“Project S”计划面临最大的问题,要开发旗舰DS的运动版,自己手里没有配得上“运动”二字的发动机,总不能用2CV的双缸风冷机凑合事吧?
玛莎拉蒂的“招安”正好让雪铁龙能名正言顺地用上了意大利人的V6发动机,但由于财政马力的关系,排量被严格控制在2.7升和3.0升。玛莎拉蒂的加入让“Project S”计划加速,两年之后的1970年雪铁龙就推出了玛莎拉蒂“芯”+雪铁龙底盘的SM。
虽然车名有点儿“少儿不宜”,但据说“S”来自“Project S”,“M”代表玛莎拉蒂(Maserati)。但不得不承认,雪铁龙SM是一次成功的“联姻”产物。一方面SM继承了雪铁龙优良的黑科技传统,液压气动、大灯随动转向和后轮转向一应俱全;再加上玛莎拉蒂的发动机解决了动力问题,让SM加速成绩超过了配备更大排量V8发动机的奔驰450 SLC。
但1973年开始的石油危机对于车企来说像晴天霹雳一样。汽油的价格翻了两倍,许多国家开始严格控制车速,甚至周末都不许开车上路。一切政策都对汽车,特别是大排量汽车极其不友好,貌似汽车就等于原罪,存在就是错误。
此时的玛莎拉蒂工厂内有85%的员工投身于组装SM发动机,谁也不会想到石油危机会让车企严重受挫。结果显而易见,SM销量暴跌,雪铁龙和玛莎拉蒂都陷入危机。意大利人不能坐以待毙,他们认为这时候用谨慎的态度和超低成本推出新车是唯一突破口,或许还能复制1963年初代总裁的荣光。
在当年大环境下,用SM来“借壳生蛋”无疑是最廉价、最稳妥的选择。玛莎拉蒂找到了博通设计公司(Bertone),把全部希望交给了设计天才马塞罗·甘迪尼(Marcello Gandini)。不久,一辆基于SM的底盘,外形谨慎、柔和、优雅的原型车诞生了。
虽然这辆车后来被叫做第二代总裁,但完全找不到初代总裁上后驱+大排V8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前驱和3.0升V6发动机。但5130mm长度和3070mm轴距却让第二代总裁成为史上第二大的总裁(仅次于现款第六代总裁)。
一年后的1974年,雪铁龙高层曾督促玛莎拉蒂研发全新的V8发动机,但项目进行到一般的时候再次出现变故。在法国政府的干预下,雪铁龙被标致收购成立PSA。但沉稳保守的标致不喜欢豪车,更对跑车兴味阑珊,导致新V8的研发计划搁浅。
更令意大利人绝望的是标致在翻看玛莎拉蒂账目的后认为投资过大,随即停止了注资。釜底抽薪之后的结果是第二代总裁连欧共体认证都拿不到,也就不能在欧洲上市销售。最后在意大利政府的斡旋下依然没给第二代总裁找到新的接盘者,除了小批量卖到中东那12台车之外,其余6辆半成品随即被销毁。
玛莎拉蒂海外官网上对于第二代总裁的描述也十分简短,不过评价甚高,好像是给这位“出师未捷”的英雄正名。“尽管前驱+V6小发动机的第二代总裁没有受到玛莎拉蒂纯粹主义者的欢迎,但ta却非常舒适、做工精良且配置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