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大众ID.3:若“骨折”,必买之!


ID.3最近热度依旧非常高,除了不少车评人拿它和Model 3对比之外(甚至还有拆车的),ID.3本身也比ID.4 X和ID.6 X等车更具卖点——实际上,从最近网上关于ID.3的评价来看,大家似乎都没有否定其产品力本身,主要是对其价格嗤之以鼻,用一个字评价:贵,用两个字评价:离谱,三个字:用鼓刹。


从我们之前成都车展上体验ID.3的感受来说,其在座舱内部用料部分确实给了我们惊喜,无论是配色,还是软搪塑材质的包裹都比欧版的ID.3更具质感,而我们本次探店的目的就在于:当补贴后售价确定在15.9888-17.3888万元,ID.3还能让消费者坚定的选择它吗?


首先从颜值上来说,ID.3属于越来越耐看的类型,“第一眼觉得普通,第二眼觉得挺乖巧,接着看似乎挑不出明显的毛病”这是我们部门95后和80后编辑的共同感受。



很明显,ID.3是大众ID.家族中在造型设计上摆脱过去10年大众燃油车即视感最强的车型——圆润的线条、20寸轮毂、倾斜的A柱,这些才第一次让我们感觉到大众纯电动产品与燃油车的不同,ID.4 X、ID.6 X之所以没能迅速打开市场,我们认为的原因之一便是在设计上太大众了,完全没能给到年轻消费者惊喜的感觉,而续航、智能同样不够出众,年轻人都不愿意尝试,又如何产生口碑效应呢?



坐进车内,ID.3的座舱无论是配色、用料,还是功能分布(按键位置、前排中央通道双扶手等)都不会让人觉得特别廉价,至少可以说不像以前有些大众燃油车上那样,硬塑料感过于强烈,尤其是配色部分很大程度拉高了ID.3内饰的整体评分。


当然,能够吐槽的地方也不少,例如这套白色内饰颜色上的中控台/门板车窗调节按键,给人一种20年前白色薄膜键盘按键的即视感,高情商的说法是“潮流与复古结合”,低情商则是“为了扣成本,没有什么是大众干不出来的”。


另一方面,ID.3主驾门板处的车窗调节区域作出了“创新”,如果要控制后排车窗升降,需要先按“REAR”键切换到后排控制模式,才能够实现,说实话这个改变目前试下来有点多余。


又例如,前排中控屏幕下方的空调出风口特别低,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出现对着膝盖吹的情况。另外,后排虽然有两个Type-C接口,但没有空调出风口,同样差评。


至于后排,ID.3的膝部空间表现算是对得起它2765mm的轴距,并且后排坐垫与靠背的角度较为合理,能够给腿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同时坐垫长度也不算太短。后备箱储物空间同样算是纯电产品中的标准水平。


最后,再聊聊续航和智能体验部分。从我们到店时与看ID.3潜客的交流来看,他们对其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城市之内,并没有太多考虑开着它出去旅行的打算。至于智能化体验,他们同样表示并不是特别在意,坦白说更看重大众这么多年的口碑(变相很信服大众提供的驾乘体验,也更看重驾乘体验)和ID.3的颜值,毕竟之前的产品都太“闷”了,毫无新意。


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到店实拍了ID.3之后,我们的最大感受有两点:


其一,ID.3的潜客可能会考虑特斯拉Model 3这样的产品,但大概率不会去选择小鹏P5或者威马来做对比——ID.3、Model 3都是强调驾驶感受、实用主义为主的产品,在续航、智能化体验上肯定不如新势力品牌的产品(即便过去特斯拉给人留下了科技产品的映像),目标人群也因此产生了区隔,ID.3就是满足最基础的日常代步,同时能够在品牌、颜值部分得到满足。


说个题外话,大众在打造纯电产品时似乎依旧是燃油车的思维,一切都服务于实用性和以往大众在燃油车上积累的经验(比如中国用户的喜好等),所以无论是设计、功能分布、主打卖点等,我们都不难从ID.家族上找到大众燃油车的影子,ID.3已经算是ID.家族中个性最为突出的了,但肯定不像新势力品牌产品那样特点鲜明。


其二,虽然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ID.3都让我们有购买它的冲动,但16万起步的价格确实无法接受,再加上鼓刹等明显扣成本的配件与用料,目前ID.3的售价很难成为一台“大众车”。


不过关于 “ID.3卖多少钱,你会买”的议题,我们的答案相对统一:13万及以下起步,ID.3将成为卖的最好的纯电动车之一。


图片|阿菲

撰文|阿菲


◎ 本文版权由Auto情报局所有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748关注 | 870作品
+ 关注
汽车媒体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