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顶流”们,在大湾区“团建”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车展,开在广东。6月1日,2024(第二十八届)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开幕。20万平方米的展台内,呈现人挤人的盛况。观众不禁感叹:“可能有一亿人在看车展”。

(2024粤港澳大湾区车展 鸿蒙智行展台)

当聚光灯打在整个汽车产业上,雷军、余承东、李斌、周鸿祎等业界“顶流”也罕见同框,齐聚大湾区。车展期间的2024(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掌门人尝试接住泼天的流量。

“内卷”路,各有不同

回首来时路,蔚小理等第一批头部新造车,普遍诞生于十年前。如今被定义为先行者的他们,依然在寻找内卷的出路。

第一位上场的李斌就强调,“宝马主打性能、迈巴赫主打舒适”,而蔚来“全都要”。

以算力为例,他强调蔚来在这方面的布局一直“丧心病狂”,每辆车都标配智能驾驶,开 15 年都能迭代升级,在未来一两年内都还会是全球天花板。

这也是蔚来坚持全栈自研的原因。李斌让蔚来想成为汽车界的“亚马逊”。构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在技术、品牌、服务方面三管齐下。蔚来每年百亿投入研发,超万人的组织规模,是其野心的最好证明。

但就蔚来近期的表现而言,或许下沉才是其“走量”的方式。5月,蔚来发布“第二张牌”乐道,新品牌首车L60,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

乐道L60 21.99万元的售价,是蔚来通过更低价的车型来走量,分摊高端品牌的研发费用和制造费用,降低供应链成本。李斌也曾直言,乐道不会再亏本卖车,出生就要能“养家”。

内卷之下,是蔚来的“失血”危机。十年耕耘下,巨额研发、换电设施等的投入,让蔚来始终无法摆脱亏损的泥潭。

多品牌能否帮助李斌破局,答案还要再飞一会儿。

对跨界造车的玩家们而言,“赚钱”几乎是刻在DNA里的技能。2024年,华为车BU实现提前两年扭亏为盈。

在大湾区开麦,余承东依然自信,延续了一贯的“大嘴”风格。他先公布了喜讯,今年以来,鸿蒙智行喜提新势力销量第一名。

接着,又陈述华为车BU一系列的“遥遥领先”,6月份,仅问界一个品牌的月交付量会超过4万台;

问界M7发布后网站被抢购“瘫痪”,M9是中国在售50万元以上的高端汽车第一名,超过所有传统豪华汽车品牌;

以华为现在的智能驾驶的能力,拿到德国去开,妥妥地能搞定L3。

“赢家”余承东说,出路是“卷价值,而不应该是卷价格”。他直言:“有的企业卖一台亏十几万,这是很危险的”

余承东认为,全世界No.1的卷王是比亚迪,因为它有超低成本的能力。但相比之下,华为不善于做超低成本的产品,而是希望这个产业正向良性循环。

在智能化方面,华为不用担心AI方面输给别人。因为华为在新能源车赛道将坚持走“少而精”的道路。

尽管问界品牌自开年以来,数月交付量徘徊在几千台,但短暂的低迷,丝毫没有影响老余的信心。

余承东表示,5月是华为智选车的产品调整期,主力销售的产品在换代,所以造成了短期的销售下降。预计在6月份开始,华为又会重回快速增长的道路,问界品牌将冲击月销5万台。

甚至到2025年,华为会与江淮合作打造一款百万豪车。据余承东透露,这款豪车对标远远超越了迈巴赫、劳斯莱斯幻影,是比他们更豪华、更高端、更舒享的定位。

可以说,蔚来、华为、比亚迪,是三种泾渭分明的“卷王”。

高举高打,宏大布局的蔚来,是艰难前行的长期主义者。“技术”与“品牌”双管齐下的华为,以“遥控”造车入场,寻找着企业的第二曲线。而“掀翻”价格战牌桌的比亚迪,正以极致的效率与成本控制完成“迪王”登基。

内卷当头,车圈“搞钱”尚且没有新故事。

出海战,技术“换汇”

大会的第二个热词,是出海。零跑汽车董事长、创始人朱江明在会上直言,没有全球化,光靠国内2000多万台的销量很难生存,出海是必由之路。

此言不虚,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今年前4个月,中国出口车海外数据持续大幅增长,自主品牌销量72万台,同比增长57%。

据乘联会统计,目前,出海的主力车企有上汽、长城、吉利、奇瑞以及长安汽车。这块蛋糕,暂时还没有被新势力分走太多。

这似乎也是零跑想“超车”的一条弯道。2023年,零跑拿到斯特兰蒂斯15亿欧元的“反向”投资,想重复30年前海外汽车进入中国的故事。

朱江明直言,零跑目前已选定200多家欧洲的经销商,在7月份可以在欧洲开网,9月份实现完整的销售。

第一步,零跑计划在欧洲9个国家落地,其中将有5个国家是我们建立直接的分公司,进行经销商的招募,其余3个国家采用总代制的方式。

年底也会进军除欧洲以外的另外三大区域,包括南美、中东非及亚太,首先上市的是现有的T03和C10,这样就构成我们整个海外的布局。

这种“反向合资”,也为零跑带来出口的新优势。即使欧盟增加关税,零跑依然可以快速利用斯特兰蒂斯海外的30多座工厂,导入新车的制造,避免关税带来的利润损失。

智己汽车联席CEO 刘涛在演讲中也表示,上个月,上汽集团和奥迪汽车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联合开发了智能数字底盘,将会为上汽奥迪开发多款未来的豪华智能纯电动新车,这次的合作也实现了中国智能汽车技术赋能海外车企大厂。

刘涛直言:“我们不但要出海外卷,更要让我们中国智能汽车的技术向海外卷。”他指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正由“市场换技术”变为“技术换外汇”。他指出,随着大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饱和式投入,智已从市场换技术向着技术换外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航盛电子董事长杨洪持相同观点,全球已经有三千万辆的制造商,自主品牌占比已超过50%。但是去年,海外有6000万的市场,中国只拿下500万辆。因此,“出海”尚有很大的空间。

他认为,在这个极卷的竞争时代,全产业链要抱团出海,走产能、服务、品牌、供应链的“新出海”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成本优势和供应链优势。

杨洪表示,对零部件企业而言,新出海的策略一定是在当地建厂,在当地形成供应链,也为当地交税,为当地创造就业,形成持续发展的出海策略。把中国做好了,下一步是把东南亚地区、欧洲以及北美,真正将国内的优势和国际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价格战,难免“网红”

大会的第三个热词,是流量。北京车展上的网红“车模”——360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周鸿祎直言,车圈从原来的‘百公里油耗’,现在已经变成了每百公里‘耗’多少个老板。

‘卷老板’,实际上卷的是企业家个人IP。企业家只要肯放下身段,敢于贴脸自拍,99%都能成功做成IP。

正如周鸿祎所言,“雷军的小米发布会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原来这种营销,比花多少钱做广告效果都好,余承东也说自己为华为省了几十亿营销费用。”

而小米汽车,确实因为泼天的流量迎来开门红。曾经频繁被劝退的“军子造车”,如今实现首月锁单88000辆,首月交付7000辆,5月交车8630辆。雷军表示,6月小米工厂将开始开双班生产,确保6月份单月交付超过1万辆。第二,小米汽车全年保证交付10万辆,冲刺的目标是12万辆。

雷军“泼天富贵”般的流量,倒逼车圈老板纷纷走向了台前。

近日,比亚迪宣布,各大事业部总经理集体入驻抖音。包括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等60后传统车企老板纷纷下场。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尝试捡回很多曾经丢掉的路人缘。

但或许他们真正该学的,是小米如何以用户思维做产品,并且将自己的优势成功营销给大众。

形容 小米SU7的防晒玻璃,雷军这样说:“140年汽车工业,没想到防晒这么重要的产品点”。

小米SU7女性用户过半,雷军这样说:“化妆镜是最大的,而且带色温,在车内自拍显得皮肤好”。

甚至在中控台下,小米SU7做了两个挂钩都能够成为一项卖点,“用户的口碑特别好,大家说我们的设计太贴心了”。

诚如雷军所言,做了14年的消费电子,小米对用户的研究和洞察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些经验,助力小米如一条鲇鱼搅动着整个行业,也传达出一种造车全新的思路,显性的贴心,正是内卷时代消费者所偏爱的体验。

结语:先行者,依然乐观

大会当天,新势力销量照常“放榜”。

首位理想交付35020辆,鸿蒙智行全系位列第二,交付30578辆,蔚来位列第三,交付20544辆;零跑第四,交付18650辆;极氪第五,交付18616辆;深蓝第六,交付14348。小鹏与哪吒,分别交付10146辆、10113辆,在万台及格线徘徊,交付8630辆的小米位列其后。

频繁洗牌下,“蔚小理”领跑的格局早已被打破,华为与理想成为“相爱相杀”的新对手。新势力与自主独立品牌开启全新混战,特别是极氪、深蓝这样的大厂品牌后来居上。

但整体而言,市场顽强地恢复了正增长的趋势。尽管内卷已经成为新常态,但当中国汽车的蛋糕越做越大,“破卷”也成为一种必然。

会后,做起自媒体的李斌举起手机自拍,他在视频中问余承东,十年后全球前十名的汽车公司有几家是中国的?余承东说,可能是六到七家。李斌则回应:“我保守点,认为是五家”。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机遇。或许,“卷”不只仅仅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激烈竞争,更是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开始。广阔天地,仍大有可为。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481关注 | 1756作品
+ 关注
为您提供选车、买车、用车的汽车资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