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L3级自动驾驶”通行试点,小鹏、华为缺席?| 智车星球

6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公布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进入联合体的首批试点一共为9个,分别为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广汽乘用车、上汽集团、北汽蓝谷、一汽集团、上汽红岩、宇通客车和蔚来汽车,试点产品涵盖乘用车、客车以及货车三大类。

面对试点的公布,相信很多人会发出疑问,为什么首批会是这9家企业?以及成为试点之后,又能代表什么呢?

工信部介绍,试点的申报要由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来完成,也就是说申报的主体首先必须要造车,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以华为为主的科技企业不在其中。


其次,符合这一条件的车企要制定申报方案,向车辆拟运行城市所在地的工信主管部门自愿申报。而据了解,以小鹏为代表的部分车企,虽然在辅助驾驶方面的表现突出,但却没有参与此次申报。

此外,一位没有进入首批试点的相关企业负责人,还从另外一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表示,从试点名单中不难看出,“选择的阵营很清晰了。”

长安、广汽、上汽、北汽、一汽,以及上汽红岩,都属于国有企业。而剩下的比亚迪、蔚来和宇通,不仅是各自赛道的绝对领跑者,也都与各地政府或国有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换句话说,也起到了类似国企的作用。

比如比亚迪,在国内先后与广东、深圳、陕西、河南、山东等众多省市签署合作协议,在零部件产业、新能源汽车推广、以及智慧交通等方面深入合作;而在国外,比亚迪也是一带一路的优秀代表,去年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政府签订协议,塔什干市政府向比亚迪采购2000台电动大巴。

宇通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客车制造企业,同时也是“一带一路”的代表企业,先后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智利等国家签署合作协议。

而蔚来则在换电领域做出了不小贡献。其创建的“换电联盟”,目前已与长安汽车、江汽集团、广汽集团、中国一汽等达成充换电战略合作。此外,蔚来也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壳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皖能集团、中安能源等能源电力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换电合作。一周前,蔚来能源还宣布获得了武汉政府15亿元的产业基金。

那么,成为试点之后,意味着什么?

记得去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宣布具备量产条件、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在取得准入许可后,可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对于这两份通知的关系,工信部表示,上述通知主要应用于产品研发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允许车企研发生产高阶辅助驾驶产品,而这一份通知则是为了验证,这些企业是否生产出了合格的高阶辅助驾驶产品。

而且,根据介绍,试点的组织实施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试点申报、产品准入试点、上路通行试点、试点暂停与退出、评估调整。目前还处在试点申报的阶段,也就是说距离L3级辅助驾驶的真正量产上路,还有很长的路。

综合来看,在现阶段,这是一份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的名单。

点击进入 热议事件报道-第1期 专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89关注 | 216作品
+ 关注
关注智能汽车的人和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