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再出发 展望2022年中国车市发展

2022年已经悄然开启,但是,最近马斯克在推特上发表的言论让不少人感觉心里拔凉,他称:“预测宏观经济是具有挑战性的,我的直觉是大衰退会在2022年春季或夏季左右,但不迟于2023年”。不过,疫情起伏不定,确实让全球化贸易的脚步放缓,2022年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大宗商品应该也会迎来一波涨价趋势。日子确实比较艰难,不少人会对未来的经济走势抱有悲观预期。



我国的汽车产业也是在这样一种全球化“退潮”的时代背景下,迎来了变革转型,中国汽车市场风云变幻,暗流涌动。新能源汽车崛起、芯片短缺、跨界造车、5G技术登场,危机始终与机遇相伴,就像巴菲特说的那样“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市场艰难的时刻,我们却看到了不少跨界造车的企业勇敢地迈开了脚步,因为在全球经济大环境走弱的情况下,新晋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会更少,也是入场的好时机。那么在已经到来的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将会出现哪些新趋势,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预测。


补贴退坡之下 新能源车企加速成长


此前,多家机构就预测了,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多万辆,占当年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为何会如此乐观?因为,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本年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对比2020年已经实现翻倍增长,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也从2021年年初的5.4%提升至12.7%,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更是突破了20%,达到20.8%。



但是,在新能源汽车持续向好的局面下,最近我们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的出台,让保费上涨明显。而我国已延续十余年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也将进入完全退出倒计时,补贴一旦退坡,可能会导致新能源车的集体涨价。


各个车企都势必会面临着保费上涨和后补贴时代的双重挑战,如何能开拓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将会全面考验新能源汽车厂家的营销策略,当然主要还是会在售价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财政补贴的逐年退坡,其实到去年已经到达低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依然保持爆发式增长态势,不断加速抢占燃油车原有的市场份额。补贴退坡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并不能阻挡新车加速迭代燃油车的步伐,反而优胜劣汰,加速新能源车企的成长。


合资股比放开 激发汽车市场活力


自2022年1月1日起,国家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合资企业的限制。汽车整车领域实施了多年对外资的限制,从2022年1月1日起全部予以取消。


这也就意味着,从1984年开始的合资汽车企业模式,或将迎来了新的调整:1994年规定的外资股比不能超过50%的铁律就此作古。这就不免让人担忧,这条保护国内自主车企的“护城河”,如若弃掉,国内自主车企在未来将如何立足。其实,这个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还记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时候,社会上也存在两种声音,也有人担心当时中国的落后产能无法和世界强国去抗衡,应该先设置高关税,保护国内制造产业的成长,再去和他国竞争。但是结果如何,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加入WTO,在世界性竞争格局下,中国的产业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只有竞争才能让企业成长得更快,而不是始终让你处于“舒适区”变得不思进取。



这样来看,国家敢于放开股比,“引狼入室”就是为了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加快中国车企的发展脚步。部分眼光长远的自主品牌多年之前就已经未雨绸缪,不断从外资品牌中汲取营养用于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就算放开股比后依然有实力和外资品牌进行市场争夺。根据1-11月份销量数据显示,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完成840.6万辆,同比增长25.1%,其市场份额由37.7%提升为44.1%,基本上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并且,品牌单品均价方面,也已经有超越合资品牌的迹象。


但是,对于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车企来说,放开股比也就意味着好日子到头了。股比放开将可以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也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加速剂。现在国内一些落后产能,像力帆、众泰、海马等纷纷出局,还有的是特殊处理。一些不具备硬核实力的自主企业势必将被兼并甚至直接退出市场,正所谓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放开股比就是那把打开“丛林法则”的钥匙。


技术脚步加快 新势力车企迎接2.0时代


造车新势力在2021年迎来了春天,几家造车新势力的头部车企交付量均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头部三强“蔚小理”,年销量都突破了9万台。而未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将快速提升,这将有助于2022年,造车新势力继续会在一个上升通道中前行。



2021年,头部新势力企业集体放量,集中度也在提升,头部阵营已经基本稳定。到2022年,造车新势力将形成初步的竞争格局。同样传统车企也在不断加快转型脚步,各个品牌也在加紧推出电动化新车,势必会对造车新势力形成更大的挑战。


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新势力们就必须进行产业升级,推出更多符合年轻消费者用车习惯的新车,全面提升车型的智能化水平。现在的智能汽车配置主要集中在多联屏、语音交互、HUD、自动泊车、毫米波雷达、自动驾驶等方面。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长城机甲龙、 威马M7、小鹏G9等多款车型更是配置了激光雷达,现在大家也欣然地把智能汽车定义为“移动的智能终端”、“移动的第三空间”。



反观,合资品牌也在大举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表现,这些传统车企有着数十年甚至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因此在智能化方面有着一定的技术积累,一旦开始追赶,合资品牌就会爆发出极大的能量和速度。所以,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要保持住销量的增长就不能有丝毫的倦怠,不断提升技术实力,提高智能化水平可谓是当务之急。相信2022年,年轻的造车新势力们势必会加快技术脚步,提升新车产品力表现,迎接属于各自的2.0时代。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01关注 | 872作品
+ 关注
服务于购车、爱车、用车的主流人群,打造全方位的媒体平台,走进缤纷多彩的车世界,我们用镜头和文字伴随您笑看车界的风起云涌。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