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独立上市,不跟大众玩了? 【大小马聊科技#9】

热点一:

近日,有网友爆料海底捞在会员系统里私下给顾客贴标签,其中主要包含体貌特征和个性需求等,引起了网友热议。2月24日,海底捞对此回应,为了持续提升和优化顾客的个性化服务需求,门店管理人员可以在会员系统中对顾客就餐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补充,公司于2020年起对相关内容进行持续优化,明确禁止对顾客个人信息如体貌等特征进行任何备注,并于2021年1月全部排查整改完毕。


热点二:

近日,我们从网络上获得了一组小鹏新款P7车型的测试照片,从图片我们能够看出,新车目前还处在测试状态,前后还贴有伪装贴纸。


热点三:

近日,大众集团发布声明称,大众汽车和保时捷控股已经达成一项协议,协议明确保时捷汽车将会独立上市,但最终需要大众汽车和保时捷控股董事会的签署后才可以继续推进。2月22日,保时捷中国CEO严博禹向媒体的回应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关于分拆上市,大众集团和保时捷集团需共同商议决策。



大小马聊科技,用毒辣视角,聊科技热点。


每周聊三个车和科技热点,我是小蛋泥,我是大卫,我是电动Emma。




小蛋泥:

好,我们先聊第一个话题,海底捞被曝私下给顾客打标签,我看这事还上了热搜。



其实这事挺简单的,就是海底捞在自己的服务后台给每个客户去打这种个性化的标签。但是关键的争议点在于海底捞是人手打的标签,所以就打了一些比较逗的这种标签。比如说这客人20多岁,瓜子脸长得很好看,还有说这客人喜欢在App上投诉等等。




还有说很多人好奇自己被打了什么标签,所以去吃海底捞的时候,专门问问服务员我被打的什么标签。我不知道是不是下次我们去吃海底捞,也可以问问自己的标签是啥。



Emma:

我觉得本来给用户打标签这件事情,任何有追求的business都会有,但是海底捞他做的不是特别专业的有两点:第一个就是像你刚才说的,其实打标签最重要是要帮你的用户提升用户体验,但他打的这种外貌类的标签,其实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没几毛钱关系;还有一个更傻的就是他在标签里面还有打那种负面的,这个也是打标签的大忌。比如说我看他有给客户打“爱投诉”这种,你可以用一个更高情商的说法吗?


大卫:

“难伺候”,就比如“难伺候”。


Emma:

你不能给客户打这种“巨抠门”这样的标签,只能说“对价格极度敏感群体”对吧?所以他这两点,搞得就很不专业,而且不太合适。


大卫:

我日常也喜欢打标签,比如说微信里面新认识了个朋友,为了防止下次聊天记录删掉的尴尬,“在什么场合认识的,王总介绍的,王总公司的司机”,哎呀这个不能惹对吧,就给自己标写上,以免下次出事;或“谁的小姨子脾气不好”不能惹;还有“谁跟我好多共同好友”,不能随便点赞,以免被看穿,也会写这个东西。



这个是我自己用的对吧,好像也没有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情。但如果是说拿来做商业用的话...以前我们还在老东家做搜索引擎的时候,这个东西叫做用户画像——(记录)这个用户他有什么样的行为,当然是匿名的。不过匿名不匿名实际上并不重要,就是“你是不是叫张三”,对于一个商业行为来说其实并不重要。这个标签打得也非常具体,年龄段、性别、位置信息,然后消费信息对吧,消费还有偏好等等,所以这个用户画像打下来实际上是非常具体的,但是它不会像刚才Emma说的打得这么low,“爱投诉”这些东西是没有的,是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化语言。



小蛋泥:

对。而且他打的那些标签,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变化的。给客户打一个什么“空气刘海”,到时候人家换一个发型,你就感觉怎么换一个人,这都没什么用嘛。而且还有我觉得,绝大部分打标签的工作正常应该都是机器完成的,或者至少限制的类别、选项都要是很具体的、标准化的,很标准化的,不能是说放开了,打什么“长得很好看”,到底几级好看,对吧?我觉得这个事情其实也是跟去年在 11 月份海底捞推行过啄木鸟计划相关。



海底捞这两年扩张的就是太猛了,店面数其实是增长得非常快,然而在店面数增长快的同时,其实他的运营效率在降低。比如最主要的,火锅店的一个指标叫翻台率,最早他翻台率比如说在2018年的时候还能在五次一天,逐渐降到四次,然后到现在2021年上半年,他翻台率只有到三次每天。



所以他的整体效率是很低的,所以他们在2021年是严重亏损的,他的收入虽然是增长,但是整体是严重亏损的。



所以他就要在去年 11 月的时候宣布一个事——就是要关店 300 家,关店的就是这些效率不高的。他在整体要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出现了这种说是叫“精细化运营”,但是精细的感觉不太对,就出现了打标签不太合适的问题。



大卫:

实际上打标签这个事,我讲一个我小时候经历。因为小时候大家都住在家属区里面,家属区像我们这种职工大院的孩子,都跟这些卖米粉的、卖煎饼果子的非常熟,他这个构建了一种熟人关系。“谁来了,这个又吃什么”,他都知道,甚至字里行间他都知道“你这煎饼果子要打几个鸡蛋”,这个就给我一种很好的体验。


反而在那个年代,你如果去比如说像麦当劳这种跨国公司点餐,会觉得有一种冰冷的感觉,而且都是机器化的,特别逗他每次说话都说的一样,“你要什么?”、“打包?带走?”,然后问完一遍了,可能他自己忘了,又问一遍“你是不是要打包?是不是要带走?”,你感觉你在跟一个机器说话,反而是邻里之间这些店,他每天对你特别熟,这种感觉非常好。


所以我也能理解说,海底捞给人打标签,实际上是想奔这种有亲切感的关系去的。但是可能在实操层面,毕竟这个东西是人来操作的,那人给人打标签肯定有自己的那套话术,所以我也不是觉得要责怪他,只是觉得可能之后他需要引进非常好的数据公司,给它做一套用户的结构化画像,但这个行业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做的。


Emma:

还有你刚才说的一点,比如说你楼下的那个小面馆,老板是靠你经常去,靠他的记忆力来记住你的喜好的,那这个跟比如说我去一次海底捞,他就把你这些标签打上去,这种这么生硬的是不一样的。我感觉就像比如说我爸妈或者我男朋友很懂我,会让我很开心,但如果街上一个陌生人,一个给我推销保险的销售,很懂我,那我就怕了。


小蛋泥:

对,有点侵犯个人隐私的感觉,就不会让你有“这哥们懂我的”这种感觉。


大卫:

这哥们很creepy,这个叫什么stalker,叫尾随者。


Emma:

还有一个就是个人隐私的问题。我还想到一个:现在其实有一些无良的公司,会拿着这些消费者的数据来坑你来捞钱。比如说我之前和同事在携程上面订机票,就出现过这种问题,我们分别是用自己的手机定去同一个城市的机票,同一班航班,但是显示我同事的票就会比我要贵个十几块,因为他平时飞得比我多,应该就被人打了“常飞客不缺钱”的那种标签,虽然只是差了十几块,但你肯定心里很不舒服。


小蛋泥:

对,大数据杀熟。


大卫:

对。实际上我觉得凡是做零售的,如果不是标准化的东西,这个事情是经常发生的——看人下菜碟。只是刚才Emma说的是机器看人下菜碟,这个就有点讨厌了。


Emma:

这就更可怕了,更creepy了。


小蛋泥:

那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就是在你们接受服务当中,比如说去一个餐馆或者买衣服当中,你们是觉得标准化的好一些,还是个性化的好一些呢?


因为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挺有争议的,就是标准化它会让你感觉很轻松,或者效率会高一些,尤其是对于社恐来说,我不想跟你聊那么多。但是另一方面就是个性化的话,那就会像大卫之前说的,它会让你感觉很亲近、很贴心,保镖那种感觉。比如说之前我们聊到VERTU的手机,它给你专门配一个什么个人私人管家那种,给你个性化服务。那你们是觉得享受标准化的,还是更享受这种个性化的?



大卫:

我谈谈我的想法。这个分两种产品,如果比如说像耐克、优衣库这种,非常标准化的东西,那我去一个门店里给我试,各种都是标准化流程,不认识我、不知道我的喜好,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这种消费品它属于迅销品。


但如果是去一个奢侈品店,就像刚才蛋泥讲的这个VERTU或者说 LV 这些店,它肯定要对我有一个了解,我这个配什么颜色的裤子、什么鞋,它的服务都是不一样的。你坐在那,“先生你是不是来杯咖啡给你?”然后就叫后台拿杯咖啡等等,这些服务本身就是它品牌的附加值,等于说为什么一条裤子在某些店里会比优衣库贵这么多,这些都是它的附加值,门店装修,你的咖啡,人家店员的服务,这些都是它的服务,这都是要加钱的。



Emma:

对。我是觉得标准化的东西就像它名字说的,它就是有一个标准,个性化的东西它是更两极分化的。就是个性化做得特别好的时候,会比标准化让你觉得更爽,但也有做得不好的时候,就是在标准化之下的。所以我觉得最高的追求肯定是个性化的,比如说你买房子也好,你买衣服买什么都好,最高的标准肯定都是个性化的。但是很多的时候个性化你是要给它付钱的,所以我们有很多东西就不用去到那个档位,那个价位,所以标准化会比较好。


大卫:

我最近看一个奈飞的剧叫《Inventing Anna》,应该是创造 (虚构) 安娜,讲了纽约的一个小女孩,她虚构了整个自己是一个德国名媛的经历。她在一个酒店里住了很久,欠了很多钱,但是这个酒店,每天服务员就相当于给她打标签,给她打上“vvip” 、“老板的朋友”,所以整个服务的品质就提升上去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这个片子。



所以在酒店里面也有这个事情对吧。我以前住酒店,比如说金卡白金卡,你走到一个城市的连锁酒店,他都会说“大卫先生,你今天又来了,你看有什么水果给你放好了,你喜欢吃什么?早晨要不要叫醒?”,什么都会给你写掉,但你到七天酒店,肯定没人理你这个事对吧,所以这个是我觉得在品牌上有差异化的,而且你确实要为这个差异化付出额外代价的。


小蛋泥:

那我听你们说感觉这种比较便宜的、比较高频的,你们比较喜欢标准化,但是像一种贵的,或者是奢侈品的,可能希望比较个性化。但是我发现一个:我们经常聊车,那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其实在买车的过程当中,我是越来越喜欢标准化的。


Emma:

因为你买的车不贵。


小蛋泥:

暴露了,那也可能我是五菱宏光的用户。这也是我觉得特斯拉带动了一股风潮。我现在特别怕去4S 店,人家要跟你又加装什么东西,又降价五万十万。现在去 4S 店,听他们说这车能降价5万,比他官方指导价降价5万,我其实不是那么开心,我是慌的,我会划问号,你这家降5万,是不是其他4S店就降七万八万了对吧?




那我就感觉很累,所以我觉得车的大趋势也是在这么往标准化走,但是一个尊贵的保时捷车主大卫,一会我们也可以聊聊,正好我们之后要聊保时捷的话题。


Emma:

那你觉得你们自己现在被App,或者被企业打上了什么样的标签?我感觉这一年老有骚扰电话问我要不要借钱,而且还是那种额度特别小的,我都不知道被打上了什么标签。


小蛋泥:

你的消费能力被看出来了。


大卫:

你是主要生气在额度小这个问题上。


实际上信用卡本身就是给人贴标签,我越来越发现这件事情了。比如说美国的信用卡,种类特别多,从美国运通、Visa各种,而且有各种级别的,然后它里面有各种offer,就是有旅游的版本的,有平时cashback就是返钱的,超市的、加油的各种。


这个相当于说金融公司人为地给你贴上一个标签,而且我觉得金融公司最擅长干这个事,绝对是全世界最擅长给人贴上标签的公司。“你有没有钱”、“有多少钱”,所以我有一次,咱们哪说哪了,跟朋友开玩笑,朋友最近约到了一个女朋友,说是什么名媛,后来就跟我聊,我说你就看她钱包里那张信用卡是什么,招商银行Hellokitty的,还是工商银行的或者什么的白金卡,你一下就知道她是不是名媛了对吧,为什么呢?她可以骗你,银行不会骗你,银行是不会骗人的。



你有没有钱、有多少钱,银行的客户经理比你还清楚,有多少钱(存)进去了,一会人家打电话过来了,说有个理财产品问问能不能帮个忙,你自己都会觉得怎么懂得比我还多。


小蛋泥:

看出来大卫平时就比较擅长给人打标签。


大卫:

我觉得给人打标签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因为我不希望出现不体面的情况,甚至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他是消费能力不到,然后我跟他一起出去吃饭,我给他太大的压力,这是对他的一种不尊重,我不喜欢干这种事情。所以我也会在自己的备注当中,把这个事情写到。但你反过来可以说我这个人有点势利眼,但是看怎么理解对吧,就是你既可以正面说也可以反面说——我这个人很有关怀。



小蛋泥:

OK,那我们接着聊第二个话题,小鹏 P7 改款曝光,这其实也是网传的一张图,就是小鹏P7。



其实我看了,最主要改动了激光雷达,直接类似小鹏的P5、还有小鹏的G9,就直接把那两颗激光雷达放在前照灯的下边了,然后另外的话还有一些改色,这个是我们能从图片上直观看到的一些改观。





但同时我猜其实小鹏 P7 还会在两方面进行升级改款。第一方面就是刚才我说了,会把小鹏G9,就是之后要出的SUV,还有之前出的那款P5的一些优势部分,比如刚才我说的激光雷达,还有就是我猜会把G9的800伏的高压,也放在P7上面。



与此同时呢还有一些升级,就是那些小鹏P7被之前用户吐槽最多的地方。比如说它的方向盘手感质感就比较差,另外一方面就是它的电动尾门需要后升级,而且现在的尾门是没有那种手动的去给它开关的,还有比如说它虽然有很多摄像头,但是你还要去装一些行车记录仪,我猜这些会是小鹏 P7 之后的改款。


还有一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信息:其实小鹏P7,对于小鹏这家公司整体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在2021年占整体小鹏销量的62%,它在最近的一个月虽然有些下滑了,主要是因为后来小鹏P5的发布和交付。




但现在它仍然是占小鹏整体销量的50%以上,小鹏P5大概占30%多,再加上百分之十几的小鹏G3,所以 5:3:2 大概是这么一个分布,所以P7的改款我是觉得特别值得关注。


Emma:

还有好像说那个芯片也会变成 8155 的芯片。最好玩的除了看它改了什么,就是看它没改什么。你看G3当时改款的时候是把外观,特别是那个前脸改了,就证明原来G3的外观没有那么好看。但是P7里面改了不少,而它整体的外观基本是一致的,也是证明P7真的是在它这个价位里面是算很帅的车。


小蛋泥:

对,G3 还有一点很逗的,它之前车顶不是有一个升降式摄像头嘛,(之前)吐槽,我说那个设计特别傻,后来G3i就把它取消了。然后还有重点的是改颜色。



大卫:

我说一下我对这个的理解。当然我是从自动驾驶的专业角度去说的,其实中国公司上激光雷达的速度远超过想象,相对来说在全球是最快的。我指的是量产车,不是这种像咱们之前聊的贾跃亭那个法拉第一直说上激光雷达,结果连车还没有。


小鹏也是走得比较靠前的,蔚来走的也是比较靠前的,然后它们各自在中国都有专属的激光雷达供应商,比如说像深圳的速腾,然后还有叫图达通Innovusion是蔚来资本投的,是专门专攻蔚来的车型,它们每一家公司都有。然后我从小鹏车上看到的这个设计,它是放在前面那个车灯下面的,这个也是比较通用的一个做法,因为目前来说激光雷达的摆放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摆在刘海的位置,像有些公司做了一个羊的犄角一样的,或者像做了一个牛角一样的;有的是放在车灯下面。



其实它们起到的作用是不太一样的,雷达的可视角越高,它能之后参与到的越多,比如说不只是感知,还有可能会参与到定位等等。但是放在车灯下面,我觉得基本上只来做感知了,跟那个视觉来做一个融合感知,而没有参与到其它的模块,比如说像基于高精地图的激光雷达定位,这些应该是没有参与到的。


小蛋泥:

对,我看其实ET7,它用的是那个图达通,就是Innovusion的那个激光雷达。



它虽然现在还没有量产交付,但是其实我是看到它的老大鲍君威,大卫也认识,之前对激光雷达有一个论述说:其实需要激光雷达探测距离满足250米的情况下,它才能就被激光雷达探测到,然后再进一步地去运用。




这句话他虽然没有明说,但其实我感觉直指的小鹏P5和那个Livox,就是大疆的Livox激光雷达的一个痛点。



就是小鹏P5它的激光雷达探测距离是在150米,就相当于比蔚来要用的那个Innovusion少个100米对吧?那我不知道大卫你用了各种激光雷达,你感觉它这种探测的距离,还有包括激光雷达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这些难度,是不是它的距离是很重要的?


大卫:

是,激光雷达在车规上面,我们说车规级,指的就是过这个(ISO)26262,或者说包括汽车工程师协会这些指标,这些指标是非常苛刻的,它苛刻在哪里呢?不只是我们传统上理解的抗电磁干扰等,还有它跟车的共振是不是能满足多少万个小时不坏 ,Livox这个雷达严格上说是一个旋转,一个prism,就是一个棱镜,这是非常老的原理。所以它在开动的时候,在某个点一定会跟车身共振,产生共振之后,影像点云就会有模糊,所以这个理论上来说不是一个能过车规的产品。



那么图达通在两点上面都比Livox要先进很多,一个是光源,一个是它的激光器的原理。那光源的话,我简单说一下就很好理解,越远离太阳光,越远离可见光,它越不容易受到干扰。


所以图达通的产品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用1550纳米的光源,这个光头本身就很贵。像大疆,还有其它国内一些公司用的是850纳米或者905纳米等等,这个光源相对于1550纳米会便宜很多,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它接近于可见光,也就是说接近于太阳光的红外部分,容易在噪声的环境下被干扰到,但这些都是一些硬的技术指标。




从软的来说,我是觉得图达通的雷达做得非常overkill,我很多年以前关注它这个雷达的时候,就知道效果是惊人地好,跟大疆的雷达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当然这个反映到价格上,确实也不在一个水平。


Emma:

它们价格差多少?


大卫:

早期的版本大疆几千块钱人民币,图达通的这个版本要两万美金那个时候,然后量产版本可能是便宜很多,但是也不会到像大疆这么便宜,因为大疆这个雷达的原理,它里面有一个机械的部件在转,这个东西是很便宜的。


小蛋泥:

对,大疆那个我查了一下,它是有不同规格的。比如说它在CES 2020年发布的,有叫Horizon系列的,价格999美元,这个后来应该也就是小鹏P5用的那个,相当于已经把它控制在1000美元以内了,两颗就是乘以2;然后它还有叫TELE-15系列的,那个售价差不多1400美元,超远距,但是都没有大卫刚才说的图达通的价格那么贵。



大卫:

细分领域的雷达分很多原理,有MEMS振镜的,有旋转Prism我不知道这个翻译成中文叫什么,还有像其他几家公司做的相控阵,但相控阵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技术。其实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这五六家激光雷达公司里面,每一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原理。




然后我们公司当然也在用,我们用的是Flash,是最接近于量产的,就是咱们iPhone后面的激光雷达,它基本上是已经很普及了。光源是850的,但是光源可能太过接近可见光,容易受到干扰,但是它非常便宜,非常容易量产。所以每一家雷达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实际上我们在行业内也是说,没有一个雷达既远又宽又精准,又时间同步,各方面每一个指标都好的,这个是没有的。所以就画一个蜘蛛图的话,是要根据自己的算法去选型的。


Emma:

你之前跟我们说小鹏那个激光雷达现在放的地方,其实车一撞它就会碎掉,那它为什么这样做?


大卫:

这个地方,我们其实在行业内开玩笑说,看谁家激光雷达摆放,是不是跟激光雷达有仇?因为这个东西比较贵,它最好是不要放在一个轻易就可以撞碎的地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一些公司会把它放在刘海的位置。




第一个是它的垂直可视角比较宽,第二个就是它不会被撞到,然后第三个就是,我们可以做一些自清洗的模块放在上面,一吹它表面的这些脏东西就可以随风直接往后吹掉了。做在这个位置,就是像P7的谍照这个位置,实际上有公司在做,但不是一种很主流的方案,主流的方案是做在刘海的位置。


小蛋泥:

现在大家会对那个车上长个犄角,就像iPhone上头那个刘海,反正就看着很别扭,但以后我感觉可能大家看习惯了就好了。



Emma:

还知道上面有这个东西是贵的。


大卫:

对,现在也有公司在尝试把这个刘海取消,做到整个大玻璃里面。比如说伟博斯通,全球领先的汽车玻璃供应商,它跟深圳的速腾聚创他们在一起,要把雷达做到前挡风玻璃里面,这样就不会像一个刘海这样鼓出来了。无论是在气动力学方面,还是说在日后的保养方面都会好很多,这个行业内也是有在尝试的。



小蛋泥:

反正我看小鹏它基本上是会把激光雷达布在灯下边,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了。毕竟之前要交付的P5,还有之后G9,都是要这样,因为它还要涉及到软件之后的匹配问题,不可能一会是放在灯下边,一会放在刘海处吧。



之前大卫我听你说,其实在刚创业那会,基本上花了一辆法拉利的钱去买了各种激光雷达对吧,包括什么Luminar、Ouster,你们现在不就是用的Ouster。


大卫:

对,Ouster和我们特别好。还有其他的Velodyne、以色列的Innoviz, 这些基本上主流的雷达,当然还有国内的禾赛、速腾等等。实际上我们用这些雷达都是来做两件事情,一个是检验算法,一个是来做数据集,做数据集也是为了之后再去反哺我们的算法,所以这是一个炼丹炉的炼丹过程。


怎么理解呢?就是激光雷达,它既是生产力工具,它可以让我们做融合的时候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楚等等,它也是我们拿来做数据集的这么一个必须要用的真值的一个产品。什么叫真值?这个东西它视觉上看是一个样子,它在激光雷达状态下又是一个样子,我们要用激光雷达的数据来检验我们视觉的数据是不是很准,是不是真实的,要这样去做。



小蛋泥:

对,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卫你觉得像国内的这些激光雷达厂商,比如说大疆的那个,还有禾赛,还有华为和这些国外的厂商,比如Luminar、Ouster,还有Velodyne,你觉得它们的区别是什么?或者是现在大概都处于什么水平,或者大概是什么样的迭代速度?




大卫:

从机械式雷达角度来讲,机械式雷达,大家应该有一个印象,就是一个圆形的,然后可以转的,我们叫它机械式的雷达。



在这个领域,实际上国内的公司,无论是禾赛还是速腾,基本上把它美国的原来对标的公司 Velodyne已经打趴下了,依靠中国的生产能力和迭代能力,反而Velodyne现在日子不是很好过,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一下它的股价,确实就是一直在跌,不只腰斩了,跌了可能80%。所以在这个领域,基本上国际上的大公司没什么利润可做的。



但是另一方面,机械式雷达实际上是有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因为它服务的对象不是主机厂,不是小鹏蔚来这些公司,而是像我们这些之前做无人出租车、无人物流的这些公司,或者理解为偏机器人一点,不是车规级的。


那么在车规级的方面,纳斯达克这些上市的欧美企业,它们都在憋大招,也就是说一家公司只做一个雷达,只憋一个大招,两三年就在做一个雷达。反而是我看到很多中国公司这个SKU (stock keeping unit) 特别多,品类特别齐全,感觉有这个形状那个形状的,这个时候就让我有点迷惑。如果人家欧美公司做一个产品,都一直在做这么久,还没有大规模地量产,那有些中国公司怎么一下能推出这么多呢?


我跟速腾比较熟,速腾M1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产品,它们签了非常多主机厂的战略合作,所以这个产品应该是能比Luminar,比其它欧美的对标公司率先能上车的,我非常期待这个产品。



小蛋泥:

对,现在我看有一个趋势,包括比如说前段时间那个长城出了机甲龙。现在大家有点像军备竞赛的感觉,就是你上一个激光雷达我上两个,两个不够,我上四个对吧。那像这种激光雷达的数量,我觉得是不是不应该只是看激光雷达数量,还应该看它这个激光雷达到底是什么品质。



大卫:

这里面有一家公司,我就不点名说了,那个广告叫四颗以下请别说话。它把这四颗雷达拼起来。



实际上在这个领域,不应该是一个军备竞赛的状态,就是拼雷达的多少,而更应该放在对软件的自研能力和对软件日后的更新迭代等等方面。


实际上一颗主雷达在前视,如果它的距离 、FOV都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它其实是可以做得不错的,因为它还要跟视觉还有毫米波雷达等等做多传感器融合。


反而是放四个雷达,在我们业内看来,会给算法增加非常多的麻烦,因为这些雷达还要做内参、外参、拼接、时空同步等等一系列的事情,然后包括主机厂,它上了这么多设备,这些设备是不是能长期不坏?因为首先这些雷达要过车规,目前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雷达过了这个车规,那一个车上放这么多设备,它是不是有将来返修和召回的风险?因为不可能说坏了一个雷达,另外三个继续用,这一个先不管?应该是坏了一颗就要召回了,所以等于说上面增加的设备冗余度越多,对这个车带来的风险其实是越高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我非常理解特斯拉,为什么它的传感器是一砍再砍,连毫米波雷达都砍了。




我之前看Andrej Karpathy在Zoom上做分享,他也有提到说,因为他们的团队把视觉和毫米波融合起来之后,发现有很多corner case极端情况,他们处理起来并不是很理想,那干脆就把它砍掉,一门心思在纯视觉上走到底。



所以这是一种开发逻辑。但中国大部分主机厂的开发逻辑是堆料,把它堆上去,然后在这个领域看看能不能堆出一个高冗余度、高鲁棒性(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生存的能力)的这么一个算法出来,所以是两套逻辑。



Emma:

说起特斯拉,我知道现在有一些政府部门里面的人,都说他们不会买特斯拉,因为根本就进不了停车场。特斯拉车里面不是有很多摄像头,就不可以进一些政府部门里面,那如果是这样趋势的话,以后是不是比如说中国的车企用的激光雷达也好,摄像头也好,也会全部都变成国产的品牌。



大卫:

这个问题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个世界是平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你说摄像头不用了,解码器用不用?对吧,解码器不用了,那芯片用不用?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可以独立于别的世界,说我完全自主研发的,就连当时的苏联都不可能做到,更不要说我们现在。而且民用角度来说,用户只选最好的,用户不会说这里面是不是全国产的,我就要买。


所以这个地方,我觉得不要那么激进地去想这件事情,特斯拉它在中国一定要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这个我在此不多赘述,只要有相关的法律它去遵守就好了。反过来说,国产的企业也不是从摄像头开始都是国产的,对吧?索尼、安森美,全世界摄像头的三大公司,索尼、韦尔股份,安森美,那起码外资企业占了两个,而且它加起来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了。那你说凡是有索尼摄像头的这个,就不让他开到政府停车场吗?不应该这样。





小蛋泥:

好,那我们接着聊第三个话题:保时捷从大众分拆上市。其实这个新闻是大众的官网宣布了一下,方案还在商议中,如果比较顺利的话,它在今年夏天还会放出来一些更新内容,如果顺利的话,会在今年年底真正去完成分拆上市。我不知道大卫你作为尊贵的保时捷帕纳梅拉车主,对这个消息有什么反应?



大卫:

我第一反应是,保时捷是整个主机厂里面最类似投资银行的公司,它的操作实在太骚气了。大家应该还记得它很久以前蛇吞象的故事,那个时候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它这次再来一波资本操作,我觉得也肯定是在整个主机厂里面最骚气的。


Emma:

所以是不是保时捷跟大众的关系还挺微妙的。保时捷家族是大众最大的股东,然后大众汽车又控股了保时捷汽车。我是听说之前保时捷家族作为股东,他们是拒绝过分拆上市提议的,因为他们家族不想失去控制权。


大卫:

这里面有很多爱恨情仇。


Emma:

对,所以其实大众的管理层还没有达成共识,就这件事情,但我觉得如果能上市的话,肯定就像大卫刚才说的,肯定是变成一个现金牛。2015年,法拉利就是靠在纽交所上市,股价涨了两倍多。所以现在大众也想用这个套路,让保时捷也上市,给集团捞笔钱,他们急需要这笔钱来推动他们电动化和智能化。


大卫:

保时捷,实际上大家听到这个车的品牌,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电动化,第一个想到的是奢侈或者说个性化,就像咱们刚开始聊的它的个性化。去保时捷4S店买车的时候,如果你不搭配20%溢价的零部件,卖车给你的销售,这个小姐姐就不太乐意卖给你,你如果是照着乞丐版去买,基本上走不出这个店。


小蛋泥:

其实这两年,大众要去往电动化转型,还是非常激进的。他们之前有一个目标,要把他们的BEV就是纯电车,每两年BEV销量要翻一翻,并在2030年实现50%的目标,就是BEV占整体的销量要达到50%。





他们大众集团里头是把车分成四种类型的。第一种类型叫Volume,就是比较走量的大众车型,大众品牌,还有斯柯达什么的。然后第二种叫Premium,就是像比较高级一些的,比如说宾利加上奥迪,然后再加上兰博基尼什么的,还有杜卡迪,杜卡迪都是Premium, 但保时捷不是在Premium里头,保时捷它是属于Sport & Luxury分类,还有第四类是它的那个Truck,就是卡车系列的。



所以这次相当于是要把它这个Sport & Luxury系列,完全给它单独上市。所以整体来看是这么一个大的结构。


大卫:

之前有人问我说, 大卫你是自动驾驶公司的老板,为什么不买一个自动驾驶的车?为什么要买个保时捷?然后我说你都买保时捷了,你还要啥自动驾驶,因为大家对这个品类的定义, 就是那种运动感对吧?你买这个车肯定是体验驾驶的乐趣,而不是说要让它实现自动驾驶。所以你看Taycan这个车和特斯拉Model S它的定位市场细分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其实Taycan销量还是远超乎我意外的,就是我看其实在各个视频平台上吐槽Taycan的有很多,但真正买的人还照样买买买,而且现在订一辆Taycan还是要等几个月才能拿到,八个月,对。


之前我看了一个关注的播客,还有个视频博主叫“百车全说”,他做了一个比喻,说买不同价位的车,就像这个高考分数线,你们不要是大学还没有考上的,就评论清华和北大哪家好,然后同样的,大意是说你没有买过保时捷,你都没体验过保时捷,还在说什么保时捷是不是奥迪的套壳车,就类似这种的,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Emma:

之前Taycan它的销量已经比911卖的都好了,仅次于卡宴和Macan, 真的好出乎意料。


大卫:

对,非常出乎意料。而且你想它这个车100多万,这一台车顶上小鹏刚才咱们聊的好几台了,所以从绝对的收入来看,保时捷还是挺厉害的,挺恐怖的。


小蛋泥:

收入也多,然后利润也多。


Emma:

对,去年好像大众 1/3 的利润都是靠保时捷。


大卫:

对,我之前看很多车评人说这个VW就是大众的途什么系列的SUV和保时捷卡宴,哪哪儿的零部件都是一样的,然后下面有一个特别逗的评论说,凤姐和范冰冰器官都一样,你选谁?笑到我,哈哈。


小蛋泥:

我看了一下,保时捷之后这些电动化,它其实发了一个比较类似赛车的叫 Mission R,其实这个Taycan也是之前保时捷的Mission E改名叫Taycan,而且后来我才了解到Taycan这个意思是什么,就是代表了“奔驰的小野马”,类似这种的,保时捷中间的那个Logo ,中间的那个小马叫Taycan,还挺有意思的。除了刚才我说的这个Mission R,保时捷在2023年左右还会出纯电版的Macan,就是它的SUV , 所以也是我感觉销量比较好的,会优先去给它做电动化。



大卫:

Macan和奥迪 Q 系列和大众SUV基本上是共用一个平台的,所以经常我看到别人吐槽说Macan为什么卖这么贵,为什么不买奥迪Q5什么的。


小蛋泥:

对,然后之后它还要出这个Q6, 就是e-tron的Q6,我觉得这俩应该就是同平台的吧。


大卫:

包括兰博基尼的那个Urus也是同平台的。


小蛋泥:

OK,你又在这评论清华和北大哪个好。


大卫:

我一般评论剑桥和牛津哪个好。


关注大小马聊科技,用毒辣视角,聊科技热点。我们下集再见。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1万关注 | 290作品
+ 关注
每周深扒新能源智能汽车,小丹尼是中国互联网协会特聘青年专家,朗迪咨询合伙人,去过40多个国家。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