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驾驶的钱,都让清华学霸们“赚”了



在汽车市场增长空间有限的前提下,新车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新兴技术,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正在成为新车的主要卖点,成为热门的竞争战场。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甚至于互联网巨头,都纷纷加入这一领域的布局中,试图分一杯羹。


自动驾驶市场前景


在麦肯锡的《展望2025 · 决定未来经济的12大颠覆技术》研究报告中,自动驾驶位列十二大颠覆技术的第六位。罗兰贝格研究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车端系统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市场,其中芯片、传感器、软件算法将贡献主要增量市场。


另据iiMedia Research的数据,中囯自动驾驶传感器市场在最近几年经历了高速扩张,预计2023年中国自动驾驶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且可保持70%以上的增长速度。


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但是自动驾驶技术终究需要车作为载体,同时出行服务也需要落实到车这个终端上,中国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成了自动驾驶市场发展的黄金助力。




根据工信部2020年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图2.0》显示,到2025年,搭载L2和L3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销量要达到50%以上,同时C-V2X终端新车装配率也要达到50%以上。到2030年,搭载L2和L3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销量要达到70%以上,搭载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20%,同时C-V2X终端新车装配率要达到100%以上。


去年,在中国自动驾驶研发中,百度的“汽车机器人”、极狐阿尔法S自动驾驶车、斑马智行智能座舱操作系统等产品向消费者展示了,诸如语音识别及人脸识别、机器人自我学习、智能座舱等全新的自动驾驶体验。


iiMedia Research分析师认为,只有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才能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走向市场,最终压力还是在自动驾驶企业这一边。




自动驾驶的“清华帮”


近日爆出从蔚来汽车离职的自动驾驶助理副总裁章健勇,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的博士,业内人士给予了这样一句评价:“现在市面上没有其他公司,有足够的实力和对应的位子能够接得住他。”


章健勇只是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清华帮”的一个缩影,传说“清华帮”早已占据了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半壁江山。


资料显示,1980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在成立之时就加入了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在40多年的时间里,清华大学为汽车产业、尤其在自动驾驶领域输出了大批人才。清华的学霸们纷纷成为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中的领军人物。


2012年,清华大学汽车系毕业的邓博在离开长安汽车研究院后,创办了苏州智华,将从L1-L2级别自动驾驶做起然后延伸至L3、L4级别自动驾驶。目前,该公司开发的车道偏离报警系统、前向碰撞预警系统等多个汽车智能安全驾驶系统,已经应用于广汽、吉利等十几家汽车品牌。


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李一帆和同系学长向少卿在硅谷创办了禾赛科技,第二年落户上海,其主营业务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激光天然气遥测系统等,目前禾赛科技的产品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夏华夏在校友王兴的邀请下成为美团首席科学家。夏华夏带领美团技术团队研发的无人车项目,目前已经吸引包括清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内外近20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入,并已完成在北京、深圳、上海多地的落地试运营。


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的夏珩与何小鹏,以及同为清华校友的何涛共同创立小鹏汽车。夏珩曾在广汽研究院负责广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的控制系统开发工作,何涛曾担任广汽新能源智能电动车研发负责人。2019年,原高通自动驾驶研发团队负责人、清华才子吴新宙也加入小鹏汽车,负责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美国及国内的整体技术路线规划、业务及团队管理。




2015年,余凯拉着实验室主架构师黄畅一起离开百度,创立了地平线。黄畅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毕业的博士,2012年加入百度任高级科学家、主任研发架构师。加入地平线后开始主导地平线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处理器架构BPU及基于该架构的芯片、工具链、算法等相关基础技术平台的研发工作。


201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张德兆带着几个师兄弟走进了创业大潮,成立了智行者。其中,创始人张德兆主攻车辆控制,CTO王肖专研激光雷达,李晓飞做AI算法,张放做决策规划,霍舒豪负责车辆底盘。智行者聚焦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研发,主做“低速非载人”领域的智能车和“高速载人”领域的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先后获得厚安资本、百度、京东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目前在低速、特种车、高速领域均实现了不同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2016年,被视为百度L4事业部的“二把手”,百度美研自动驾驶项目的创始成员、自动驾驶部门首席架构师彭军拉着来自清华大学的同门师弟楼天城离开百度创办了小马智行。现在的小马智行,背后有着丰田汽车、中国一汽两大集团车企投资方,已在Robotaxi、卡车等多赛道布局,成长为一匹估值超过80亿美元的自动驾驶技术黑马。


同样从百度离开创业的还有“清华帮”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倪凯有着“中国无人驾驶第一人”的美誉。在百度,倪凯希望将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整体向前推进,按照一个自己觉得更合适的方向发展,发现企业的推动方向和自己意愿背离后便选择从百度离开,加入乐视汽车,最后又创立了禾多科技。




201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李岩,在开创了神州优车体系内的自动驾驶技术(L2)研发体系后从神州(优车)北美研发中心回国加入了文远知行,担任联合创始人兼 CTO。如今,文远知行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家拥有开展网约车业务资质的自动驾驶公司。


201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有着丰富汽车工程经验的的刘飞龙,决定从北美回国打造先进的面向量产的高度自动驾驶研发公司,于是全栈式自动驾驶系统方案提供商宏景智驾因此诞生。目前,在ECU硬件设计、软件算法开发 、供应商体系、模拟仿真、系统优化集成等方面,宏景智驾都已推出相关方案,去年与江淮汽车、地平线达成合作,其技术产品正在迅速落地于量产车型中。


2019年,在清华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人工智能专业博士的张剑与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梁爽和于春磊,共同成立超星未来,致力于提供车规级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同样成立于2019年的轻舟智航的三大创始人于骞、候聪、郝景山全部出自清华大学。轻舟智航将无人驾驶应用场景聚焦于城市复杂交通环境,推出了“Driven-by-QCraft”L4自动驾驶方案。其第一代方案主要聚焦于固定路线的中低速场景,旨在助力打造城市无人驾驶移动空间、建立起城市道路中的微循环系统。


此外还有,黑芝麻科技创始人兼CEO单记章、驭势科技首席生态创新官邱巍、OURS创始人谭章熹、主线科技创始人兼CEO张天雷、青飞智能联合创始人杨明、MINIEYE联合创始人王启程、蘑菇车联创始人兼CEO朱磊等都是来自清华的学霸。




清华学霸们不仅各自在自己的事业上做得风风火火,他们还不断地达成合作,结成联盟。与此同时,后续从清华毕业的学霸们也踩着师兄们的脚印继续进入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领域。“清华帮”还在不断壮大,形成一股强大的人脉,正在对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技术形成特有的“垄断”之势。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37关注 | 498作品
+ 关注
这里有新车消息、行业动态、维修保养知识,只做最纯粹的汽车内容,拒绝聒噪!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