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在德州工厂吹牛?特斯拉上海工厂失宠?【大小马聊科技15】

热点一:

4月7日,马斯克为特斯拉在奥斯汀的工厂举行落成典礼,这是这家高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第四个生产基地。马斯克决定把它变成一个盛大的派对。当地时间下午4点,约有1.5万人受邀参加Cyber Rodeo,这是2019年推出的未来主义汽车赛博卡车( cybertruck)和德州文化的混合体。


话题二:

抢菜难!配送慢!自动驾驶配送的春天来了?大家都知道自动驾驶非常火,比如去年汽车领域超过 3 亿美元的有十笔大的融资中,就有五笔都是关于自动驾驶的。最近的疫情加重让更多的自动驾驶配送车落地,比如大家都知道美团,已经在上海提供这种防疫保供车。


热点三:

京东集团近日宣布,刘强东将不再兼任京东集团CEO,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出任京东集团CEO,将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汇报。刘强东仍将继续担任京东董事局主席一职,他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


大小马聊科技,用毒辣视角,聊科技热点。




每周聊三个车和科技热点,我是小蛋泥,我是大卫,我是电动Emma。






小蛋泥:

又到了我们每期必cue一下特斯拉马斯克的时候了啊,主要这次特斯拉在德州超级工厂的CyberRodeo活动确实非常炸,Rodeo这个名字就很有德州特色——意思是牛仔竞技比赛,而且干货信息也特别多。我看某音上点赞最多的网友评论:“厉害了我的国,我的山东,我的德州。”你们看完了咱德州老铁的CyberRodeo是什么感受?




大卫:

我觉得有几个兴奋的点,我先抛出来,咱们逐个给热心网友们来解释。第一个就是说 factory 这个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体建筑了。马斯克也说了,这个楼如果立起来的话,它比迪拜的那个哈利发塔还要高,所以这个第一个是挺不可思议的点。





第二个是从技术角度来说,这个工厂它应该是全球最大的工厂了。而且马斯克也说是他们把总部搬到了德州,他引用了一段话就是“There is no place Texas ”然后学德州口音。


Emma:

对,大到可以放 1940 亿只仓鼠,是吧?




小蛋泥:

仓鼠没想到成比例尺了。


大卫:

然后它里面整个的生产工艺,无论是这个一体化白车身,现在是前段和后段都用了 IDRA 公司给的全世界最大的 die casting ,就是压铸机。然后还有他之前在他 battery day 电池日说的这个结构电池。




Emma:

现在 IDRA 公司我之前看是被香港的一个叫做力劲集团收购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中国制造了。


大卫:

如果你硬这么说的话,你硬这么说我承认。


说到这里,IDRA 不只是给特斯拉做压铸机,它其实之前也给斯柯达,给德国大众等等都做,但就是尺寸比较小。但是像 Model Y 这种整个后面和前面两段白车身全是这个 die casting 的工艺还是世界第一,说它第一个做出来的。




实际上讲到这里,我多说一点。你看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苹果公司,它们很多时候是在生产工艺上面的一种创新。比如说回到十几年前,那个时候苹果第一次用这个 aluminum unibody 就是 Jonathan Ive 他提出来的,如果用一块铝直接做CNC的金属切削,无论是在一体性,它的强度包括散热各方面都是比用塑料去做模型,然后里面是一个 aluminum frame 这些工艺要好得多。







结果果然你看苹果所有的笔记本电脑到现在都是这个 aluminum unibody ,那么其实特斯拉也是它的这项创新是在工艺上面,我看数据是从大众 ID.3 ID.4 的生产时间是 30 个小时,而 Model Y 只用 10 个小时,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了。


那么说到第三个,我自己觉得比较兴奋的点就是之前 2020 年电池日,他说在德州工厂要用这个 4680 电池。那这一次就整个 4680 的生产线也做好了,这个东西也很令人兴奋。


小蛋泥:

我很赞同大卫。特斯拉近几年是产品背后的创新,大家不一定能直接从特斯拉外观上看出来一些创新,就是马斯克在发布会上还专门提到 machine that builds the machine,其实是在这个工厂上也有特别大的创新的。





我看还专门展示了这个两张图,之前的工厂其实各个流程都还是比较分散的。但是这次,刚才我们说了其实是它这个工厂,首先德州它是地大物博对吧,特斯拉把总部搬到德州,也是因为说反正德州也不缺地方,比加州要这个地方大多了。


另外刚才我们说总部是把它立起来,才比迪拜的塔高的,但是它躺下来就说明它占地方特别大对吧?所以它在占地大的基础上,又重新把流程都很集中的排布。其实我们之前去那个上海工厂这个上海 Gigafactory 时候,其实就已经是把这些“压焊涂总”就是四个步骤,然后包括运输,其实流程已经非常密集了,很集中了,已经非常优化了。





大卫:

它叫端到端 end to end,就是 raw material in ,然后 final product out。


小蛋泥:

然后就零库存,整个流程是非常紧密的,这个背后的创新是非常非常厉害的。


Emma:

其实德州超级工厂的这个制造思路让我看到了很多跟 SpaceX 很相近的地方。我之前在写书的时候,就总结过两个 SpaceX 能够很高效造出廉价火箭的关键点。第一个就是 vertical integration,就是垂直整合,把尽量多的东西都在一个工厂里面生产制造。这个不只是说为了增加生产效率,更重要的其实是很多东西它都需要迭代的,你的材料、你的零部件如果都在一个地方造,那你出问题直接内部就可以优化掉,不用跟你的供应商去沟通,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供应商的沟通和管理压力。所以这个垂直整合,我们在特斯拉这个工厂现在也可以看到。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在产品层面,其实 SpaceX 它省钱又高效的另一个思路就是要用更简单的结构,能一体化的就一体化。你看它第一代的火箭猎鹰一号其实就是只有一个引擎,那个梅林引擎,如果是跟之前的什么波音,还有那个 Lockheed Martin 这种用大推力,然后结构很复杂的飞行器相比,其实这个猎鹰一号就有点像比亚迪和法拉利的区别。




大卫:

小心点,比亚迪网友已经赶过来了。


Emma:

但是 SpaceX 它最早的产品定位很简单,就是做太空界的滴滴,我就给 NASA 这种大金主运东西到太空去,所以这样的结构就足够了。那它就是 SpaceX 工厂层面的垂直整合,还有产品设计和制造层面的一体化,其实也是贯穿到现在特斯拉的这个产品的工厂身上。所以我有的时候会想,马斯克做 SpaceX 不仅是在 PR 层面给特斯拉有加成,其实在制造还有产品思路方面也有很多互通的可以借鉴的。


大卫:

这里 echo 刚才那个蛋泥说的实际上这个车本身没有太大变化,无论是 Model 3 还是 Model Y 其实早就定型了。但是它一代一代的,我们会发现在生产工艺上它的功夫用在了里面,而没有用在表面,没有什么“四颗以下别说话”这种这么 fancy 的词,Model Y 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它在不同工厂的生产工艺的进步之后,确实在质量上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飞跃。


小蛋泥:

对,我记得之前我看那个 Sandy Munro ,就是国外的那个拆车的那个老爷子。然后它其实有一个比较可怕的我觉得,像 SpaceX 的一些零件其实在特斯拉上也是有复用的,你想一个火箭和一个电动车,它的一些零件都有复用的。真的是像刚才 Emma 说的其实它 SpaceX 不只是在这种 PR 上,对马斯克或者特斯拉有宣传,更是在这个工程学上、效率上提升都是有帮助的。




Emma:

包括特斯拉的那个 design studio ,设计总部其实就是放在了 SpaceX 总部的旁边。他们经常有事就去找 SpaceX 的工程师去聊。




小蛋泥:

其实我感觉这个真的是有一点有点降维打击的感觉。包括这次其实电池包的这个结构包的设计其实也是参考,就像现代飞机,比如说之前的像这些油什么都不是把它做成一个融在机翼里头对吧,但这次的话其实是把比如说油箱都融在机翼里头。大卫可以给我们讲一讲。






大卫:

对它这个所谓的 structual battery ,其实我们把它理解为结构电池。这里给大家解释一点,之前实际上是比如说 2170 或者 1865 的这种电池,它先组成了一个电池包,然后电池包中间连起来做成一个小结构,然后再把它放到做好的大结构里面。





所以这里面无论是这个电池一个排列要做的结构,还有把这个包承托起来,结构实际上都浪费了非常多的空间,而且增加了非常多的生产工艺。




但是当时为什么不能把这个电池直接作为车底的结构承载件呢?因为无论是 1865 还是2170,它太小了,它比较松散,所以就需要造出一个跟拳头一样大的这个 4680 的电池。




回到刚我说的,那么既然要承托这个力,它电池本身的这个机械强度就要够高。那么 4680 刚好是一个在强度上比较高的电池,而且为什么很早之前不这么生产?其实是那个时候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电池越大。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说这个电池大到像一卷手纸一样,一圈一圈,之前的工艺是正极和负极,分别从上面和下面引出来两个耳朵,两个小耳朵,这样会导致这么大的电池,它在放电的过程放电效率比较慢。






所以这回特斯拉的 4680 改进了电池整个的设计,上面和下面它是整个每一圈都有一个耳朵卷出来的,所以这样它的放电效率并不会牺牲,所以它就把这个电池造出来放到这个里面了。





那么圆电池它跟方电池比,方电池它就有放电效率高的好处。把电池我想比作一本词典,这个词典它每一张纸都可以直接延出来一个很大的耳朵,都可以延出一个耳朵,这些耳朵还可以串在一起。那你想就相当说一本词典,它里每两页是一个电池,它可以并联这么多电池,它的放电效率就是高。




但是卷起来圆电池,它只能从上面和下面单独伸出两个耳朵,这个放电效率就低。但是这回 4680 解决了这个问题,包括特斯拉的那个专利上还有一个专门在生产线上切这个小耳朵的,切电池卷起来的这个正极和负极的这么一个专利图,我觉得都是很有意思的。





所以实际上这里我就想到之前马斯克的所谓第一性原则,就是当你不能再简到更简了,那这个事情应该差不多就是对的。所以 4680 电池不能简到更简了,它就是一个电池结构体,也没有上面鼓出来和下面的那个片了,把所有的正级负级直接卷过来,然后最大程度让它跟外面的这个电极做接触,放电效率就会很高。而且这么好的一个结构跟拳头一样大,之后我会给大家放一个图片,这个电池比 1865 简直大了,不是一个体积的。还有一个热心网友把这个 4680 和一个 1865 分别给它拆了给拉开,这个 4680 特别长,整个把它铺平了之后非常非常长,这个 1865 就没有那么长。




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电池你看它拉开之后这么长,说明它单片的我们叫做 energy density 能量密度其实是非常高的,所以4680这个电池的能量密度基本上是之前电池的 5 倍,然后它的放电效率是之前的 6 倍。




小蛋泥:

刚才大卫提到了第一性原理,其实我前段时间看过几年前的理想汽车李想,他参加那个湖畔大学,遇到了一些很著名的投资人。他当时就问投资人说你觉得成功的创业者他的这个共性是什么?当时那个投资人想了半天,最终就想到只有一条,就是他能立刻看到事情的本质,也就是像类似马斯克说的这个第一性原理。所以他当时说,他听了这话就推荐大家说你就去买特斯拉股票吧。




虽然个马斯克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对吧?比如说我们之前他就聊过马斯克好几个老婆这个七八个娃(文章传送门)。但是其实马斯克比较厉害一点,就是他能瞬间看到它的第一性原理,比如说刚才大卫也讲,说他其实把这个东西又越来越回归它的本质。


比如说刚才大卫讲的就是这个电池,它叫 CTC 技术,是从电芯到底盘,经历了好几个过程。


第一步的话它在传统技术的时候,其实是从电芯,然后要到模组要到电池包,然后再到底盘,相当于四个阶段。然后后来又过渡到了这个 CTP 技术,就相当于把这个模组 module 给它减少了,相当于从电芯到电池包再到底盘。然后最近用的这个 CTC 技术,其实就是直接相当于电芯到底盘了,所以相当于这个流程是越来越简化,相当于效率越来越高。




而且不只是 CTC 技术,我觉得整体特斯拉它做的无论是 4680 电芯技术,然后还有 CTC 技术,还有这个一体化的压铸技术。




其实你回归到本质来说,它都是就把流程减少,然后效率增加对吧。我觉得这个其实是特斯拉做非常厉害的,也是对应了马斯克说的,今年特斯拉目标就是扩大规模、扩大产能。然后它也不会出什么新品,明年才会出新品。马斯克在发布会上也提到了比如说要出这种针对这个出租车领域的一些小车,还有那个 Cybertruck 的量产,然后包括它那个机器人对吧。


我觉得很厉害一点,就是说它在不同的阶段,做符合它这个阶段节奏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也很厉害。大家都在今年出新品的时候,特斯拉它今年不会出什么新品,要扩大规模等明年上一大波新品。


大卫:

这个底盘说回来,很像我们小时候玩的玩具车,像四驱车这个底盘就是用塑料一次性die casting 出来的,就是把塑料的水倒到模子里面,然后高温高压嘣一下子出来,就是这个四驱车底盘。




你想它如果这么小一个玩具车还要用切,分段式的再拿胶水粘起来,不是一撞不就碎了。实际上这里面对于这个白车身来说,用冲压件把它一片一片的做 top down ,什么叫 top down 呢?本来你是大片铝不断地切削压,它会从原来的材料变小。那么这个锻造件它是 bottom up ,就是我给你的是铝水儿,这个水儿倒到这个模子里面你一压它就变成了一个整体,这个叫 bottom up。bottom up 的强度实际上是比 top down 要高很多的。但是 bottom up 作为一个制造的方法,难度是高很多的。




我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古代打造一把宝刀,然后这个宝刀烧得滚烫的特别热,拿出来拿锤子去锤。为什么要拿锤子去锤这个刀?就是为了让它这个铁在软的时候有压力,让它的密度更高。然后其次会撒一把草木灰,为什么要撒这个草木灰?因为让碳,让这个碳原子跟这个铁形成各种的,我们在材料学上叫 phase diagram,无论你是马式体还是奥式体还是等等,然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这个刀它打完了之后是放在水里面“嚓”,这样让它冷却还是放到油里面让它冷却,降温的曲线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你看这个这么大的一个 GIGA PRESS,倒这么多铝的材料进去用这么大的压力,应该是 61,000 吨的压力去压这个东西,嘣压完了之后还要再瞬间让它成型,还要降温,保障它的这个铝就是 aluminium phase 是我们需要的这个 phase 。因为我其实本科专业就是学材料科学的,这个东西实际上是我们的专业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但是我说这里面的 know how 实际上还是非常多的。




Emma:

我觉得你们刚才都提到了一个点,说特斯拉它就是想方设法的要简化。从刚开始特斯拉就拿来跟苹果去做比较,苹果也是一个追求简的这样的一个公司。但我就觉得好像苹果的简,它更多的是那个 drive 是源于乔布斯对于美学的那种很强力的追求,但是特斯拉的这个简是更加工程男的那种。


因为马斯克对工程学的那种执念,他很爱说的一句话就是“ if the process is long, the design is wrong ”如果这个实施的流程太长,那这个设计肯定是错的。就像刚才我们说的那个电池,你如果要分那么多步来做的话,那肯定是可以有优化的地方。所以它会觉得工程师最常犯的错误,就是那种去优化一个可以被简化的不应该存在的东西。


小蛋泥:

你从特斯拉的一些车功能上也能看出来,比如说 Model S Plaid 它那个连换挡的都没有,自动检测你的要往前还是往要往后。虽然不太好使,我看了这个有些刚提车的觉得就不太好使,还是要手动在屏幕上那样拨来拨去。




然后还有 Cybertruck 它已经就把那个门把手都去掉了,物理按钮也没有。然个马斯克也说“车应该能感知到你是不是要开门什么的”,我觉得最终在功能上也是简。




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发布会为什么特别值得看,也是近几年来少有的特斯拉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的一场发布会。


Emma:

这其实是感觉到有钱了。


小蛋泥:

然后有点类似我们之前聊的那个英伟达(大小马聊英伟达)的那个发布会,其实是搞的很大规模,比如说开场就搞一堆无人机灯光秀,有点cool的。





结尾开始放烟花了,就有点冬奥会那味了,然后播放命运交响曲什么的。反正是少有的特斯拉这么肯花钱搞的这种启动仪式,发布会链接请见文章下方,也推荐大家去看一看。


Emma:

我觉得虽然它花的钱是最多,但是我之前去过好几个特斯拉的发布会,我觉得马斯克在打造让你有震撼感这方面,其实他还是很强的。我第一次去发布会是 17 年,去了特斯拉那个重卡和 Roadster 的发布会,如果我们当时看了视频就已经觉得蛮炸的,但是有一些可能视频直播没有办法传达的小细节是让当时在现场的人都嗨翻全场的。




比如说那个发布会其实是在一个机场里面开的,直播的时候你是看不到的,在那个 Hawthorne 机场,加州的一个机场,所以你当时看到的情景就是在那个重卡的后面就是飞机的跑道,整个发布期间,你都能非常近距离地看到一辆辆飞机在后面起飞,那个视觉冲击已经是很大。然后那个发布会的旁边就是他那个火箭公司 SpaceX ,一个火箭在那立着,全场就在那立着,然后斜后方就是挖洞的那个The Boring Company 的机器。





所以就在一个这么科幻的场景下,两辆黑白重卡 180 度开进来,配着那种摇滚的 BGM 整个气氛就很到位。那个时候是17年,根本没有车企会那么玩的,把一个其实就是一个车企活动,一个产品发布会,搞得像一个电影现场那样。




所以当时特斯拉其实是还没有现在那么有钱,搞不起这种我们现在这种无人机的灯光秀,但是马斯克就已经很有心机,把所有能给特斯拉加成的那些元素全都不经意地展示出来。


小蛋泥:

特斯拉广告费都花在这了啊。




大卫:

他不是把推特现在也收了,之后就可以自己玩了。




小蛋泥:

对,不过我感觉除了这一次,近几年的特斯拉发布会其实挺拉胯的,比如说 Model 3,Model Y 然后 Cybertruck,,这几个发布会我觉得都还没什么新意,就很快地结束,经常给人感觉:就这?包括马斯克来上海的那些交付仪式什么的,我感觉只能靠马斯克的舞姿来撑场面了,包括德国的工厂不也是靠马斯克舞姿。那这次整了个大的,也可能是到了自己的主场了。咱德州老乡的主场,所以这次搞了个大的。




我觉得还有这次发布会特别值得关注的,其实我们对比一下,特斯拉这几个工厂:加州、上海、柏林、德州,其实咱实话实说,虽然上海工厂,比如说我们供应链很齐全,做出来产品质量也很高,但实际上特斯拉还是会把它最先进的这些技术放在德州工厂。



比如说这次的 4680 电池,还有 CTC 的技术, 包括 Cybertruck 的量产,这个其实也是我们特别值得关注的。他先会在自己的美国大本营去用这些最新的技术,也去试试水,可能验证之后才会在上海工厂再去大规模铺,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


Emma:

而且它的规模也不一样,因为上海工厂的面积就只有德州1/10。所以你如果又造车又搞电池的话...


大卫:

德州还是一个免税州,对吧,地大物博又免税。所以要说 There is no place like Texas.


Emma:

然后还有一个我觉得非常马斯克的点,这次发布会他又画了好多饼,老饼王了。之前的 Cybertruck 那个重卡还有Roadster 2,其实现在我们还是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量产,然后现在又出了那个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还有那个 Robotaxi 车队,都是没有具体量产日程的。









小蛋泥:

反正确实特斯拉还是有 a long way to go, 这也是马斯克在发布会上放了一个 PPT,虽然特斯拉近几年的增长是非常非常快的,比如说 2021 年交付了 93 万多台,同比增长87%,基本上快翻倍了。包括一季度也是交付超了 31 万辆,同比增长60%。但是它其实占整个全球的市场交付量也还只有1%,真的是 a long way to go,所以确实还挺期待的。






而且我还有一点挺期待,它目标是要今年在全美把 FSD 的 beta 版本去推送。虽然之前我们看过挺多视频,它这个 FSD 开车还是挺冲的挺猛的,但是真的是能大规模铺开,还是挺期待的。





Emma:

但这个说好久了。


大卫:

FSD会实现的,以后再给大家讲 FSD 到底为什么厉害。




小蛋泥:

好,我们接着聊第二个话题:抢菜难!配送慢!自动驾驶配送的春天来了。


大家都知道这个自动驾驶非常火,比如去年汽车领域超过 3 亿美元的有十笔大的融资中,就有五笔都是关于自动驾驶的,包括地平线、Momenta、斑马智行、文远知行,还有禾赛科技,还包括我们这个上集聊的毫末智行,其实也是单笔融资就超过 10 亿。那大家都知道最近的疫情加重,其实我觉得是让更多的自动驾驶配送车落地。比如大家都知道美团,已经在上海提供这种防疫保供车,美团的这个防疫保供车其实应该也是我们上集聊的这个毫末智行代工的对吧?大卫,你觉得这车怎么样?




大卫:

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Emma:

所以你们现在做的自动驾驶其实也是偏向于这种无人运输的小车?


大卫:

对的,在这个领域我们把它分类,比如说 robotaxi 就是无人出租车是一类,然后干线物流是一类。还有我们叫做last-mile,就是最后一英里的配送。实际上疫情期间对配送需求最大的是最后一英里的这个。我们当时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做过市场分析,实际上这个无人的小车它比较适合哪里呢?比较适合像美国的城乡结合部,倒不是说特别适合像上海这种特别高密度的家属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车如果只送到小区的门口,实际上只完成了配送的一半的任务。就说居民还要走下来,或者说需要别人把这些菜、外卖、快递,把它拿出来再送到楼上。那么这个过程只完成了一半,所以它没有完全实现,就是我们 last-mile 要做的事情。但是你看如果是家家户户住一个小房子,那这个车就停到每家的门口就可以了。那么这里面实际上就是我们行业里有一个鼻祖公司,美国的 Nuro.ai,它其实是最早提出来这个last-mile 的理念,而且它最早拿到了软银投资,所以是这个行业的明星公司。




我回头会找两个图给大家看,你们就可以发现美团的这台车是一模一样,基本上是像素级的 copy 了 Nuro.ai的这个车, Nuro.ai当时的车叫 R1,就是 Robot One,应该是起的这个名字, R1 和 R2。






那现在有了更新的一台车,这个新车是找的比亚迪做的代工,所以你总能从这个新车的某一个角度找到海豚或者D1的影子。


小蛋泥:

我们是致敬, 不是copy 。


大卫:

对, 致敬, 像素级致敬。


小蛋泥:

有一点让我想到了,我们之前聊过那个 Pico,VR 的设备,原来都是给那个 Oculus 做代工的,结果现在自己出来了一个, 也是基本上像素级致敬的。


大卫:

那么这里面我们讲一下, 整个开发流程上的不同。就是说你看 Nuro.ai, 为什么我们认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公司,实际上是因为它做的是正向开发,所有的技术都是给乘用车做的。然后日常的路测也是在乘用车上面完成的,最后再平移到这个小车上面。那我们公司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我们之前大量的测试都是在乘用车上面做这种 L4 级的测试,然后再把从激光雷达感知到高精地图平移到这个电动底盘上。


Emma:

所以就是降维打击的,可以这么理解。


大卫:

但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在路上测试,不可能拿一个遥控器追着这台小车,因为这台小车是没有方向盘,没有脚踏板的。所以从安全角度起见,先要在整个城市的 ODD 我们叫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这个场景当中先把它跑出来,然后再平移到电动底盘,这种开发流程就比较稳。如果你上来就把一个没有方向盘脚踏板的车部署到城市里面,很多时候是有问题的。




Emma:

那你刚才说,比如说我们有一些企业,它是像素级地致敬美国的自动驾驶公司,但是美国它的整个自动驾驶的场景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美国配送的话,它都是一个个 house 对吧,它不存在比如说室内室外这样的配送,那像我们中国,其实你要兼顾室内室外配送,还是挺难的。一个无人驾驶的车,在外面,肯定那个车会比较大,轴距会比较长,然后转弯半径比较大,就不灵活。但你进入室内配送的话,你要上电梯,你要过楼道。所以这个怎么 copy 呢?


大卫:

没有办法,这个事情没有办法解决。如果要进室内的话,它一定是一个很小的,用的技术也不是 L4 级的高精地图加感知,而是用二维的slam技术。所以这个领域其实分得非常开的,就是专门做室内配送的,就做室内,专门做室外的,就做室外,是这样子的。


Emma:

所以它其实是一个无人驾驶的配送车,加一个配送的机器人,以后的形式。


大卫:

对,有的时候是这样,但中间过程还是需要人力的。比如说你有一个酒店,然后酒店几零几可以让这个小机器人送,这个小机器人跟电梯之间有 V2X 模块,也可以连, 要把这个货从外面拿进来,还是要人。


小蛋泥:

对,是的,现在像美团,像京东测试这些无人配送车,其实它还是不能满足最后一英里的,只是送到那个点位。那个自动配送车里头有一些类似快递箱的丰巢,有几个柜子,然后一般是给用户提前发个短信说,我啥时候到这了你过来取,然后你如果超时不取的话,车就走了。其实最后一英里的话还是需要人,比如说找这些志愿者,或者是找那物业的人能送到门口,所以其实还是用不同的设备的。


但美团其实也想到了这些,可能之后会搞这种,比如说一个无人配送的小车,然后加一个类似无人机,其实之前已经在测试过这种,比如说无人机去配送奶茶,但是肯定也还是涉及到一些法律法规的问题。但是它构想的其实是有可能是比如说无人小车上搭一个无人机,然后再去送。




大卫:

这个要做一个成本核算。


Emma:

对,我就是这样想的,这样子的搭配,现在来看其实要比人工要贵多少?肯定现在做一个这种要更贵。


大卫:

我们算过一笔账的。比如说以我们公司来说,我们公司生产这个无人物流小车,最终的BOM要到两万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你在美国,日常比如买一个外卖,用DoorDash 买一个外卖,平均的客单价是 8 到 12 美金加上小费,。一天送 20 单,那姑且一单是 10 美金的收入,那就是 200 美元,所以 100 天,这个 2 万美金的小车就能回本了。




那么我们在中国算这笔账的话, 是要三年才能回本,这个小车 3 年才能回本,配送费太便宜了。所以这也是制约了这个产品它为什么在中国大规模推广是有一些问题的。当然这里我们还在更多探讨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说融资租赁的模式,比如说月付的模式。那就是我把这个车租给当地的商超,它每个月相当于说租了我一个骡子一只驴,给我运费,商业模式上在不断地探讨。但是也就是刚才我跟Emma说的,可能回不了本,就目前来说,这个技术在中国还是很难回本。


小蛋泥:

也得看到时候的规模。我看近几年美团龙珠资本它投的这些,布局其实也都是往这些,比如说机器人,然后无人机,都是要最终通过自动化手段、自动驾驶手段提升它的配送效率。




因为你看美团的财报,王兴传播比较广的一句话就是“现在基本上美团一单外卖都要净亏一块钱”,它有140亿笔外卖订单,在去年有 542 亿元的营收,但是美团给平台骑手支付的成本就高达 682 亿元,就相当于送一单亏一块。




所以现在美团其实也很迫切地需要就把这块成本压下来。还有说毕竟人一多,它的不可控的因素也会更多,而且像美团,它还是很多这种外包合作的,并不是所有骑手都直接签或者是提供五险一金的,所以这种人为不可控用的因素也比较多。这个其实也是之后美团想要重点布局提升自动化,自动配送的很重要的原因。


大卫:

替换人力,实际上不是说把这些人替换掉,而是让这些人工作地更有尊严。这一点是我要强调的,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机械化等等,都不是说我们把一个属于人的工作完全去掉,而是让这批人去从事更有尊严的工作。


小蛋泥:

其实美团在理想汽车也投了很多钱,无论是王兴本人,还是美团公司来说,应该投了超过 10 亿美元。




其实王兴也曾说过,未来在一台车上能够实现的生活方式,不亚于一台智能手机所带来的便利。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场景是可以,挺有想象力的,比如说你的车本身它也是一个有点像丰巢的一个储物箱对吧,有一些配送直接就给你送到那个车里头了,你下一个单,然后给你一个车的打开的码,配送员就给你放到后备箱里头,然后就可以走,其实这也是去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其中一个方法。


Emma:

我还有一个问题,像在汽车领域也好,这种工业领域也好,本来欧洲和日本都是挺领先的。,但现在自动驾驶领域,你如果看新闻看融资,好像基本都是中美的天下了,那欧洲和日本还有没有这方面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创新。


大卫:

有的,起码我觉得日本人做的都是很厉害的底层技术。其实三大开源软件, 自动驾驶三大开源软件,其中Autoware这个就是日本人做的,就是 Tier IV 公司做的,日本实际上在传感器方面是挺厉害的。




但是因为自动驾驶是一个就是 multidisiplinary,多专业协同的这么一个工种,有软件的,有硬件的,有车辆工程的等等。所以其实美国为什么刚开始在这方面领先,是因为它的软件技术比较强。然后这些软件人才大部分做自动驾驶刚开始都是在 Google X, 就是后来的 Waymo,大家也知道, Google 和百度之间是有一些致敬的关系的,对不对?这些人就来到了百度,然后百度这些人就又出来做了这些自动驾驶公司,所以其实是这么流出来的,而不是说日本德国就不行,也不是这样,他们本身有自己特别擅长的地方。但是说这些人并不会从 Google 流入到某个日本公司,然后就全回流到日本。但是中国走的是这条路。




小蛋泥:

我也推荐大家可以看一本书,就叫《亚马逊逆向工作法》。




这个其实也是我了解到的,我一些在美团工作的朋友,其实美团基本也是像素级地向亚马逊致敬,比如说之前除了这些团购或者零售,其实也想搞这个美团云,但没有做起来,整体的无论是他们自己搞比如说 WBR 的这种财务汇报系统,还有让每个员工去看的这些书,其实都是和这个亚马逊特别直接相关的。反正如果想要了解美团这家公司的话,我觉得大家可以去多看看这本书。


Emma:

从刚才聊的这个也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它有市场,然后有这种整合能力其实有多重要。


小蛋泥:

对,包括之前王兴的合伙人很厉害,叫王慧文,他就形容王兴,说王兴并不创造新的概念,但却十分善于解构已经被证实成立的商业模式,并且以最合适的方式移植到中国本土,其实这是我们说的致敬的这种详细的解释。


原理或者是原创的设计可能在美国、欧洲、日本,但是真正能把它用到国内,然后以符合国人的习惯去大规模地铺开,这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它并不是完全 copy 过来,拿来主义就行了,如果完全拿来主义的话,为什么很多国外大公司在中国就失败对吧?本土的这些创业者很厉害一点,就是能适应国情,包括现在其实我们不只是 copy to China ,其实像东南亚、印度,也是很多 copy from China ,但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要适应当地的国情,也不是说直接把中国的这些拿过去就行了。




大卫:

其实我之前做过一个对比,说你看中国之前自己有的商业模式,在美国我没有看到的有两个,一个是共享自行车,一个是共享充电宝。




美国没有充电宝,美国也很少有共享自行车,这两个模式在美国玩得不是特别转,包括美国也有这种共享的 scooter, 就是共享脚踏滑板车。但是这个模式说实话当然跟疫情有关系,都不是特别的成功,共享充电宝更不用说了,几乎是没有,所以这两个模式是完完全全的中国模式。




小蛋泥:

我最近看顺为资本的合伙人许达来的一个采访演讲,顺为就是小米系的,他们其实在印度印尼投资还挺多的。他的一个观点也说,比如说印度的移动互联网比中国要落后晚个 10 到 20 年,你要投资的话,可以参考中国的这些案例商业模式,但是投的话一定是投这些印度本土的团队,而且投资人必须得真的扎根在那边,才能挖掘到本土的一些机会。


他举一个例子,像中国有一些做直播的搞那些小姐姐跳舞,然后稍微有点擦边球的那种直播,然后他发现那个印度人也喜欢看,但是他看完了以后,他马上就把那个 App 给删了,原因就是印度本身还是一个挺重宗教的国家,就觉得一回家怕被老婆发现,他就发现很多印度人看完了就删了,这个其实是跟中国的国情挺不一样的。


大卫:

小时候我看完电视,偷偷的拿手巾给电视降降温,我怕我爸回来摸一下电视机怎么是热的。


Emma:

包括我们 copy to Africa,去非洲的东西,其实那个思路也很有趣。就像现在中国有个机王叫传音,它其中有一个说的就是他们虽然做的手机不用说特别的智能,但是要有一些非常符合非洲国情的东西,比如说它的外放音响要做得非常大,声音非常大,因为黑人很喜欢在家里开公放,然后就开始唱跳开party 。


大卫:

还喜欢多卡多待。


Emma:

还有就是非洲特色美颜。确实是这个致敬,其实还是很有技巧。




小蛋泥:

对,它不只是一个拿来的,我们说致敬,虽然感觉有一点阴阳怪气,但是它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


每期节目我们都会在评论区抽取一位网友的留言,送上大小马神秘礼包。本期节目我们抽取的是叫 Sting_4nNB 的网友,他说像美团的无人配送小车,就是同驭供的EPB、EHB,感觉未来线控底盘是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可以聊聊线控底盘吗?恭喜你,也欢迎其他网友给我们多多评论,没准下一个获奖的就是你。






小蛋泥:

好,我们接着聊第三个话题,刘强东卸任京东集团 CEO ,接班的徐雷能干吗?其实我看网友有挺多的评论,说京东要不要改名京雷,原来刘强东现在变成徐雷了。




Emma:

我还看到有一个好搞笑的说法。说前段时间不是因为疫情,京东也开除了不少员工,然后他们就猜测说东哥是不是为了陪兄弟一起毕业才卸任京东CEO。


小蛋泥:

虽然大家是开玩笑,但是我觉得很多人还是没有分清楚,有几个 title 的重要级的排序,总裁,还有集团 CEO ,还有董事局主席。


我具体解释一下,董事长或者叫董事局主席的话,英文chairman,其实现在刘强东虽然卸任了 CEO, 但他还是董事长,就是董事局主席,所以虽然东哥退CEO 了,但还是董事局主席,这个是最高的,然后其次是集团 CEO ,也就是东哥退的这个,然后徐雷上了,然后 CEO 下面才是总裁。所以我们按照排序的话,董事局主席,下面是集团 CEO ,然后是总裁。


其实在去年 9 月的时候,徐雷他就已经被任命为总裁了。东哥当时还是集团 CEO ,然后相当于徐雷他一波一波打怪升级,冲完了这个总裁,然后又冲到了集团 CEO ,但是其实本质还是东哥在后边是老大,他还是 chairman,然后他不仅是董事局主席,而且他现在是绝对的第一大股东。本来是腾讯,它的股权比例是比东哥还要高,虽然东哥他投票权一直是最多的,但腾讯的股权比例最多。但去年底大家都知道腾讯是把京东的股票直接就分给这些股东了,我自己也有幸成为了京东的小股东。总而言之,东哥还是第一大的京东幕后控制人。




Emma:

所以其实你看到在刘强东之前,马云,包括黄峥,张一鸣其实都有点退居幕后了,感觉这一波就大佬都隐退了。但是其实就你刚才说的很对,他的重点不是退,而是隐,权力还是掌控在他的手上,就有点像纸牌屋里面的那个观点,权力不是说谁住在白宫,而是谁拥有白宫。




小蛋泥:

是的。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之前常聊蔚来汽车,像蔚来汽车的李斌,那除了创始人,他还是董事长加首席执行官,就是我们说的 CEO ,然后秦力洪他其实就是蔚来的总裁,对吧?然后我们可以预见到的是,如果李斌想要逐渐隐退了,他肯定先退 CEO ,可能让秦力洪先接替 CEO ,但是董事长他还是会一直把关的,这个其实也是一个类比。






聊完了这三个 title ,我们都知道了,京东以后肯定还是叫京东,不是叫京雷,我们可以聊聊徐雷这哥们。我觉得徐雷这哥们其实他外表看上是非常放荡不羁,大家都知道他是又玩摇滚,然后又各种纹身,抽烟喝酒什么的。


Emma:

他还挺逗的,完全从外观,他一方面就是那种纹身耳钉,那另一方面,他又是那种手戴佛珠的。




小蛋泥:

对,不过很多北京长大的,年轻轻的都是玩这种手串的什么的。


大卫:

年老搓核桃,年轻玩手串。


小蛋泥:

但另一方面刘强东是特别喜欢这个徐雷,我觉得一方面徐雷他确实是做出了很多成绩。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京东的 618 ,其实就是徐雷他打造出来的一个堪比双十一的节日了。因为之前其实京东叫红六月,没有一个具体的日子,但是徐雷他坚持要把 618 打造成一个京东典型的。现在反正大家都知道 618 很厉害了,其实这是徐雷很重要的一个功劳。


然后另外一方面,东哥觉得徐雷是最守规矩的,其实我感觉挺跟东哥意气相投的,然后经常两人一块喝酒,而且又说白了,跟东哥非常的兄弟对吧,然后跟这个京东的兄弟文化是非常的匹配的,我觉得这个还是挺有意思的。




Emma:

这个跟徐雷的家庭教育可能也蛮有关系,因为他们一家包括他父母还有哥哥都是军人,一家除了他都是军人对,所以就是那种军人的自律,那种兄弟性,讲规矩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小蛋泥:

然后你就从徐雷的一些公开采访的演讲,就能看出来他比较豪爽。他说自己是“一个走遍天涯海角凭手艺吃饭的手艺人”,“讨厌装逼端着自己”,“简单直接”,“爱憎分明”,“个性独立”,“不爱说话,但是一说话就要说一大堆”。反正确实是很性情中人,这一方面跟东哥还是挺像的。


Emma:

我有一个觉得挺值得关注的点,刘强东说他卸任以后,一个就会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长线的发展,像什么战略设定,还有就是培养年轻的接班人这种,另一方面,就说他想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就做慈善。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这些互联网的大佬,互联网大厂都非常卖力地做公益。然后我觉得有点最讽刺的,就是他们左手就在裁员,右手就在做慈善。


大卫:

菜板和镰刀都一起准备好。


Emma:

其实你拿做公益慈善一部分钱出来,给为你卖命的员工分一点,不也是一种公益嘛。


大卫: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说法,我觉得潜台词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吧,我帮你乡村振兴,也许以后你就不用送快递和送外卖了,有没有这层含义在里面?就像盖茨和梅琳达基金会,在全球做的这些公益,不是说把这个钱分给美国人和分给微软的员工就了了,而是说授人以渔嘛。




小蛋泥:

我对振兴乡村事业的理解还不全是说做公益。当然京东包括刘强东,他本人也是比如说捐了自己的股票,然后也是捐钱什么的。但是我是觉得他这个振兴乡村事业,也是和京东的业务比较相关,因为都知道京东出了个京喜,京喜其实就是要相当于拓展乡村市场的,虽然说前段时间大量裁员,但也是京东之后业务发展的重点。




Emma:

然后包括京东也好,拼多多也好,他们都有大搞农业。


大卫:

对,实际上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包括供应链上的创新,就是振兴农村,你让这些农民可以直接把产品,在网上端到端地给到城市里面,那本身这就是一种创新,就是一种帮助,而不是说像以前那种扶贫,说这个东西钱一定要到那儿,两桶油,一袋米给大娘送,不是这样的模式。所以我强调就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


小蛋泥:

对,反正京东我觉得一方面是要往这种农村市场开拓做京喜,另一方面其实也是要往这种科技上面去发力。比如说我们上一个话题聊了美团的自动驾驶配送小车,其实京东也是在搞。




包括之前我看网上也有一些京东的配送小车配置露出,比如说它小车上有 5 颗激光雷达,然后一颗是那个 Velodyne 的 16 线激光雷达,反正总共 5 颗激光雷达。那其实相比我们之前聊过什么,长城的那个 4 颗以下别说话的那个机甲龙...


大卫:

京东小车可以说话了。


小蛋泥:

大卫你对这个车了解吗?


大卫:

我还是挺了解,包括它的供应商,用的是上海一家公司的,怎么说呢,我觉得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小蛋泥:

具体需要什么帮助?


大卫:

从自动驾驶感知到规划控制到地图到底盘,everything。


小蛋泥:

反正他们现在已经在测试使用了。


大卫:

这里有一点不同的是,是从机器人往上做,还是说从一个比较扎实的 L4 自动驾驶往下做,这两个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如果是从载人自动驾驶往配送去做,这个技术是非常扎实的,但是它带来的问题是成本相对较高,研发周期各方面都比较长。但如果你是从一个机器人,比如说家用的这种扫地机人往上做,那成本低,部署比较快,但是越往后,你会发现这些 corner case, 就是这些极端情况在城市配送当中很难解决。因为毕竟做自动驾驶它需要有高精地图,需要有很多 L4 的这种核心的技术。所以就是说目前在中国,做这个行业来说,有从上往下做的,也有从下往上做的。大家看到最后是谁的成本和效果最好吧。


小蛋泥:

我能不能理解,从上往下做,就是类似我们第一个话题聊的,就是比如说把飞机的那些设计,把那个火箭的设计相当于下放到这种车上。


大卫:

对的。


你还想听我们大小马聊什么科技主题呢?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顺便点个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1万关注 | 290作品
+ 关注
每周深扒新能源智能汽车,小丹尼是中国互联网协会特聘青年专家,朗迪咨询合伙人,去过40多个国家。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