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斯特兰蒂斯:电动化是复活的一剂良药?

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下,部分传统汽车巨头的日子变得日益艰难,过去十年遭受经济危机和市场份额下滑,保守和缺少变革的传统汽车巨头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克莱斯勒、菲亚特、PSA,十年前,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全球汽车巨头会陷入整合,当年克莱斯勒还是和戴姆勒组建的紧密联盟,PSA则是宝马汽车重要的研发方面的合作伙伴,菲亚特一直有法拉利。


三家巨头组建的全球汽车航母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不过每个品牌生存现状并不好,尤其是中国市场,菲亚特早早退出中国市场竞争,标致、雪铁龙日益边缘化,Jeep的小众路线很难起量,克莱斯勒也早不见影踪。


虽然抱团取暖但并不真正能够自救,想要复苏,斯特兰蒂斯必须要做得更多,重新对品牌定位规划,重新确立新技术优势,重新规划组织架构,高层和员工重拾胜利的信心。


不久前,斯特兰蒂斯发布了2030年愿景蓝图,计划在2030年前推出75款电动车,争取在九年内实现电动车年销量突破500万辆的目标,届时纯电动车占公司营收的比重也将从目前的3%上升至52%。


尽管,斯特兰蒂斯将未来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电动化上,但电动化发展能否带动庞大的斯特兰蒂斯,电动化是新的赛道,竞争者众多,竞争依然激烈,并不是复活的一剂良药,因此斯特兰蒂斯需要更多的改变。


大盘需要新机制


斯特兰蒂斯是一家新晋汽车企业,并不代表新造车势力,骨子里是一家老牌汽车企业。


2021年1月16日,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和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合并成立新集团斯特兰蒂斯,集团拥有大量耳熟能详的品牌,旗下包括14个品牌,包括雪铁龙和玛莎拉蒂、菲亚特、欧宝、标致、阿尔法-罗密欧、克莱斯勒、道奇和吉普等。


从合并之前官方公布的财报看,疫情和市场等对两家公司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这或许也是推进合并的原因之一。PSA 2020年上半年全球销量为103万辆,同比下滑45.7%;营业收入251.2亿欧元,同比下滑34.5%。FCA 2020年一季度,菲克集团的净收入为205.67亿欧元,同比下滑16%;第二季度净收入为117亿欧元,同比下降56%。


2021年3月3日,斯特兰蒂斯公布的数据显示,菲亚特克莱斯勒2020年全年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37亿欧元,利润率为4.3%,PSA集团汽车业务调整后经营利润率达7.1%,调整后经营利润达34亿欧元。斯特兰蒂斯集团首席执行官的唐唯实(Carlos Tavares)表示这说明斯特兰蒂斯拥有稳健的财务基础,开局良好。


从这个层面来说,斯特兰蒂斯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两个大集团合并成一个新的集团,机构臃肿、系统庞大、机制僵化、管理风气等等方面都是新集团需要面对的问题。


机构的改革方面,唐唯实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组织架构和机制是盘活斯特兰蒂斯的重要关键


电动化成本痛点


斯特兰蒂斯注重电动化,但是它的电动化水平如何呢?

电动化领域的水平中规中矩,《汽车海外并购》在接收采访时就说过,斯特兰蒂斯的新能源战略是品牌多、车型多、商乘并举,整体来看和其他转型的整车厂一样,在电动化领域的水平中规中矩。相比德系、日系等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上的速度,前者无疑要落后很多。


技术是一大原因,另一个就是成本问题,电动汽车转型成本高昂。汽车制造商和供货商游说团体“汽车创新联盟”的主席博佐拉3月4日表示:“汽车行业未来五年光是在电动化方面,就将砸下3300亿美元。”


唐唯实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成本,超出了当前汽车行业能承受的极限。对汽车行业进行电气化,将导致每辆车的成本较传统燃油汽车增加50%,但他们不能将成本转嫁给最终的消费者,因而大多数的中产消费者无力支付。


面对向电动汽车转型的高昂成本,传统汽车燃油汽车厂商要么提高价格减少产量,要么接受较低的利润率,以应对向电动汽车转型增加的成本。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燃油汽车厂商面临相关机构和投资者的双重压力,要求加快向电动汽车转型。


斯特兰蒂斯为了集团转型,计划推出软件、数据及电气化学院,到2024年,不包括合作伙伴的团队,集团将拥有4500名软件工程师,到2025年年底前投资逾300亿欧元用于软件及电气化转型。从人才和资金上看,斯特兰蒂斯足够重视以加速电动化。


此外,全球芯片荒也影响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受到新冠影响,汽车行业一度大受打击,但是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恢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增加又碰上了全球芯片荒。


面对这一问题,有些制造商会选择取消某些功能来应对,而有些制造商则会选择将车辆存放,日后组装。唐唯实表示,芯片状况的可预见性并不高。他说,由于所涉技术的复杂性,重新设计一辆车以使用不同的芯片大约需要18个月。


据央视财经报道,长城新能源热销车型 欧拉黑猫在2022年原材料上涨后出现价格倒挂,每辆车亏损约1万元。除了缺芯之外,电池核心原材料、碳酸锂、石墨等,价格大幅上涨也会增加造车成本。


中国市场仍然挑战


斯特兰蒂斯2030年发展规划还单独罗列了中国市场的目标,公司将在中国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计划到2030年将营收扩大至200亿欧元。根据公司财报,2021年“中国、印度及亚太”区营收总共为39亿欧元。


其实,斯特兰蒂斯做出这一布局也不无道理。神龙汽车和广菲克是斯特兰蒂斯在中国的两家汽车合资公司。从2016年到2020年神龙在中国的销量一直在减少,虽然2021年的雪铁龙C5X在市场引起了良好反响,月销量上了5000辆。


对于市面上的畅销车型来说,这个成绩当然不值一提。况且有德系、日系在中国市场畅销,还有自主品牌崛起,斯特兰蒂斯不占优势。


虽然唐唯实曾表示中国市场重要,但是对如何在中国市场开展经营、如何做到本土化,对斯特兰蒂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此外,俄乌局势影响着汽车企业,此前许多车企就对俄罗斯业务的调整,斯特兰蒂斯也不例外,俄罗斯工厂生产雪铁龙、欧宝和标致的轻型商用车,而斯特兰蒂斯已准备好开始将这些产品出口到西欧,部分俄罗斯货车生产将转移至西欧。俄罗斯作为全球第八大汽车市场,退出可能并不是明智之举。


芯片、原料、技术、市场布局、地缘政治、竞争等等因素,都给斯特兰蒂斯发展带来了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企业发展的步骤,实现2030年的发展愿景还需要下更深的功夫。


撰文 ⎮ 向千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180关注 | 1868作品
+ 关注
打造全球最爱看的汽车资讯平台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