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辆车都要向国外交专利费,国产车真有这么渣吗?



 

“中国的汽车产量比三个汽车大国(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还要多,但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专利不是我们的,我们现在每辆车是要交专利费的。”

 

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近日接受访谈时的一句话,揭露了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尴尬处境。

 

按照柳冠中的说法,去年我国共生产汽车2608.2万辆,减去294.2万辆纯电动汽车,有2314万辆汽车要向西方零部件企业交钱。

 

燃油车领域的落后固然让人唏嘘,然而目前全球汽车行业都转向电气化,中国不少新能源车企也已经掌握了三电系统的核心技术,这个情况下,我们还要鼓励车企去研发未来即将边缘化的燃油车核心技术吗?

 



传统三大件德日美领跑全球




众所周知,在燃油车领域,中国至少落后西方汽车强国数十年。像德国、日本、美国的汽车产业均发展了一百多年,掌握着汽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尖端技术。而中国的汽车业满打满算也只发展了六七十年,即使近二十年迎来了高速发展,依然与西方汽车强国有着较大的差距。

 

在发动机领域,德国、日本、美国企业掌握着最顶尖的技术。

 

德国有三个著名的发动机品牌,分别是奔驰MTU、道依茨DEUTZ和曼集团(MAN SE),其中以奔驰MTU的知名度最高。另外,宝马、奥迪也出过宝马M70/S70、奥迪EA855 2.5 L5 20v TFSI等经典发动机。

 

日系发动机同样享誉全球,本田、丰田、铃木、日产、三菱的发动机都非常出色,其中三菱发动机是国内车企的香饽饽,助力过中国自主汽车发展。

 

美国的发动机技术也是顶尖的,福特的ECOBOOST 1.0T发动机、雪佛兰的1.5L四缸+双电机混动系统发动机都曾获得过“沃德十佳发动机”大奖。

 

变速箱方面,采埃孚、爱信、麦格纳、捷特科、艾里逊Alison等是全球最出色的变速箱生产商,出自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这些品牌几乎垄断了国内汽车市场,广为搭载应用。

 

那么,中国在发动机、变速箱方面就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吗?不是的,像一汽集团、长城、奇瑞等主流车企都有不错的自研产品。

 

红旗有自主研发的6.0 W12发动机、DCT400双离合变速箱,红旗H7的底盘也是自家研发的。奇瑞研发的1.6T 197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2.0T 254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其跟德国格特拉克联合研发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DCT 250是2020年世界十佳变速箱之一。比亚迪有自研的骁云系列发动机、1.5T 185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有自研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虽然这些主流车企都有自研的发动机、变速箱、而且很多还曾获得过国际大奖,那么,为什么中国生产的汽车,还要使用国外的产品,向国外交专利费呢?

 

这是因为,没有一家自主车企,没有一个自主品牌,没有一款自主车型,是完全使用自研的三大件。 


比如热销的坦克300,使用的发动机是长城自研的E20CB型号发动机,变速箱则是来自采埃孚的8at变速箱。像这样“混搭”的国产车型比比皆是,都可能是某个关键部位使用自研技术,另一个关键零部件则找国外供应商供货。




燃油车三大件还值得自研吗?


 


正因为中国车企无法完全掌握燃油车三大件的尖端技术,所以每生产一辆车,就必须交专利费,或者从供应商处高价购买核心部件。以中国去年生产的2608.2万辆汽车为例,减去纯电动车(294.2万辆)的部分,有2314万辆汽车要交专利费或者购置费。

 

因为三大件的研发太难了,周期长,费用高,出成绩慢,而直接拿取“舶来品”马上就能完成一款车的研发,所以大家都宁可找国外的供应商供货。为此,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去引导车企去进行正面研发。

 


 

事实上,主管部门也曾为此努力过,比如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一汽、SAIC、东风等9家中国品牌车企成立了中国发展联盟投资公司,希望能克服自动变速器的困难。国内不少龙头车企都已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坚持自主正向研发的道路。

 

承上所述,红旗、奇瑞、长城、比亚迪、吉利、长安等老牌车企都掌握了核心技术,即使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原创,但原创度已非常高,并且有不错的表现。

 

另一方面,目前全球汽车行业都在朝着电气化的方向迈进,有20多个国家地区宣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主机厂也纷纷表达转型的决心,定下了电动化的长、短期目标。在汽车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必要把钱砸在燃油车三大件研发上吗?

 

汽车电动化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大众、奔驰、宝马、通用、福特等跨国车企都准备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去完成转型。

 

与此同时,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也在倒逼车企花费巨额资金去研发智能互联技术,光自动驾驶就是个无底洞,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回报周期相当长。为此,英国戴森放弃了造车梦。这个时候,中国车企分出大量精力、资金去研发燃油车核心技术,显然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6.6%,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越燃油车成为市场主流应该会比预想的更快。在2030年之前,电动车势必拿下汽车市场的大部分江山。中国车企与其将钱和精力花在燃油车核心技术研发上,不如努力深耕电动车和智能汽车领域。中国汽车要实现弯道超车,唯有靠电动车。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14关注 | 276作品
+ 关注
专注汽车测评,聚焦新能源。记录车圈人的那些事儿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