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和超充,到底谁才是电动车的出路?

关于电动车,从概念雏形出现到现在逐渐普及,续航永远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能源的特殊性,没办法像传统燃油车一样加油即走。


虽然说目前快充、超充技术发展得还算迅速,但基本也得20—30分钟。另外还有一种解决方式就是换电了。




换电技术国内应该是蔚来最先开始提出并且布局的,这个概念其实非常好,5-7分钟换完电池就满电续航,如果能够全面普及的话能很大程度解决电动车的续航问题。



而且把电池所有权与整车分离,那么也能大幅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从消费者价值看,电池折旧很快,开了几年的二手电动车就基本不值钱了。在换电模式下,电池所有权属于换电企业,不会影响到二手电动车的价值。


多家车企加入换电行列


据了解,目前除了蔚来之外,宁德时代、上汽、北汽等企业也开始推进换电计划。但是我认为想要形成和加油站一样的规模,目前仅靠汽车厂商自己发力是远远不够的,加油站之所以这么广泛,是因为背后有国家支持中石油,中石化这些企业。


最重要的是,电池和汽油不一样,汽油虽然也分型号,但提炼技术都大差不差,无非就是油品问题,加上都能跑。但是电池的型号多样不说,目前各大车企的电池技术也参差不齐。


要想换电模式真正便民,那就得换电模式同一标准化,但在电池型号、技术这一块就不好达成统一,举个简单的例子——比亚迪愿意将刀片电池的技术共享出来吗?


所以说就算蔚来换电站一直宣称自己是“开放平台”,欢迎大家“加盟”。但目前没有一家外部车企加入,原因除了高昂的授权费用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受制于电池的标准化。


而且要考虑到现在不少城市的出租车、公共汽车、网约车都采用了纯电动车型,那么以后很有可能会出现私家车和商用车抢着排队换电池的场景。


当然最重要的还不是一起排队,最重要的是商用的话电池使用量肯定会更大,那么对于电池这种能够二次使用的损耗品也会造成更大的损耗,对于私家车车主花同样价钱,有可能换到品质不太好的电池是否公平这些问题也需要考虑在内。


超充技术或许才是出路


其实早在2008年,以色列换电公司Better Place就建成第一个换电站,不过后面多次碰壁于2013年宣布破产。另外特斯拉也尝试过换电,但考虑到成本太高后面也放弃了。


现在主流来看,就算是蔚来也依然没有放弃超充的路线,因为大家都清楚只有“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


只是超充技术现在面临着很多技术上的瓶颈,不但要考虑充电快,更要考虑安全性。如果蔚来超充技术能够提升到十分钟左右达到80%以上续航,想必届时电动车的续航焦虑也将彻底消失。


而且超充电桩相比换电站来说也更加方便普及,所以说我个人认为,现阶段换电站能很大程度上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超充技术才会是纯电动车的出路。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荣威Ei5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5万关注 | 1964作品
+ 关注
主业是:聊汽车的,用视频挑逗汽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