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疫情对世界的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济持续的低迷,受原材料上涨、芯片紧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汽车产业链面临巨大的挑战。有的车企因而深陷泥潭,而有的车企却成功突围。8月3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比亚迪赫然在列,中国力量正在崛起。从公司成立到进入世界 500强,比亚迪只用了仅仅27年时间。依靠可持续发展的不断耕耘、持续创新,形成了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比亚迪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家提供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500强企业。
那么比亚迪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1.顺应时代深耕新能源车市场
从全球范围来看,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球共识,全球各国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也在陆续敲定与施行。在行业急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比亚迪先后推出了超安全的刀片电池及颠覆传统燃油车的DM-i超级混动技术,依托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和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颠覆性技术,实现了厚积薄发的大发展。在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638,157辆,同比增长324.8%。今年3月,比亚迪在全球率先宣布停产燃油汽车,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汽车,旗下所有车型均可享受“绿牌”惠民政策。今年1-6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638,157辆,同比增长324.8%。而根据8月3日晚,比亚迪发布7月份销量数据,比亚迪共售出汽车162,530辆,同比增长183.1%,在销售淡季疫情之下,这一单月成绩,哪怕是在合资品牌当中也算十分亮眼。
目前,比亚迪旗下乘用车形成了“王朝”、“海洋”两大庞大的销售网络,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是名列前茅的。2022年5月20日,比亚迪发布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及首款搭载了CTB技术的e平台3.0车型——海豹。这是全球首款搭载CTB技术的量产车,同时也是首款搭载iTAC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悬挂的车型,新车于7月29日面向消费者上市销售。
2.坚持自研打造完整供应链
自成立以来,比亚迪坚持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研发投入也是超过百亿元,根据相关报道显示,2021年比亚迪研发投入为106.27亿元,同比增长24.20%;研发人员数量约4.04万人,同比增加31.52%。截至2022年6月底,比亚迪在全球已累计申请专利3.7万项、授权专利2.5万项。去过比亚迪深圳总部参观的人,都会惊叹于这家中国车企整整一面墙的专利展示。
加之我国的政策也一直不断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非常完整,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领先优势,很多欧洲国家都没有一家批量生产动力电池的工厂,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是强项。此前,全球车企受供应链影响普遍“缺芯”,多数车企产能受限。今年初,全球动力电池价格猛涨,多数依靠采购的品牌普遍在成本方面承压。除了引以为傲的自研自产动力电池和电机,比亚迪凭借在芯片等方面完整的产业链,为逆市中保持大幅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3.向外走积极寻求全球化出路
在海外市场,比亚迪无论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品质和售价都可以媲美甚至超过那些百年品牌。世界认识比亚迪,是从商用车开始的。比亚迪商用车全球累计销售8.5万台,其中纯电动客车超7万台,纯电动卡车及专用车超1.5万台,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400多个城市。此前,英国一次性大量进口比亚迪大巴,高品质的车型和高含金量的价格令无数外国消费者感到惊叹。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比亚迪纯电动客车、卡车、城市环卫车等商用车型,是从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切入的,在全球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在欧洲市场,早在2021年,1500台旗舰SUV唐EV启运挪威,被消费者迅速预订一空。在这个欧洲电动汽车普及率最高的发达国家,唐EV出色的性能表现征服了苛刻的消费者。此外,比亚迪的身影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法国、德国、美国等老牌汽车制造国。甚至在汽车工业高度发达的日本,包括元PLUS、海豚、海豹三款车型已于7月21日正式进入这一市场。其中比亚迪纯电专属e平台3.0首款车型海豹凭借时尚的外观设计、精致的内饰工艺、领先的智能科技,尤其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让那些“见多识广”的日本媒体都为之惊叹不已。
从成为首个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的中国汽车品牌,到全球市值排名第三车企,再到如今上榜世界500强,比亚迪走出了一条中国品牌通过自主创新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之路,比亚迪能够获得如今的优异成绩,和战略转型、坚持自研等因素密不可分。
要知道早在内燃机的时代,国产汽车与海外汽车品牌差距甚大,而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车企凭借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能力,先进技术的应用和量产,弯道超车越战越勇,而比亚迪毫无疑问用事实在世界证明中国力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