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丨自动驾驶到底算不算伪命题?

8月11日晚,身着便装的雷军一脸轻松,站在舞台上手持着遥控器,以他最熟悉的方式开始了第三次年度公开演讲。

在这过程中,不同于全新的小米MIX Fold 2、小米平板5 Pro和CyberOne仿生机器人,雷老板并没有耗费太多时间来介绍小米自动驾驶。

“500人”、“33亿”、“2024年”,几组简单的数字,以及雷老板那标志性微微上扬的嘴角,是这一段中留给人为数不多的记忆点。

雷老板对于小米自动驾驶信心满满,但反观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所谓“自动驾驶”(更严谨的说是辅助驾驶)发生的各种交通事故,还是让人不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自动驾驶到底算不算伪命题?

如果不算的话,至今我们为什么还见不到一款比较成熟的产品;如果算的话,那么大量真金白银的投入岂不是打了水漂?

这不是一个对与错的简单问题,而是杂糅了很多因素的问题。我们也只是透过一角来探讨这项技术的可能性。


对于自动驾驶的美好憧憬

和大多数人想的一样,自动驾驶研发的初衷,就是为了解放驾驶员的双手,降低交通事故发发生的概率,从而改变人们对汽车的传统使用形式。

翻开汽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早在上世纪20年代,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工程师

Francis P.Houdina就试图通过无线电遥控的方式,实现对车辆方向盘、离合器、制动器等部件的远程遥控。

而在1939年,通用汽车在当年的纽约世博会上,对外展示了一款自动驾驶概念车,该车型通过无线电控制以及电磁场引导,可以通过电流简单的操控车辆。

直到1958年,通用汽车才将这一概念落为现实,但距离大家脑海中自动驾驶汽车应有的样子,还相差甚远。

此后,受限于种种原因,自动驾驶技术逐渐陷入发展瓶颈期,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说到这里,或许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飞机的自动驾驶早已普及,反倒是汽车怎么到现在还不行?

事实上,飞机的自动驾驶模块所需要的技术支持,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大体上我们可以理解为,飞机自动驾驶是由循迹导航系统与自动稳态系统组成的,或者我们可以说的再直白些,飞机自动驾驶系统的任务很简单:让飞机按照既定航线飞行,以及确保飞机飞行时的平稳性。

另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飞机与汽车所处的环境不同。

首先,飞机所处的是三维空间,位置移动要比汽车更加灵活;其次,就是空中的通行环境,要明显比道路简单,像出入路口、加塞、行人、障碍物等等,这些都不可能出现在空中。

因此,如果我们按照制定飞机自动驾驶的标准去要求汽车,显然这并不科学。

相反,我们其实也能够证明,汽车自动驾驶要处理更多不可控因素,这无疑为相关的软硬件研发带来了难度。

但是对于自动驾驶的憧憬并没有熄灭,谷歌在2010年10月宣布,将正式投入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目标是希望通过改变汽车的使用方式,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将人们从驾驶的时间中解放出来。

但接下来的发展,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即便是到了现在的技术水平,自动驾驶仍然有很多难题有待解决。


自动驾驶发展现状仍然焦灼

毫无疑问,和上世纪相比,如今的汽车“自动驾驶”(实际上是辅助驾驶,以下概念同)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并且与之相关的技术也是日渐完善,为实现汽车自动驾驶又迈进了一步。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辅助驾驶包括了视觉系,感知系两大路线。

以蔚来汽车为例,旗下的ET7搭载了由1颗激光雷达、7颗800万像素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等33个感知元件组成的NAD自动驾驶系统。

与此同时,车型还匹配了一套Adam超算平台,内部集成了4颗NVIDIA Orin芯片,用于保证模式开启后的图像处理能力。

同理,像小鹏、理想等一系列的新势力造车企业,在自动驾驶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但大体上的逻辑相似,实现的功能也基本一致。

而特斯拉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和采用激光雷达探测的技术路线不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是基于视觉探测器而打造的。

我们以Model 3为例,车型依托于8颗摄像头模拟出人眼的视力,并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自我培训,提升感知系统的控制精度。

在此之前,我们曾聊到过这两种不同形式的优缺点:

视觉方案

优点:成本相对较低,分辨率比较有保障,在识别方面优势明显;

缺点:视觉感知是否成熟可靠,取决于深度信息获取样本库是否丰富。

激光雷达方案

优点:不受环境光线的影响,并且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空间深度信息;

缺点:一方面是成本偏高,另一方面是分辨率达不到摄像头的级别,在雨雾天气时的表现比较一般。

无论是激光雷达,还是视觉感知,目前可以实现的自动驾驶操作,主要为在特定路段(城市快速路、高速等)下,完成车辆的自主行驶、跟车、并线和出入匝道等。

结合下方的自动驾驶分级示意图,我们其实不难看到,现阶段自动驾驶的发展情况,其实是介于L2级和L3级之间,因此眼下也就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L2.5级自动驾驶。

严格来说,L2.5级其实并不存在,它更像是一种营销噱头。

当然,这仅仅是从公认的分级角度来看的,而在政策方面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规范,比如在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

L3级的车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且为主责一方,驾驶人承担责任;但如果因为汽车产品的质量缺陷造成事故,驾驶人在赔偿之后,可以向汽车生产者和销售者追责。

言外之意,这里的质量缺陷,特指的是汽车自动驾驶模块。换句话说,如果当驾驶员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后,且车辆因为质量缺陷发生意外事故,那么这个责任,就要由厂家来承担了。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我想任何一家车企,都不想成为负面教材的典型,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而L2.5级的标准,更像是为了体现技术进步,又要规避风险的一种生存方式。

在我看来,如今的自动驾驶发展情况,从技术方面来看虽然仍处于高速发展期,但受限于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很难实现根本意义上的突破。

不过,就在所有人都站在红线外围时,小米汽车毅然决然地把自动驾驶作为第一个要攻克的目标,确实令人值得钦佩,也更让人期待最终的成果。

那么,自动驾驶到底能不能成为现实,有需要什么来支撑,它的下一步发展会呈现什么状态呢?


真正的自动驾驶需要哪些要素支撑?

从行业来看,任何一个新兴行业的崛起,都离不开背后资本的支撑,简单说,有钱好办事儿,自动驾驶也不例外。

这项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可以说相当烧钱。

目前,国内包括百度、地平线等等多家企业,都纷纷投入大量物力人力针对自动驾驶展开深度的研发与试验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在7月21日刚刚落幕的“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的最新AI技术成果完成了公开展示,基于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正式发布。

据了解,Apollo RT6将会在2023年率先在“萝卜快跑”上使用,而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自动驾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更多种可能。

相比之下,地平线的业务能力要更加专一,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顶尖的自动驾驶芯片,特别是现有的征程5系列,已经搭载至多款在售车型当中。

在地平线创始人余凯看来,技术变革的时代,并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显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地平线也在不断提高对产能的要求。

按照官方的说法,地平线拥有一套完备的供应体系,并将其称之为“量产超级加速包”,其中包括了硬件的开发、设计,以及软件的操作系统、算法等等。

而政策引导方面,根据最新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显示,我国到2025年,L2、L3级自动驾驶新车销量比将达到50%,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会上涨到70%,L4级也将在同年占到20%的比重。

可以说,站在宏观的角度,自动驾驶已经驶入了快车道。

而从消费者角度来说,随着市场、政策的调整,未来人们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认识也需要改变,特别是对产品的使用及操作层面需要重新认识和学习。

参考由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的自动驾驶事故调查报告。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15日期间,NHTSA共累计报告了367起碰撞事故,其中的98起事故均有搭载L2级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并且由11其发生了严重伤害或造成了人员死亡。

如果按照品牌划分,那么特斯拉则要占据大头儿,事故总量为273起,占比超过了总数的七成。

而在国内,除了特斯拉之外,像蔚来、理想、小鹏均出现过类似的交通事故,并且按照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事故和自动驾驶系统有关。

在不断提升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与之匹配的正确使用也必不可少。


写在最后

在步入21世纪的这20余年里,随着AI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越来越多的设备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自动驾驶已然成为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并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

无论是发展状况,还是科技趋势,又或是个人的愿望,我想自动驾驶大概率不是伪命题,只是在实现的时间上要更长一些,我想还是要有更多的耐心,去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Model 3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0关注 | 546作品
+ 关注
新能源汽车行业观察,产品体验及相关技术解读。以及汽车作为移动终端载体的发展和与互联网技术接入的相关领域分析。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