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自动驾驶,没有高光时刻
自动驾驶算法需要一个天才,但是工程落地不相信天才。

作者| CM

封面| BBC纪录片《无人驾驶汽车的黎明》

这一年的自动驾驶界,从狂热逐渐到冷静。

我试图在今年的新闻里找到一些高光时刻,以证明自动驾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终将很快走向L4。

很可惜,没有找到,我也无法写出一篇充满希望的总结。

潮水退去

年初,2021年的狂热尚未散去,后知后觉的一些厂商亦步亦趋,激光雷达在各类新车发布会上成为追逐的焦点。

我们要全栈自研,我们要量产L4,我们要全融合,我们要做BEV。

这些口号和新能源弯道超车一起,组合成了整个行业的盛大刻奇。

今天看来,2022年自动驾驶把过度乐观的我们,打得找不到东。

我想起来了何小鹏那年隔空喊话马斯克,彼时曹光植先生与特斯拉的侵权官司正甚嚣尘上,我对此嗤之以鼻。



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胜利者是不会有过错的。

我甚至在一边不相信我所在公司能够量产功能的同时,相信了其他公司在公关稿里描述的美妙图景。

可是一年不过365天。

小鹏没有真正开始大规模推行城市NGP;华为X极狐的病毒式传播有多宏大,小规模推送的时候就有多落寞。

蔚来NAD2020年开启了智驾堆料先河,却一再跳票。到2022年底的NIO Day 发布会 ,甚至对自动驾驶进展几乎只字未提。



诸多公司顺着2021年 Tesla AI Day上的方案架构图开始切换BEV方案,到了年底,真正量产却也屈指可数,或者又是一轮新的吹牛方案。

国内Robotaxi翘楚小马智行毫无预兆裁撤上海数据团队;吉利亿咖通更是直接撤掉自动驾驶部门;小道消息,小米智驾不及预期,要切换供应商方案。

大洋彼岸智驾行业也一样寒风凛冽,图森未来内斗将股价几乎清零,又在年底宣布大规模裁员,Argo AI 就地解散。

留下足够头部,也足够富有的Waymo,Cruise在一点点降低全无人接管率。

这一年,谁在自动驾驶领域站稳了脚跟?

是不停地宣布获得车企定点,最后一个季度还官宣与大众合资的地平线?



是L4公司躬身辅助驾驶,以求从车企获得定点续写自己故事的Momenta们?还是不在乎自己跳票方案,四处寻求合作的华为?

或者说是根本在自动驾驶不用投入,却赚得盆满钵满的比亚迪?

可是,重要的是,这一年没有足够进步的功能上车。

孤注一掷投入自动驾驶的小鹏汽车,在2022年底销量暴跌后陷入质疑漩涡。



就连特斯拉都已经无法让我们肾上腺素飙升。没有了精巧绝伦的方案,端上来乏善可陈的双足机器人。有人浅尝一口,说,这不就是前两年波士顿动力的白开水?

特斯拉自动驾驶负责人休假三个月之后离职,他在Tesla AI Day上眼里的光,曾是我相信未来可期的勇气。

Argo AI宣布清盘时,我不胜唏嘘。我的第一份智驾实习,就是Argo AI 德国前身AID。



于是我与当年一起在学校做项目的同学抱怨迷茫,他跟我说,其实早就换了项目组,他们的方案被砍掉了,他要开始做数据平台了,失去耐心的他已经不相信了。

当年我第一个自动驾驶相关的程序还是抄的他的作业。

做难而正确的事

这是大佬们画饼时最常说的话,要相信我们在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我相信,只有指数级降低接管率才能真正接近自动驾驶。

但是回头看逝去的2022年,众多公司已经陷入了线性降低的泥沼,一条道路,一条高架,一点点告诉用户,我们可以。

我很早预料到自动驾驶会很缓慢地进步,但是诸多公司在2020年跳票之后,又把时间点定在了2025。

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就像过去的这一年,自动驾驶界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

收获大概是:大家开始真正认识到,这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了。做某个路段L4容易,可以做酷炫的公关视频,但是一条道路的过拟合,不代表真正的能力。



自动驾驶算法需要一个天才,但是工程落地不相信天才。

这需要超大规模算力,完全的数据闭环,自动的数据生产与标注,精妙的算法方案,优秀的Bug测试与修复团队等等。

2023,继续在微小的进步里,相信希望吧。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744关注 | 157作品
+ 关注
汽车市场独立分析师,曾先后任盖世汽车、车聚网主编,对国内外汽车市场和品牌文化有多年观察与研究,擅长分析评论类文章。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