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长安举办合作伙伴大会,晒出去年耀眼的成绩单,宣布今年及未来的宏伟目标。董事长朱华荣在讲话中提到,长安将投入1500亿元、组建万人团队,进行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研发,奇瑞和吉利等自主品牌也有类似规划。
试想一下,如果每家车企都如此不惜血本,大家研发的东西又都差不多,岂非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如果谁先取得成果就分享出来,既节省成本又少走弯路,岂不美哉?别笑我天真,有人已经这么做了。
早在2014年,特斯拉就开放了二百多项专利,让当时还弱小的电动车产业受益匪浅,甚至有人说造就了中国新势力,这就把马斯克想得太伟大了。要知道,那些专利大都是电池管理相关技术,如果大家都用,那在充电等领域就得按特斯拉的标准来,从而赋予其更大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而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是不会分享的。
尽管如此,特斯拉的做法还是值得鼓励的,因为每项技术都有研发成本,都能让后来者发展更快。这就是马斯克开放专利的初衷,即加速电动车取代燃油车的进程。当然,这个进程最好由特斯拉主导。
如今,很多车企以所谓“全栈自研”为荣,不论做没做到都挂在嘴边,都这么干还要供应链干嘛?诚然,商场如战场,掌握核心技术、不被“卡脖子”无可厚非,但如此形成的技术壁垒会造成巨大内耗,从而拖慢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这种悲剧在燃油车时代反复上演,新能源也有重蹈覆辙之势。
这时就需要政府出面调控了,一方面鼓励市场充分竞争,同时也要确保竞争的良性循环,尽可能共享技术成果、减少“军备竞赛”造成的资源浪费。不妨从长安等三支“国家队”着手,为民企、私企做出表率,带动中国汽车工业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