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全国范围内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正式启动。众所周知,公共领域用车具有数量多、示范性强等特点,全面电动化意义重大。那么,此举为何对商用车更有益?哪些汽车企业将直接受益呢?
![](http://cjh2.autoimg.cn/chejiahaodfs/g24/M03/8D/EA/1000x0_q100_autohomecar__Chxky2PgXP6AQD78AAjOQOR1MKE535.png?x_image_process=text/5ZWG55So6L2m5YWs56S-/fontSize/13)
要回答这些问题,不妨先看看试点政策。从2023年至2025年,试点城市的公务用车、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邮政快递车、城市物流配送车、机场用车,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力争达到80%。
抛开部分特殊用车场景,80%的电动化比例已经非常高。而且,此次试点的城市非常丰富,既有经济发达、电动化基础较好的城市,也考虑了经济一般、条件普通的地区城市,有利于因地制宜地摸索出多样化的推广路径。
此举无疑有益于下一步在全国全面推广,将极大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假以时日,大街小巷穿行的绿牌出租车将随处可见,纯电动公交车、氢能源公交车的身影会越来越多,也将推动新能源商用车快速“进城”。
在乘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不仅在一线城市和限牌城市渗透率越来越高,在二三线及以下城市也快速普及。但是,新能源商用车却是另一番光景。
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销售33.8万辆,同比增长78.9%。尽管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增速喜人,比商用车市场整体3成的跌幅好很多,但渗透率仍相对较低,远低于乘用车市场的27.6%。
通过试点工作,推动公共领域用车实现电动化,不仅符合汽车市场发展趋势,还将促进商用车市场的新能源化进行显著加速。商用车公社认为,多个公共领域特别适合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如公务、公交、出租等公共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动力强、加速好,而且使用成本低,充换电也有保障,能够非常好契合公共用车的使用场景需求,并起到示范作用。
如环卫、快递、配送、机场等公共用车领域,新能源商用车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正愈发成熟。从“油改电”到原生纯电平台,从单一的动力技术路线到多动力技术路线齐头并进,新能源商用车未来可期。
商用车公社认为,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比亚迪、吉利、长安等乘用车企业会直接受益,远程、福田、东风、江淮等商用车企业也将迎来一波利好。
编后语
进入2023年,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非一路高歌、一片坦途,仍然充满了各种风险与挑战。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是一大利好,但也急不得,稳妥推进很有必要,还要打破更多的地方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