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电池瘦身大师

▷ 上海车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聚光灯下的主角当然是整车。但是整车背后的各类供应商不应被忽视,它们其实是汽车产业的支柱,是幕后英雄。

杜邦,便是其中一位。这家以火药起家的公司名,听起来像杜蕾斯与杰士邦的结合体,但它可大有来头,可以说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持久和显著的贡献。


成立于1802年的杜邦,至今已有221年历史,作为一家以科研为基础不懈创新的企业,杜邦在化工、新材料等众多领域享誉全球。其产品与解决方案在汽车行业也有大量的创新应用。

4月19日,人车志受邀参加了杜邦在上海车展上的新闻发布会与高层访谈,了解了这家百年老店带来的新一代电动化出行解决方案。 虽然它家的产品平时用户完全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为我们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驾护航。

譬如杜邦提供的一种可覆涂导热填缝胶(BETATECH™),能实现模组与冷却板之间的有效导热,在电芯到模组(CTM)电池包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在汽车充电和行驶期间使电池温度保持在25°C左右,从而降低热失控几率,保障最佳电池性能,并提高安全性。

而被称为BETAMATE™的一种结构胶,不仅可以提高电池包的耐用性、强度,并且能提升汽车的静谧性、耐冲撞性能,保障乘客安全。它还具有宽烘烤温度技术,主机厂可以借此技术节约大量能源、并实现电动汽车结构中重型金属结构的持久粘接。


在发布会上,杜邦胶粘剂与制动液、Tedlar®与Multibase™全球技术总监Andreas Lutz博士(上图)等还详细回答了媒体提问。我们挑了几个重要问题梳理如下。

Q:杜邦新材料的应用可以帮助新能源汽车提高续航里程吗?

A:从一个材料公司的角度,我们现在在帮电池厂商做减重,这个增加电动车续航很重要。像BETATECH™导热填缝胶,直接应用在电池包上,可以减少一些部件的使用,从而可以减重大概30公斤(注:这一云淡风轻的描述足够让轻量化工程师热泪盈眶)。

除电池包减重外,杜邦有一种名为凯夫拉的材料,经常被用到防弹衣里。它也可以用到汽车轮胎里,可以让轮胎减重大概10%。这同样可以增加汽车的续航里程。

Q:目前,无论是电池还是车身都有一体化制造的趋势,如比亚迪的CTB电池,特斯拉车身一体化铸造。请问杜邦这些材料,对一体化制造趋势,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和方案?

A:对电池CTB结构,我们其实已经有成熟的产品方案在应用。另外我们还正在开发一个特种胶粘接的方案。

对于电池来说,比较典型结构是:电芯→模组→电池包。在这个结构里面它其实是有一个电池包的框架,来保证整个电池包结构的完成性、安全性。

CTB其实是把这个框架给省掉了,相当于电芯直接堆放在一起。这样一来重量小了,空间也节省出来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电芯都在一起,导热怎么办,中间有摩擦也不行;没有框架,东倒西歪怎么办?

如果用胶来解决,那么对胶的要求就特别严苛。它既要能导热,薄薄一层还得起到原来支撑与包装作用。

关于一体铸造,这两年特别火,特别是特斯拉投入使用以后。表面看来,大铸件将大量减少连接件和胶的使用。但根据我们和很多主机厂的合作发现,其实大铸件对于胶的要求更高,而且对于胶的用量反而是增加的。

为什么对于胶的要求更高?因为大铸件在铸造过程当中,表面有很多的脱膜剂,我们必须调整和创新脱模剂的配方,才能够降低大铸件表面的清洗工作量,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另外,铝铸件很难简单地用械铆接,来实现与其他材质的不见,比如超高强度钢的连接接。我们必须要用胶来粘,因为两种材料的膨胀系数是不一样的。我们提倡使用一种高韧性的胶,而不是普通环氧类的胶,否则容易裂掉。

而且一般大铸件与小配件的连接方式,反而只能用胶粘。而不是原来普通的焊接或者是铆接这种工艺,所以说它的使用量反而是增加的。

Q:杜邦在汽车胶粘剂方面,在中国市场战略布局是怎么样的?张家港新工厂投产以后能否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A:张家港新工厂是2020年开始启动的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这个时间点刚好,因为我们很多新项目就正好落地。

首先,我们很看好中国市场,认为新能源汽车中国以后肯定是龙头,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会非常大,仅靠进口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本地化的速度和规模,所以我们从三年前就开始动手企划新工厂,这是全公司上下非常重视的一个很大的战略性项目。

除此,我们其实一直在积极投入研发,杜邦在上海张江的实验室也在扩大规模,招聘了很多非常顶尖的人才,也从大学研究生院招了很多的优秀应届生。可以说,杜邦在研发上也做足了准备,支持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腾飞。

今年建成的新工厂,在2024年、2025年应该可以满足中国甚至亚洲其他地区的需求,也可以帮助欧美客户解决一些过渡需求。 

公关小姐姐,我们更名为人车志啦 公关小姐姐,我们更名为人车志啦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744关注 | 157作品
+ 关注
汽车市场独立分析师,曾先后任盖世汽车、车聚网主编,对国内外汽车市场和品牌文化有多年观察与研究,擅长分析评论类文章。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