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时代的水土不服,已见“夕阳”的丰田汉兰达需自省

中国网汽车5月29日讯 (褚津笙)一款车如若能“加价销售”,大多因为稀有,比如雷克萨斯LM、奥迪RS7、奔驰G63等。但家用车能加价销售就真的需要产品实力了,曾经的丰田汉兰达就有这样的“实力”。

(老款广汽丰田汉兰达) (老款广汽丰田汉兰达)

倒退十年,能和丰田汉兰达同尺寸、同价位,且能达到相同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车型少之又少,丰田汉兰达凭借着“一台车用三代,你都走了它还在”的特点捕获了不少的用户。彼时的汉兰达月销量近1.5万台,稳坐神坛。但可惜,那都已是过往的曾经。

在新能源汽车吹响冲锋号角后,丰田汉兰达也逐渐在“赛场”中失意。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广汽丰田汉兰达在2022年的销量呈现波动性下滑,在11月达到销量谷底的4421辆。2023年一季度,广汽丰田汉兰达零售销量为1.36万辆,月均销量不足5000。刚刚过去的4月,广汽丰田汉兰达销量为4992辆,仅为其曾经巅峰时刻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现款广汽丰田汉兰达) (现款广汽丰田汉兰达)

中国网汽车在咨询了广汽丰田北京经销商后得知,在售的汉兰达车型不仅有一些现车,而且至少有2万元左右的现金优惠,过去“加装饰才卖车”的硬气已然不在了。

那么,广汽丰田汉兰达这个英勇战将为何会“败走麦城”?

配置“传统”,竞争力衰减

随着主流汽车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汽车产品单凭“皮实”二字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很难再站稳脚跟。消费者需要的是性能出众,配置丰富,智能化和豪华感均表现优秀的“六边形战士”。

对于配置而言,越来越多车型注重“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这两方面的用户体验,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所引领的一种“时尚”。比如理想的“冰箱、彩电”,蔚来的语音交互,以及特斯拉的辅助驾驶功能等等,都是各自产品竞争力的重要落脚点,但汉兰达在这两方面却是短板。其L2级辅助驾驶功能处于基础阶段,只有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并不能实现自动变道辅助、城市NOA、遥控泊车等功能;

此外,汉兰达的12.3英寸中控屏尺寸中规中矩,且车机系统的智能化和互联体验也表现平平。有些自主品牌车型都已实现四分区独立语音控制、“可见即可说”等功能。汉兰达目前的语音识别却只支持双区,且控制车辆的功能性和语意识别能力也比不过大多数新能源车型。像蔚来“NOMI”机器人一样能给车主更温馨有趣的互动体验,对于汉兰达来说更是无能为力。

更遗憾的是,有车主曾集体维权投诉汉兰达无法OTA、车机卡顿、黑屏,以及手机无法投屏等问题,可见汉兰达离“智能座舱”的概念还有多远。不过,日系车在智能化转型方面大多做的不尽如人意,这也不是广汽丰田一家的问题。

动力系统方面,汉兰达仍然只有2.0T燃油车型和2.5L油电混动车型在售卖,缺少纯电车型和插电混动车型,这无疑丢失了一部分需要上绿牌的用户。

在传统燃油车并不吃香的当下,买日系2.0T燃油车的用户并不占大多数,毕竟日系以节能和经济性为主,汉兰达的2.0T燃油发动机所实现的加速性能一般。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研究,可能用户更相信德系车,尤其是2.0T排量以上,毕竟AMG A45那台2.0T发动机原厂所能压榨出的421马力“骇人听闻”。

如果对空间要求不是格外严苛的话,其实奔驰GLB、奥迪Q5L,甚至是林肯航海家这些豪华品牌肯定更吸引用户,它们除了有豪华品牌的光环以外,高速行驶质感和做工方面也都会优于汉兰达。

此外,用户还有领克09、长安UNI-K等高性价比国产车型可以选择。它们不仅拥有不错的空间表现,2.0T发动机的性能更是不输汉兰达,还具备更有优势的配置。由此可见,广汽丰田不得不将重心放在2.5L油电混动的汉兰达上。

但如今,2.5L双擎汉兰达还有优势吗?

在新能源汽车逐渐增加市场渗透率的同时,不少用户换车时也更多关注插电混动、增程式、纯电动车型。如果主要用于城市代步,纯电车型的经济性和加速性能比较占优势。夏天在地库尽情享受空调带来的舒适体验,完全不用担心一氧化碳中毒和发动机的热气;

对于插电混动车型来说,用户所看重的是纯电模式下可以满足城市代步,同时长途行驶也能实现1000km以上的综合续航,这甚至比2.5L双擎汉兰达900km+的续航能力还要强。当然,像理想一样的增程式车型,也因为具备长续航能力和完善的配置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理想汽车月销量突破2.5万台,L7单一车型月销已过万台都是最好的佐证。

在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型还未成熟的阶段,有的消费者愿意放弃豪华车的品牌光环或自主品牌的高配置,而选择空间表现不错、燃油经济性不错的混动汉兰达。

可如今,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700km,甚至是1000km的续航,而插电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也不再是过去的50km+,超过100km纯电续航的大有人在。所以在插电混动车型的官方百公里油耗2L左右面前,百公里油耗6L左右的汉兰达已无优势可言。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去年插电混动车型销量达到142万台,同比增长160%,而汉兰达的销量却走下坡路的原因之一。

从网友的留言中也可以看到,汉兰达在智能化配置和舒适性方面的劣势,让用户转粉了理想L7等车型。自此,合资车在中国汽车市场已无法再靠“当年勇”卖车了。

用户集体投诉,口碑遭遇滑铁卢

丰田TNGA丰巢概念提出以后,丰田旗下很多产品有了新的特质。TNGA实际上并非简单的“架构”和“平台”的概念,而是一种生产制造的思维,是为了实现零部件和总成的共用,整合资源、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提升产品力。按照丰田的设想,TNGA概念下的产品应该比过去的性能和体验都提升一个档次。

可诞生于TNGA的全新汉兰达并没有将产品力做得更好,反而一些故障问题和售后服务的短板让车主们意见颇多。

在中国网汽车的投诉平台上,广汽丰田汉兰达从去年1月份至今的投诉量相比之前有明显增加,且2.0T燃油版车型和2.5L双擎车型均有车主投诉。


其中,投诉较多的问题包含“发动机噪音大”、“油门踏板震动明显”、“2.5L双擎车型机油增多、乳化明显”、“2.0T汽油车型烧机油严重”、“后视镜异响、车身异响”等。广汽丰田汉兰达用户遭受如此用车体验,严重影响到其产品口碑。

中国网汽车记者也到店试驾了2.5L双擎汉兰达,在急加速时其表现出的发动机噪音的确很明显,如果对NVH和驾驶感受要求比较高的用户,确实不太容易接受这样的舒适性体验。


此外,我们查询车质网投诉平台数据后也发现,广汽丰田汉兰达的投诉问题同样不少。除了以上问题外,还有“车技系统卡顿、无法OTA升级”、“转向机异响、卡顿”等故障问题。

其中,媒体也曾报道过广汽丰田汉兰达因为无法OTA升级和车机问题遭到用户集体投诉的事件。由此可见,以往可靠性出众的汉兰达在智能化转型的今天,不仅配置暴露出了短板,即便是用户口碑都遭遇了滑铁卢。

总结:

自第一代丰田汉兰达面世就实现了78万台的销量,它是当时北美市场最畅销的城市SUV之一。较大的空间、平顺的动力,以及很好的可靠性,为曾经的汉兰达奠定了良好的用户口碑。

可在新能源汽车挂上“超车挡”的今天,传统燃油车的动力、配置和燃油经济性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广汽丰田汉兰达就在“新四化”的挑战下,表现出了“水土不服”,以至于其销量明显下滑。

回想曾经的汉兰达,即便遭遇“爬坡门事件”、“机油乳化事件”等,都能依然保持着良好的销量和保值率,但这次的确遭遇新能源汽车的打击不小,现在销售终端的降价优惠也肯定会让汉兰达的保值率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30万元级别的SUV细分市场中,前有老对手大众途观L、林肯冒险家等增配插电混动车型;后有理想L7、领克09、问界M7、比亚迪唐等自主品牌车型的后来居上;更是有特斯拉Model Y、奥迪Q5 e-tron、大众ID.6 X、阿维塔11、蔚来ES6等纯电车型的强势干扰,广汽丰田汉兰达无疑正处于四面楚歌之境地。

造成如此现状,更多的原因出于汉兰达产品本身,要想找回曾经的光环,只能靠汉兰达的自省,从产品技术的更新迭代,顺应当下用户购车的新需求等重新出发才行。

已见“夕阳”的汉兰达虽然销量大打折扣,但也不应该自暴自弃、甘于落后。我们希望广汽丰田汉兰达尽快找到走出困境的良策,毕竟20多年抢占用户心智的努力不能白费。相信汽车行业不希望看到一名“优等生”变为“学渣”。而在百家争鸣的汽车市场环境中,多一款“好车”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是利大于弊的。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5万关注 | 3422作品
+ 关注
提供最全面最权威的汽车行业资讯,以及原创、深度报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