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不超1% 小米汽车能否挤得一席之地?

汽车硬件利润不超过1%......Are you OK?

都知道小米造车造了好几年,但是雷声大雨点小。用高情商的说法,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埋头造车。”当然,小米也是懂营销的,所以在“埋头造车”之余,小米也会时不时刷一下存在感。


这不,前不久就有传言称小米汽车的硬件整体利润率不超过1%,而未来将会依靠软件服务及生态体系来实现盈利。事实上,这波操作并不算什么新操作,而且不光只有汽车行业里有,之前在手机行业里就有不少这种玩家,关键是大多数下场并不算好。

软件盈利模式到底可不可行?

硬件不赚钱,靠软件赚钱,这种互联网打法其实曾经风靡一时。想必大家都知道乐视吧?虽然乐视不是最早的玩家,但一定是玩得最狠的。当时甚至是亏着本往外销售手机跟电视,但是后来又如何呢?而且,乐视也造车,只不过产品还没上市,业务就垮掉了。

但是,不靠硬件赚钱,而是靠软件业务或者互联网业务来创造收入也不是不行,小米其实就是靠这种玩法坚持到了最后。现在国内智能手机厂商一共没几家,小米就是其中之一,这说明小米对于这种玩法也是有自己一套心得。那么问题来了,来到了汽车这块能不能同样玩转呢?


事实上,一些造车新势力们早就将目光瞄准到硬件之外的盈利板块。当然,不是说都像小米一样将盈利利润压缩到极致,只靠软件跟系统服务。像蔚来对NAD、NOP+两套配置进行差别收费,而这点也类似于类似于特斯拉高阶辅助驾驶功能(FSD)以及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EAP)两个付费选装包。

在我们看来,这种软件盈利模式并不是不可行,但是要基于一定的用户数量,这就对销量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这也是蔚来跟特斯拉天差地别的重要原因。而小米汽车能否在销量上获取优势,这就不好说了,虽然小米手机成功了,但是小米汽车所面临的环境确实不一样,乐视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为什么说小米汽车成功很难?

从目前来看,小米汽车想要成功,其实困难还是蛮多的。为什么这么讲?在我们看来,这就跟市场消费者有着很大关联。就以比亚迪为例,为什么很多人买新能源就买比亚迪,在我们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比亚迪的技术不光先进,而且宣传得早。大家都知道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安全性好,但其实不管是长城、吉利,还是长安、广汽,难道就没有类似的技术吗?肯定不是,但是比亚迪强在了先入为主。所以一提到电池安全,老百姓自然先想到的就是比亚迪,而买车不也是图个安全吗?


再者,比亚迪宣布放弃燃油车也比较早。放弃掉燃油车对于比亚迪其实并没有太大损失,因为本身比亚迪的燃油车业务也不是很出色,尤其是对比长安、吉利、长城来说,这三家的燃油车业务可是国产车中的中流砥柱,所以自然无法像比亚迪这么洒脱。而主动宣称放弃燃油车业务,给消费者的感觉就是,全聚焦新能源产品自然就更专业。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了,比亚迪的销量摆在大家面前。虽然老百姓不懂车的居多,但是按销量买的也大有人在,你越是销量高,买的人就越多,这点可以参考当年的日系车。那么,大家觉得小米做得到这几点吗?显然不可能。所以,小米只有靠性价比来拼,但问题是如果你30万的车能卖到15万,我们相信成为爆款应该不是问题,但问题是,大家觉得小米做得到吗?肯定也不可能。

小米汽车会找大量数码媒体宣传吗?

关于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得不说,自从一些造车新势力开创了邀请数码自媒体参加发布会之后,一些车企就尝到了甜头,为什么这么讲?还不是因为相比汽车自媒体,数码自媒体更“便宜”,而且不专业,说啥他们就听啥,听话得很。但是,这些数码自媒体也不是毫无用处,毕竟现在车机智能化这块,他们也算是比较拿手的,毕竟这点也是汽车跟手机唯一相连的地方。但是要说在汽车专业性上,这些所谓的数码自媒体,基本就是听金主BB们说啥就是啥。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翻车的案例也不是没有过。像是早先领克发布LYNK OS N灵犀操作系统那会,就特意找来了“李大锤”作代言。可能领克官方是想以跨圈的优势来体现自己,但由于某些执行部门的能力低下,结果却搞成了翻车现场。就在领克官微公布消息之后,其微博直接被网友喷成了“评论审核”精选的状态,几百条微博内容,愣是不敢放出来让大家看一看。而要知道,有着“退货锤”雅号的“李大锤同学”,曾经就因为代言ROG玩家国度的产品,也是被网友骂的让官方不得不删除微博。


所以说,领克相关执行部门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水平,大家自己评判吧。而我们想对小米汽车相关部门的同学们说一句话,“学什么都好,千万不要学反面教材!”如果小米汽车前期不知道怎么找专业媒体,那我们可以建议小米汽车从一些专业网站的排名榜单中来挑选媒体名单,起码这份榜单里的汽车自媒体要比多数数码自媒体专业得多。

写在最后

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就跟当初“大乱斗”时期的智能手机行业一样,正处于竞争激烈的淘汰期。而在经过洗牌之后,能存活下来的车企恐怕也不会太多。而小米汽车上市后所面临的竞争态势,只会愈加激烈。虽然小米汽车一直在强调无人驾驶还有性价比优势,但在我们看来,这些优势还不如智能化、系统交互以及销售渠道这些实在。毕竟你看现在重点宣传无人驾驶好的车企,有几家销量高的呢?当然,即使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仍然认为小米汽车还是有机会的,毕竟现在某些新势力只是昙花一现,早晚得退位让贤,大家觉得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437关注 | 831作品
+ 关注
车314旗下,以第一时间报道最新的汽车资讯为主旨!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