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汽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品牌宣布,调整纯电动车型 LYRIQ锐歌的价格与权益,全系产品价格下调6万元,起售价由原来的43.97万元下调至37.97万元。此外,名爵MG MULAN、特斯拉Model S/X、途昂、一汽大众ID家族、长安欧尚等等众多汽车在近日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降价促销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6日举行的中国汽车论坛上,特斯拉、比亚迪、上汽、一汽和蔚小理等等16家国内主流车企,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降价。但仅仅过了2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删除《承诺书》涉及价格的表述,强调各车企要遵守《反垄断法》,自主定价,公平竞争。
对于各家车企的价格之战,我们应该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去看,恶性的价格战对车企而言,无疑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是适当的降价则有利于加速汽车市场发展,淘汰一部分低效车企。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各家车企选择降价的主要原因以及价格战给汽车市场创造了怎样的有利局面和影响?
首先燃油车降价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库存和尾气标准转换带来的压力,燃油车的降价幅度主要集中在一季度,湖北省政府联合东方雪铁龙和其他东风系车企率先开启了燃油车的降价浪潮,部分滞销车型的降幅甚至达到了40%左右。在短短的时间内,全国各地众多车企纷纷加入降价和补贴大潮,究其根源,就在于这些品牌的汽车库存较高,以及车辆尾气排放标准从国六a向国六b的升级转换,给了燃油车降价清库存的压力。不仅汽车经销商的库存在累积,汽车厂商的库存也在一路向上增长。今年一季度,汽车厂商的库存水平从一月的72万辆增长至三月的83.8万辆,汽车经销商和汽车厂商的总体库存一度高达361万辆。高库存无疑成为了压垮汽车价格的最重要因素。
而新能源汽车降价则主要是由于锂价的下滑和特斯拉降价效应。新能源汽车降价原因与燃油车不同,一方面,占成本大头的碳酸锂价格大幅回调,新能源汽车成本大减;另一方面,作为新能源汽车风向标的特斯拉年初大降价,导致一众竞争对手迫不得已降价跟随。以目前较为主流的55度电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来计算,1GWh动力电池可以满足1.67万辆新能源汽车,折合到碳酸锂来看,则1GWh动力电池需要670吨碳酸锂,今年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下跌了超40万元,新能源汽车单车成本下降了1.6万元,这也给了新能源汽车降价的底气。而特斯拉作为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巨头,它的一举一动无疑牵动着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心弦。
那么价格战到底给整个汽车产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价格战本身其实是市场进行自我调节,以及竞争对手互相之间的一种博弈,不仅仅是在汽车行业,像家电行业的美的和格力,外卖行业的美团和饿了么等都进行过价格战。经得起考验的市场本就不该畏惧合理竞争。从特斯拉进入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五年效果来看,直接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同时,也让竞争对手们在技术、产品和配置方面迫于压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种竞争也带来另一种好处,在中国卷出优势的中国车企纷纷在出口上取得进展。比亚迪、上汽和造车新势力们纷纷将重心开始向东南亚和欧洲转移,期待能在海外市场也分得一杯羹。全球海外市场的竞争相较国内显然将更为残酷,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如果想在国际上取得成绩,充分的竞争十分必要,保护主义和价格补助不会带来长远意义。
市场的最终还要交给市场。由此可见,面对价格战挑战,车企们需要做的是将自身成本有效降低,能够从容迎战。不能降本,就会成为被市场淘汰。
总而言之,车企进行价格战的目的在于提升销量,增强竞争力的手段。合理的价格战能够让利给消费者,淘汰本就竞争力不强的厂商。相信经过国内残酷汽车市场竞争中历练出来的车企,也将会在未来的海外汽车市场上继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