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品牌入股小鹏,传统车企电动化换玩法了

昨日,大众汽车品牌宣布,与小鹏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奥迪宣布将与上汽集团共同开发电车。在这之前,有消息称奥迪将购买上汽智己的电动车平台,以加快其电气化转型,从而摆脱落后局面。看来,无论是大众品牌,还是奥迪品牌都急了,也说明国内车企的汽车电气化成果显著。

如果不是官方消息,很难相信大型跨国车企要购买中国车企的技术,要知道此前德国车企可是被膜拜的对象,无论发动机、变速器技术,还是底盘调校底蕴都遥遥领先。

进入电气化时代,包括奥迪在内的传统车企,在汽车电气化进程中都属于后知后觉,导致目前羸弱的局面。其实也很好理解,谁也不会放着巨大的燃油车红利,去大规模搞前景不明朗的电气化,特别是处于第一梯队的传统车企,这也是商业逻辑使然。

结果,光脚不拍穿鞋的,国内众多车企和资本开始造新能源汽车,避开燃油车这个无法突围的领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政策扶持,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这其中,比亚迪最为火爆,年销量从70多万辆飞升到了180多万辆,没错用飞升这个词挺恰当的,太猛了。

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火爆,验证了汽车电气化这条路是对的,起码电池和电机的加入让汽车有更多可能。如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理想,横向移动的比亚迪。

可以预见,一定时期内新能源车市占率将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会跑上马路,也意味着有更多大号充电宝高速流动,大的可能超过100千瓦时,小一点的也要20、30千瓦时,而且都还是很活跃的锂电池。

7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强调,要坚决遏制新能源车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这两个部门表示将要修订、完善相关标准。之所以两个部门会这个时间点强调新能源车安全,是新能源车自燃或是撞击后燃烧事件依然比较多,挺可怕的一件事。

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动力电池,活跃的锂离子一方面保证电池有较高能量密度,另一方面又容易发热、失控、燃烧,而目前没有更好的替代材料。新能源车越多意味着安全隐患越大。

这些年,国内新能源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属于蒙眼狂奔的状态,包括电池安全等方面还有很多短板。当然也可以理解,初始阶段有太多的未知,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而且任何一项新技术都需要一定量的积累才能成熟,电池安全同样如此。

前些天,丰田宣布其固态电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充电10分钟,续航1200公里”,并将于2027年投入使用。和锂离子电池相比,固态电池不但能量密度高,而且安全性方面也要领先很多。所以说,电池安全需要从技术角度解决,给电池装再厚的壳也不如技术革新效果好。

大众与奥迪的新动作,标志着传统车企开始发力了,后面竞争会愈发激烈,谁能笑到还未可知,一般来说是技术说了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737关注 | 190作品
+ 关注
好开的车,好看的景儿和有趣的人和事儿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