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软件加持后,大众电车值得期待

7月26日晚,大众中国官宣了大众汽车品牌和小鹏签了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造车,前期主打中型电车。

对于这则消息,相信除了双方核心人员之外,外界谁也不曾预料到。之前奥迪要购买上汽智己平台造电车消息倒是漫天飞,而大众汽车品牌(以下简称大众)与小鹏之间的合作反而没有一点风声,非常意外。不过,对于小鹏股民来说是天上掉了一个大馅饼,股价蹭蹭地往上涨。

大众为什么选择小鹏?小鹏为什么要和大众合作?无外乎以下几点:


#1 转 型

大众电气化转型很吃力,几乎没有什么成果,面对中国这个最大的汽车市场,如果再不加快转型,市场份额会继续萎缩,钱自然挣得越来越少,所以说中国市场不容有失。选择小鹏这样一家企业合作,可以快速补齐短板,时间紧任务重,花点钱也合算。


#2 软 件 短 板

大众优势在机械制造,包括发动机、变速器这这块,但软件技术方面比较弱,特别是人机交互这块差得有点远。大众不是没能力进行软件开发,而是市场环境不同导致未引起足够重视,欧洲用户对车辆智能化需求不是很强烈,大众意识到软件重要性慢了些年。

和成熟的汽车市场相比,中国汽车消费观念比较激进,对电子技术需求异常强烈,过重的从众心理又加剧了智能化需求。如果一款新车中控屏不够大、不够多,车机搭载的软件不包罗万象、没有达到L2级自动驾驶,会被定义没什么亮点。本土企业对国内市场需求了解比较深,而且均以智能化为突破口,多年积累后有了一定成果。


#3 小 鹏 的 “ 救 命 稻 草 ”

小鹏近两年势微,从此前造车新势力头部三强滑落到生死边缘,急需一针强心剂破局。按理来说,这个强心剂应该是一个爆款车型,比如刚刚上市的G6,但大众找上门来了,效果比G6要好上很多,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大众真金白银花7亿美元购买股份,典型的雪中送炭。


#4 互 为 因 果

有大众加持,小鹏销量短期肯定要涨一轮了,“人家大众都看上我了,说明我小鹏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远期看,和大众一起造车,起码不用担心生存问题了;短期更是如此,如果小鹏下线,大众需要的软件就没了着落,所以大众会扶着小鹏走下去。


合作共赢形容此次合作非常恰当,接下来就看双方融合进程了。相比于小鹏,其实大家更关注小鹏加入后,大众的电车会是什么样,毕竟这是家全球头部造车企业,中国市场年销最高超过400万辆,2022年销量也有200多万辆,一举一动影响深远。

从双方框架协议看,短期内小鹏的软件技术对大众支撑不多,成果要到后年才能见到,而且小鹏对合作范围肯定有约定,所以对现有产品应该没什么加持。

当然,小鹏只是大众的选项之一,还会有不同类型的合作或计划。

大众转变思路这点非常值得肯定,所以说大众在电气化方向上会跑的很远,实力不容小觑。

其实,小鹏只是打响了第一炮,接下来,蔚来、埃安等也许都有选择与被选择的机会。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737关注 | 190作品
+ 关注
好开的车,好看的景儿和有趣的人和事儿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