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中国品牌大腿就万事大吉?海外品牌或许打错了算盘

得益于新能源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国品牌目前掌握了新能源市场的绝对话语权,其中比亚迪的表现惊艳众人,市场地位难以被撼动。曾在燃油车时代处于强势地位的海外品牌难以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转变,在新能源车时代逐渐沦为弱势群体,无法与中国品牌展开强有力竞争。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上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合资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甚至不如很多造车新势力。

其实,海外品牌目前交出的新能源成绩,已经是加大新能源产品投入后的结果,并不是消极对待的表现。造成低迷市场表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品牌新能源车型的产品力不够强,无法与同级的国产新能源车竞争。具体来看,海外品牌新能源车的智能化水平、续航表现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迅速提升产品力?海外品牌想到的便捷方法就是与中国品牌合作。

拥抱中国新能源技术就能高枕无忧?

2023年7月,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共同对外宣布,双方就战略技术合作签订框架协议。目前已知,双方将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和小鹏的G9车型平台、高阶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值得一提的是,两款B级电动汽车预计会在2026年开始投产,它们将会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并搭载大众车标。

其实,大众在与小鹏达成合作之前,就已经在中国市场投放了不少新能源车型,比如ID.3、ID.4 X、ID.6 CROZZ等。可由于实力强劲的对手众多,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新能源销量难以超越诸多中国品牌,完全没了燃油车时代的强势与瞩目。所以,大众集团找到了小鹏汽车,想通过技术引进,提升自家新能源车型的竞争力。不过,与中国品牌携手,不代表从此高枕无忧。

一汽丰田旗下的纯电中型轿车bZ3,它搭载了弗迪动力提供的驱动电机和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还未上市就拥有很高的关注度。不过,在比亚迪技术和高关注度的双重支持下,bZ3的月度销量依旧没有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程度,市场表现只能算一般。可见,中国新能源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哪怕它来自比亚迪这一新能源霸主。

但是,腾势的表现又告诉我们,让中国品牌拥有更多话语权,或许能成功。在持股比例提升到90%之后,比亚迪向腾势品牌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和技术,助其实现了销量暴涨。如今的腾势,在中高端MPV领域已经不虚别克和传祺,成为了霸主之一。腾势的现状应该是多数海外品牌都想要的,可谁又愿意让中国品牌掌握绝对话语权呢。

自研才是最终出路?

哪怕海外品牌愿意让中国品牌掌握绝对话语权,最终结果估计也不会太好。如果海外品牌新能源车的车机系统、智能驾驶、三电系统等全由中国品牌提供,那消费者为何不直接购买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或许后者还更便宜。当然,BBA等豪华品牌可以是例外,毕竟在新能源技术没差距的情况下,愿意为品牌买单的消费者还是有的。

总的来说,与中国品牌合作,海外品牌很难有出头之日,这点可以参考燃油车时代的合资换技术。哪怕到现在,国内消费者购买燃油车,很多还是首选合资车,而不是国产车。那在新能源车时代,海外品牌依靠中国新能源技术击败强势中国品牌的几率又有多高呢?所以,自研才是海外品牌最该走的新能源道路,与中国品牌合作或只能解一时之渴。

燃油车时代,中国品牌处于弱势,最后通过市场换技术,才换来了快速发展。如今汽车市场进入新能源时代,中国品牌反而成为了强势的一边,压得海外品牌喘不过气来。海外品牌通过与中国品牌合作,以求改变萎靡的现状,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中国品牌的“市场换技术”。当然,海外品牌最终应该会走自研道路,否则就会一直受制于人,不符合海外品牌的作风。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9万关注 | 2.3万作品
+ 关注
汽车新媒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