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楠尽|五千字笔记:尹同跃飙英语,奇瑞求新“不客气”



本周,我去了趟芜湖,因为一件大事,那就是奇瑞的技术日。



众所周知,这两年奇瑞的势头正猛,势如破竹,而技术日是它的年度重磅时刻。



在达成了史上最好成绩单,全盛时期的奇瑞如何加速新能源转型?是我这次最大的疑问。



而在芜湖短短的24小时之内,我全程听了奇瑞灵魂人物——尹同跃的演讲,并同奇瑞的多位高管——李学用和高新华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他们的直抒胸臆,坦诚分享,让我对于奇瑞的转型布局和转型方法论有了逐渐清晰的轮廓。



经过几天的沉淀之后,我将整理的完整笔记分享给大家,期望大家对于奇瑞的转型真相有更多维度的思考与认知。



尹同跃:赶个晚集的奇瑞不再客气了!



在当下前所未有的内卷竞争态势下,奇瑞是为数不多的增势迅猛的头部自主品牌,这自然令外界对其刮目相看。



在奇瑞的数十年发展历史中,它有着一位当之无愧的创始人,那就是车圈的老黄牛——尹同跃。



放眼中国的汽车圈,能这么多年如一日地在一家自主国企里拼搏至今的实属罕见,用呕心沥血形容尹同跃对于奇瑞的贡献一点不为过。而奇瑞同样也深深烙印下了尹同跃自己理科生的DNA。



埋头肯干、认真踏实,同时骨子里有着与生俱来的中国汽车人的傲气和对自主事业的执着,在文化气质上,尹同跃和奇瑞已经混为一体。



而作为奇瑞的家长,奇瑞的第一责任人,他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的是,在当下百年一遇的汽车产业的转型大时代,奇瑞究竟如何入局新能源?奇瑞还来得及吗?



对于奇瑞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差的时代。



最好的时代是,奇瑞在燃油车领域,实现了强劲的复苏反弹。这两年,奇瑞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国庆假期的第一个工作日,奇瑞控股集团便发布了9月份的销量成绩单。数据显示,9月份销售汽车190080辆,同比增长30.7%,单月销量首次突破19万辆;1月-9月,累计销量为125.32万辆,同比增长40.2%,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销量。



作为曾经的自主品牌一哥,奇瑞有太多年沉寂了,许久没有取得过如此酣畅淋漓的高分成绩了。无疑,这是属于奇瑞的最好的时代。



最好的时代还指的是,作为自主品牌的优秀生,奇瑞在全球市场上的一骑绝尘。



连续20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让奇瑞在国际市场上收获了鲜花与掌声。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在这次技术日的大会上,坐满了很多外国的媒体与用户,他们操着不同国家的语言,谈论对于奇瑞的好感,十二年的厚积薄发,让奇瑞在海外市场上硕果累累。



尹同跃在技术日第二天的骑行活动上,发言时更是全程飙了英语,很多媒体同行都表示,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听过尹总说英语。



“The future Chery is not only the Chery of China, but also the Chery of the world. ”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显然,尹同跃深知,一个新奇瑞需要全球市场,一个新奇瑞需要开放的心态,一个新奇瑞需要的是全球视野和格局的领航者。



与此同时,对奇瑞而言,这也是极具风险的转折期,风大浪急,道阻且长。



在燃油车已经坐视众山小的尹同跃有着深深的遗憾和不甘。那就是,奇瑞在新能源上起跑并不晚,却表现乏力,特别是在燃油车大踏步前行的前提下,让新能源更显得相形见绌。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奇瑞汽车的新能源车型零售销量仅有1.61万辆,同比下跌67.8%;上半年奇瑞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型的累计零售销量为4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下滑了66%。



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火爆N多年之后,奇瑞的新能源板块所处的弱势确实是不能令外界满意,更让心中有着冠军情节的尹同跃完全不能接受的。



尹同跃在这次公开演讲中,就言辞犀利地对新能源板块进行了“自我批评”。



“在新能源方面,奇瑞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尹同跃直面当下奇瑞在新能源领域掉队的现实,一阵见血地点名奇瑞人要“知耻而后勇”。



并且当众立下了军令状,即最迟明年,奇瑞在新能源领域上要进入到头部位置。



“明年,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在新能源的行业排名上就不会像今年这么客气了!我们一定会进入全国头部位置。”



而且他还特别指出,奇瑞在新能源上的反补,不靠涸泽而渔的价格战,不靠亏损换销量。



对于造车这件事,从来不服气的尹同跃,自然咽不下新能源掉队这口气。



坐在台下的我看来,这次2023年的奇瑞技术日,是一个奇瑞全力入局新能源的拐点时刻,是新旧奇瑞的转折点。对于新能源的下半场战局,从中局进入的尹同跃和奇瑞不想一直输下去!



新能源,奇瑞不再等了,新能源,奇瑞来了,新能源,奇瑞想赢!



李学用的flag:明年新能源增速全行业第一



燃油车卖得再好,电车如果迟迟没有发力,奇瑞仍然命悬一线。这是尹同跃和奇瑞上下的共识。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一鼓作气杀入新能源的头部阵营?这个灵魂拷问要交给奇瑞的营销战士们来回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作为曾经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一哥,奇瑞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力并不算晚,旗下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距今已经有13年。



而凭借着奇瑞上下三军的众志成城,奇瑞当下正处于提速前行的黄金期。



2022年奇瑞集团累计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实现了123.27万辆的累计销量、28%的同比增长率,其在自主品牌销量排名中仅次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位居第三位。



而2023年,奇瑞汽车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不仅第三季度销量实现了“三连跳”,而且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已超越了去年全年累计销量。官方数据显示,奇瑞集团1-9月份累计销量高达125.3万辆,同比增长40.2%。同时,奇瑞集团7、8、9三个月单月销量还实现了从15万+到17万+再到19万+的“三级跳”。



全新的竞争逻辑,全新的用户群体,让在燃油车势如破竹的奇瑞营销将士们需要重新出发,躬身入局。



担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的李学用深知其中的困难和风险,要想在Q4实现混动和纯电销量上的突破,压力确实很大,但是他和团队信心很足。



奇瑞一向是说到做到,先说后做。而李学用信心来自于与下饺子般的全新产品。



奇瑞集团预计在2023年第4季度发布5款超能混动3.0和4款E0X高端电动产品,规划2年内拓展至24款超能混动3.0和15款E0X高端电动新品,其中奇瑞风云A8、风云T9、星纪元ES、星途瑶光C-DM、捷途旅行者C-DM、iCAR 03等全新新能源车型陆续推出。



在新能源的战场上,如雨后春笋般的新产品矩阵巍巍壮观,气势宏大。



“立个FLAG,就是明年奇瑞在新能源增速上要做到全行业第一!”奇瑞的营销团队已经整装待发,奇瑞四大品牌矩阵的新能源航母舰队即将启航杀入新能源的血战之中。



兵贵神速,以快打慢,是奇瑞这支铁军的制胜密匙。



即将入局新能源的奇瑞,在营销上有何心法呢?李学用给了我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破圈。过去两年,奇瑞在燃油车领域节节取胜的最大就是破圈,营销上的破圈打开了营销的气象,收获了全新的客户。



其中,李学用操盘的捷途就是明显的例子。而面对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李学用也期望能全方位复刻捷途经验。



没有流量,谈何销量?



李学用的流量思维背后是打破圈层,直接链接用户的基本逻辑。



“对奇瑞营销体系来说,有几个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要迎接直面客户、与用户直连的数字营销打法,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的所有员工都会通过社交平台与用户互动,并且有相应的KPI,不断优化我们的工作。造车新势力一直在讲用户直连和用户运营,其实奇瑞捷途很早就采取了这种工作方式。第二是加强与研发团队的沟通,确保产品更加贴近用户和市场的需求。第三是内部人才年轻化,过去我们大区管理者的平均年龄是37岁,最近我们调整完之后降到了34岁。”



营销局面的打开,是营销体系力的重塑。



第二个关键词是协作。奇瑞的这次新能源的总攻是一场全局的战役,是一场全品牌矩阵参与的决战,这意味着四大品牌要互为掎角之势,全线出击。



奇瑞的四大品牌各有特点,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李学用为我庖丁解牛了四大品牌的定位逻辑。



“奇瑞品牌定位务实顾家超值家用,可以理解为中国的丰田。星途是奇瑞向上的高端品牌,定位是雷克萨斯和奥迪。捷途的定位是越野,ICAR就是纯电品牌。”



和尚去买菜,肯定不会去肉铺。



奇瑞四大品牌矩阵背后,是用户需求的洞察和用户群体差异化使然。



“如果用四个词来形容,奇瑞品牌就是值,捷途就是野,ICAR就是潮,星途是享。”



李学用强调,在新能源转型之后,奇瑞品牌矩阵需要提供给用户全新的渠道、全新的品牌序列、全新的体验和全新的产品。要焕然一新和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个关键词是学习。虽然当下奇瑞在燃油车销量上已经异军突起,但事到盛世需谨慎,骄兵必败,对于竞争有着敬畏之心的李学用,依旧对竞争对手保持着足够的尊重。



他表示,“我们董事长经常讲,向丰田、大众这样的老牌车企学习一百年不为过!因为他们在精益生产,体系能力,质量能力上值得我们学习。”



奇瑞需要及时回应趋势,及时相应用户诉求,在产品定义、营销打法上求变求新。



在他看来,新营销的本质在于不仅做好产品,还要做好传播,更要做好用户运营。产品、传播和运营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对于奇瑞新能源发展的未来,他认为,秉持着长期主义的精神,稳健发展。



他认为,长期的质量健康发展比短期的急功近利的销量主义更重要。



“企业的发展要从四大维度来评估,一个是数量,就是销量和市场规模。第二维度是质量,质量比销量更重要!第三个维度是长期主义,长期主义才是代表未来。第四个经营的社会价值,企业经营没有没让合作伙伴共赢,有没有让它的用户共鸣共情。”李学用如是表示。



高新华:千亿投入筑底技术新基



新旧奇瑞的切换,表面上是营销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背后则是技术中台的重塑与蜕变,是攻城狮们的日夜兼程。



作为技术男尹同跃一手打造的奇瑞,技术对于奇瑞进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尹同跃在发言中也表示,“奇瑞要持续学习苹果、华为、宁德时代等优秀企业,始终努力攻克世界前沿技术,勇于追求遥遥领先的技术;要从过去以产品开发为重点,转变为以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为重点,把技术创新摆在产品开发的前面,大胆追求颠覆式创新、融合式创新。当前,我们和全球同行一起进入了汽车技术的“无人区”,既需要“急功近利”的成果,也需要长期主义,要加大投入一些基础科学领域,长期不图回报;既需要捅破天、穿透地、1万米“深度”的原始创新;也需要开放协作、有“宽度”的跨界融合创新。”



老尹还特别提到了三大技术创新突围的新方向。一是在技术创新上,不仅要重视产品开发技术,更要重视管理技术,要坚持流程创新优先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二是在产品创新上,做少做精产品线,争取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三是在生态创新上,要加快走向全价值链,打造经济新生态。



他还全景式地讲透了技术、品牌和质量的三者关系。“品牌始终是公司的最高目标,也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品牌的基础是品质,我们必须坚持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把奇瑞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做成最好。我们要靠持续进阶的技术创新,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那么,尹总立下的进入新能源头部阵营的重任,除了营销前线的李学用之外,也自然会落在技术中台的当家人高新华身上。



身为奇瑞的第一位博士,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也是奇瑞的老人,老将附骥,打造世界级的技术中台,打造世界级的技术创新,是摆在高新华面前的大考题。



"绝不靠亏损来换取销量"意味着需要靠技术突破突围,要靠技术创新打开局面。高新华身上的担子之重,不言而喻。



今年下半年以来,奇瑞大动作频频,从i-CAR、星纪元品牌的发布,到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的发布,再到风云系列的复活、奇瑞舒享家的上市,这一系列的操作,这背后其实是技术平台重塑的初见成效。



“依托技术奇瑞的底色,“瑶光2025”战略下的“安全、能耗、空间、智舱、智驾”5大世界级技术优势,引领奇瑞全产品阵营不断向上进阶,重新构建“新汽车”定义。”高新华博士表示。



“奇瑞人始终勤奋执着,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技术,老老实实做产品。奇瑞只能吃技术饭,只能吃质量饭,未来我们要吃品牌饭、生态饭,要靠为用户不断创新价值来吃饭。”在科技DAY上,尹同跃反复强调技术的重要性。



而老实人高博士就是率领着一群老实人在无人区探索。



经过一年的开拓和探索,新能源和智能化正成为奇瑞新的技术高地。奇瑞在5大技术领域全面技术进阶,以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银河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包含平台架构、芯片、高效混动发动机、氢能、电驱、电池、智能交互、无人驾驶、智云平台等19大核心技术升级,构建起面向新时代用户需求的技术价值创新链。



今年的科技日上,奇瑞首次发布了S²ma-可扩展智能火星架构,升级了全线控底盘、CTC电池、智能分布式驱动和可插拔EEA6.0架构,基于S²ma打造的车型将支持原地掉头、横行、斜行行驶、可换装车身等功能。鲲鹏动力的DHE 6.0混动专用发动机、DHT 4.0智混变速箱、E-Fuels/发动机、智能矢量双电机等实现了驱动技术的全面进化。



另外根据媒体披露,奇瑞瑶光实验室已建和建设中140+个,策划中160+,并形成“强品牌+大中台+精后台”的全球研发体系进阶。未来5年,奇瑞研发投入将达到1000+亿、研发人员达到25000+人,其中软件人才50%+,瑶光实验室300+。



显然,一向以技术为生命的奇瑞,在面向新阶段的转型,依旧要靠技术安身立命,要将技术作为照射前路的“瑶光”。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7万关注 | 1万作品
+ 关注
二十年汽车知识每天更新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