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舒适和驾驶 试驾2024款飞凡R7纯电轿跑SUV



说到飞凡品牌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上汽集团旗下的一个品牌,以“巴赫座舱”、“抗晕车系统”、“高性价比”、“可换电”等诸多特点被人熟知,已推出F7纯电轿车,和R7纯电轿跑SUV这两种车型。如今R7上市已一年多,到了升级新年款车型的时候了。那么2024款的 飞凡R7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就让我一一为您道来。



一款车型的年度新款,尤其是刚上市一年多的新车型,外观、内饰几乎都不会有多大的变化,飞凡R7如是一样。毕竟一辆车冲压模具的钱老贵了,一年一大变那是败家。但是在一些细节和配置上做合理化调整,还是完全可以的。毕竟新车上了一年,收到众多车主的意见与反馈,增加呼声最高的、调整意见最大的、删掉评价最差的才是明智之举。



外观方面没做什么改变,最大的动作是把之前给轿车F7新增的生椰拿铁”配色也给了R7,同时还保留了之前就有的琥珀灰、云舒白,内饰曜夜黑、暮云棕、尊雅白等颜色。



整体的外观各位朋友看照片即可,我选出三个外观方面最大的亮点来介绍一下好了。


第一点是海豚背脊般的溜背造型,是“以线带面”的设计思路,通过像海豚跃出水面后,那拱起的后背般既充满力量感,同时又拥有流线型的车身溜背造型,让视觉效果强势拉满。



从侧面或斜后方向看车身,具有宽车肩、车头下压、尾部后拽的感觉,赋予车身前冲姿态。这样的设计,让飞凡R7拥有0.238Cd的风阻表现。



第二点是宽肩设计形似超跑,常见的超级跑车大多采用宽肩设计,而目前纯电动车同质化的造型大多只是在侧面做几个简单的造型,更多考虑底盘被电池占用后的车内净高问题。



最后就是前、后各一个的贯穿式灯带了,前面叫飞翼式贯穿DRL日行灯,而后面的则叫做掠翼式贯穿LED尾灯。采用高品质的等待,以及激光焊接技术,似的灯带能进一步提升车辆的视觉质感,打破现在千篇一律的“电车脸”。



说完了外观,我们来看看内饰吧。


内饰最大的变化我认为是“一换一减”。首先是“一换”,之前那个看着玄幻,但操作起来学习成本不低的方向盘,如今换成了一看就懂、一摸就会的万向滚轮式,造型也变成了规规矩矩的三幅式。



而“一减”则是之前在中岛扶手箱的那个Touch bar触控台,虽然想法很好但操作比较麻烦,无法做到盲操且角度刁钻,因此这次2024款R7就把“一键座椅放倒、360度全景影像、驾驶模式切换等常用功能”从这里挪进了车机大屏,通过大屏里的系统菜单进行控制。



由于车身尺寸没变,长、宽、高仍然是4900/1925/1655mm,轴距2950mm,所以R7拥有同级车中并不多见的大空间。同时,动力电池采用了上汽的魔方电池,行业首创的双层躺式电芯布局,超薄电池包最低厚度仅11cm,基本破解了传统动力电池太厚,挤占乘员舱内垂直空间的弊病。


再加上四曲面穹顶设计的1.855平米超大全景天幕,有效拓展座舱内的垂直空间;前排座椅调至最低后,可获得1064mm的垂直空间;后排乘员头部空间也达到1020mm,即使是身高190cm乘客也毫压迫感。



剩下的改变也都是细节之处了,比如空调出风口从电调改为手动调节。



至于飞凡R7内饰方面引以为傲的“3+1 RISING MAX巨幕”被“毫不动摇”地保留下来。它是由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15.05英寸的中控屏+12.3英寸的副驾娱乐屏+华为AR-HUD组成,形成R7内饰最吸睛的部分。



不同于以往燃油车几乎单纯由硬件所主导,如今纯电动车的软件和硬件一样,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同样的硬件基础上赋能不同的软件系统,车辆的表现会迥然不同,这次2024款飞凡R7的最大变化也恰恰在于此。



这次飞凡R7的动态研发使用了基于航空三轴技术理念,而自研的“飞凡湾域动态系统”。在决定底盘与动力调试风格的时候,新款R7充分考虑纯电车区别于传统燃油车,在结构上的不同特性、大功率后驱、以及中大型尺寸SUV等独有属性,将传统分开的“三电域”与“车身域”彻底打通。


以往的纯电动车大部分车身域和三电域是分开的,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当三电的电机、电控在动作时,车身部分只能被动地进行相应。这样带来了一个问题,动力反应和操控与驾驶员最初的动作,总有迟滞。同时,在包括加速、急加速、刹车、侧滑控制等诸多环节,很难做到丝滑与线性。


飞凡R7将三电域与车身域更佳的融合响应匹配,其整体风格迅捷且平稳,最直白的好处就是车更好开、乘坐更舒适。那么实际是否与理论一致呢?我们通过几个环节来进行测试与验证。



所谓线性起步,就是将车辆起步和加速时的感觉做到细致、滑爽、无断续或颓然感。飞凡R7将加速曲线颗粒度细致到0.1%,加速曲线曲率更平滑,动力输出顺滑流畅。带来的好处就是驾驶员更容易控车,很轻易地实现厘米级跟车。遇到光滑的贴纸式车道线、路面冰渍与水渍等低附着路况也可以平稳顺滑安全通过。


试驾现场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直线加速区域,目的并不是做零百加速,而是让试驾人员通过踩下油门踏板的不同深度,来感受动力输出时的线性与流畅程度。



我试驾之后的感受,飞凡R7确实有着非常好的线性加速度,“踩多少有多少”的感觉很强,完全没有那种“刚踩没反应,反应过来猛一窜”的感觉。用不同深度的油门踏板试了几次,虽然提速不同,但线性的感觉保持不变。



虽然地上铺了个很醒目的距离标尺,把这个项目设置得很像百公里刹车距离的测试环节,但其实真正体验的重点还是刹车的线性。如果你开过各种品牌的纯电动车,你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电车的刹车是“薛定谔”式的,尤其是在即将刹停的时候,由于液压刹车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的共同参与制动工作,让尾端刹车的感受有些许差异。



有时候液压刹车占据主动,你踩刹车的脚感和距离是一个状态;有时候能量回收叠加在液压刹车系统上,液压刹车系统有些许减弱,此时又是一个脚感和刹车感受;还有的时候,能量回收系统在刹车末时突然停止,只保留液压刹车系统单独工作,但液压系统又没及时跟上,此时刹车脚感和表现又会是另一种状态。总之,有些纯电车型的刹车真的是“踩盲盒”一般地存在。


2024款飞凡R7标配大陆One-Box集成式电制动系统,通过采集大量真人驾驶员的加速制动曲线大数据,并参考主打线性与舒适的豪华品牌进行精细标定,让刹车系统更符合人类对车辆降速的心理预期,同时具有更线性舒适制动体验。



除了线性之外,快速的刹车反应也是要点之一。解耦式电制动控制系统将助力器和控制单元集成在一起,用精确的电子传感器和电子执行元件,代替传统的机械系统,实现超越传统极限的建压响应。R7最快可在150ms(毫秒)内实现建压响应,相比传统机械式450ms响应速度快0.3s以上,在AEB紧急制动66km/h工况下,制动距离缩短约了5米。


至于我刚才提到的液压系统与能量回收系统互相配合的问题,线控制动系统可实现 100% 的制动能量回收,其能有效配合动能回收自动调节机械制动及动能回收策略, CRBS两段刹车衔接丝滑,实现电能制动和机械制动的无缝衔接,能量回收效率也相较iBooster高30%。



我试驾之后的感受,由于不是百公里刹车测试,而是体验线性刹车,所以我几圈下来都没有一脚跺死的那种刹车,而是不同力度和节奏踩下刹车踏板。能感觉到随着踩刹车踏板的力度不同,刹车表现出来的状态也不同。



尤其重点要强调的是每一脚刹车的末端的脚感都很一致,没有出现回收系统参与工作与否的偏差,更没有出现突然丢速或提速的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小型的麋鹿测试,用来感受飞凡湾域动态系统的优势。据介绍,2024款飞凡R7在底盘悬架方面进行了调校优化升级,其悬架弹簧、减振器阻尼等参数方面均有优化进阶(前弹簧12%、后弹簧16%舒适调校优化;减振器阻尼前27%,后14%舒适调校优化),并降低簧下质量,令其行车动态质感全面提升。



尤其是在引入先进的航空三轴技术理念调校后,统一协调车辆3向6自由度动态性能,让2024款飞凡R7在Pitch/Roll/Yaw动态响应中拥有更强更强车身姿态控制能力,带来更加平稳驾乘体验。


先来说说这三个英文单词在车上的含义吧:


Roll横滚角:在航空飞行中主要是遇到气流导致的左右机翼上下颠簸情况,在行车中主要是直线颠簸路和弯道车身侧倾。飞凡R7舒适调校优化后的悬架弹簧和减振器阻尼,能实现4deg/g的侧倾梯度,侧倾支撑表现优秀。



Pitch俯仰角:是在航空飞行中经常遇到的机身俯仰情况。在行车中主要是加减速车身的上下晃动,俗称车辆点头抬头。飞凡R7点车身达到30,000 Nm/deg的整车扭转刚度,加速俯仰梯度2.71deg/g和制动俯仰梯度1.61deg/g。



Yaw偏航角:在航空飞行中相对于其纵轴的旋转角度。在行车中主要是弯道中推头和甩尾情况,有效减小车辆过弯中的侧倾幅度,横摆响应能力强。这主要得益于马牌高性能轮胎匹配14.8转向比、低至575mm的低质心、后驱车型前后47.2 : 52.5更佳轴荷比、以及前窄后宽轮胎配置(前235/50mm,R21、后265/40mm,R21),有效减小车辆过弯中的侧倾幅度。



太复杂看不懂?没关系,给你几个竟品车型的数据做参考:


特斯拉Model Y,加速俯仰梯度3.64 deg/g、制动俯仰梯度1.63 deg/g


奥迪E-tron空悬,加速俯仰梯度3.43 deg/g、制动俯仰梯度1.91 deg/g


全新舒适调校优化悬架弹簧和减振器阻尼、加上一直以来主打的晕车舒缓模式、以及加速前后程G值曲线合理分布等,让驾乘人员体会到更舒缓流畅的车身姿态控制。


我个人的试驾感受,在中高速避障时,车辆很“整”,车身侧倾控制的很好,而且后轮的随动也比较到位。驾驶员在驾车做激烈动作的时候信心很足,不会因车辆姿态过于“恐怖”而出现手忙脚乱操作的现象。



这是一个“罕见”的测试环节,在我二十余年从业经历中从未见过。而现场的布置也看得出飞凡这次试驾是下了血本了。



最近一段时间,各个厂家都在疯狂的卷“风阻系数”,但无一例外都是正着吹车头。但是要知道在真实环境中,风是全方位吹的,没有只吹正面的可能。同时在高速行驶时,经常在进出隧道桥洞,或山间高架时遇到突如其来且猛烈的横风,非常危险。


我曾经在新疆就亲身经历过被突然袭击的横风吹得直接横跨了3条车道。万幸是从左侧第一条车道吹到了最右侧的第三条车道,如果风是从另一个方向过来的,那我就直接撞上路中间的隔离带了,所以横风突袭其实也是非常考验车辆的一个意外因素。


2024款飞凡R7的湾域动态系统引入航空三轴技术理念调校,针对横向来风也舒适优化。能够做到如下三点:


吹不动:飞凡R7拥有同级领先的0.238Cd超低风阻系数,并通过行业首个横风风洞测试,实现侧向空气动力学优化,打造首个侧向空气动力学标淮。行车经过高速、高架桥、跨海公路,或卡车乱流负压虹吸,以及在沿海地区台风季节驾车,即使大风吹,车身也不会剧烈晃动,更平稳。



轻松握:通过旋变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机数据,能更早介入车身姿态控制,通过PDC转向侧风补偿,能够对侧向来风提供扭矩补偿,确保车辆在车道内不偏航;时刻保持方向盘稳定不晃,持续横风不用一直人力纠正方向盘,驾车安全更轻松。



救得回:全系标配大陆One-Box集成式电制动系统,并针对横风场景特殊调校ESP方案,拥有200毫秒的超快响应时间,比传统ESP快3倍,极限状态也能更安全。



我试驾感受,不知道是飞凡R7的功力强大,还是风机的风力还不够强悍,总之我用不同速度横向通过风机时,车辆距离出风口大约2米的距离,但车辆完全不受影响,连飘忽的感觉都没有。但此时如果给车窗打开2指宽的一条细缝,风机的轰鸣声瞬间传入车内,而且带的车内尘土飞扬。



此项测试环节意外地发现,飞凡R7的隔音也很强,这么鼓噪的风声却能完全隔绝在车窗之外,甚是惊喜。



这个项目就是模拟频繁起步和刹车,考验的是航空理念三轴调校中Pitch俯仰角的抑制,模拟日常行驶中出现的老城区路口多,红绿灯频繁出现的场景。


而且由于很多网约车所使用的纯电动车出于成本考虑,大部分是各个品牌的中低端车型,甚至是早期产品。再加上司机对电车应有的驾驶方式还没有形成习惯,因此让很多人留下了“电车就爱晕车”的固有印象,尤其在城市中红绿灯起步刹车较多的时候。因此飞凡R7设置了这个项目,现场放了3个红绿灯,让大家感受飞凡R7在这方面的表现。



我试驾下来,感觉起步的“抬头”与刹车的“点头”抑制得都很不错,只要不是故意踩到底的全油门起步,车辆都会很稳很线性的加速和减速。如果在即将刹停的那一刻轻放刹车踏板,甚至都可以做到“无感停车”。



这个测试其实很常见,就是模拟冰雪湿滑路面躲闪故障车或障碍物,考验车辆的防侧滑能力。但是搞这么大动作的飞凡R7,这次会这么简单么?嘿嘿,果不其然,还是烧鸡肚子里塞鹌鹑-内有乾坤啊。


现在基本上大部分车型,不论是燃油的还是新能源,ESP已经是标配了,基本的防侧滑和防止失控的能力还是具备的。但就像饭馆炒菜一样,名字都叫宫保鸡丁,但饭馆大厨现炒的和批发来的预制的,无论是味觉还是口感都有着天壤之别。


2024款飞凡R7的ESP具备无极调节的能力,介入的力度视情况可以调整到极其恰到好处。尤其飞凡R7是一款后驱车型,这一点尤为重要。


能做到这一点,是通过旋变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机数据,相比其他车型依靠轮端数据监测的方式,能够更早介入车身姿态控制,让车身直线急加速车尾不扭动,变道超车更安全,尤其是在闪避障碍物或超越大车时,更快更稳。


现场有一台Van来模拟故障车,同时在右侧躲避的路线上,放置了一块铁板,上面更是浇了一层肥皂水。这样其实是对车辆ESP与轮胎的双重考验。



我试驾下来的体验,车辆在躲避的前段,和之前体验的高速避障感觉一样,但是当车辆压上铁板和肥皂水之后,车身在惯性的作用下会产生小幅度的侧滑,当车辆从沾满肥皂水的铁板驶下去的时候,铁板与地面的细小落差会让车辆迅速产生1-2下轻微的摇摆,但几乎同时就会被ESP给“掰直了”。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控制的过程中,并不会有“过头”的控制力,不会让车左右摇摆,更没有干脆“一脚刹死再说”的情况出现。



大家听说过“减速玻璃”么?一开始被人传的神乎其神,后来又被各种辟谣。总之,单纯可以实现物理“减速”的玻璃是不存在的,但能起到同样“减速”效果的技术确是存在的,比如飞凡R7。


行车中,驾乘者的体感速度和车辆真实速度之间并不完全一致,以行走状态视为1:1的话,交通工具都存在一个“变速比”。自行车、摩托车为视觉加速,而汽车、高铁、飞机则为视觉减速,视觉减速能够综合降低高车速对人体感官刺激,降低不适感。飞凡R7以视觉、听觉、触觉三重减速,避免视野随车速收窄,放大视觉锐利区,起到了综合“减速”的效果。



既然说到三“觉”,那么我们拆开来聊一聊吧。


视觉减速:飞凡R7装配了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驾驶者直视前方无需扭头,目光始终聚焦在速度感最低的正前方即可综观全局信息,避免低头、重复锁定路面导致的大脑反复校正速度坐标系。此外,全系配备的双层夹胶玻璃,因其0光畸变,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视觉速度。


听觉减速:从刚才横风测试中就能体验到,飞凡R7的隔绝噪声和消减振动做的相当到位,据测试在时速60公里时,车内噪音低至55.7分贝。


触觉减速:人体工学座椅全面贴合身体,坐姿低且舒适,路感过滤强,振动小,加之加减速线性以及侧倾梯度&俯仰梯度更小,减轻身体晃动,让驾乘者获得舒适的体感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速度的影响。



总之,通过以“三觉”为主的综合性措施,使飞凡R7点乘客获得低速度觉察感知,减少高速冲击带给精神与肉体的刺激与压力,大大提升舒适体感,令我们在上下班通勤场景更轻松,高速长途驾驶降低疲劳感。


现场测试的方式也很简单,将车内时速表遮盖住之后,由驾驶员“盲开”。在终点前设置了一个交管局同款测速仪,当车辆通过测速仪后由驾驶员凭借个人感觉和经验,估算出一个时速,同时工作人员报出测速仪测定的实际车速,将两个数值对比来验证“减速”的理论是否成立。



这个玩法还是挺新颖的,我也试了试,可能是我开车的经验相对丰富一些,同时也曾经进行过多次试驾技能的专业培训,所以估算的数值基本和测速仪相差不大。但是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到飞凡R7在“三觉”上做的功夫,的确有很强的“欺骗性”。



而且我耳目着有些媒体同行在进行测试后,下车得知实际车速后的那种兴奋劲儿溢于言表,看起来“减速魔法”在她们身上显灵了。



又是鼓风机、又是测速仪,能看得出来飞凡汽车为这次2024款R7的试驾会,也是下足了功夫和本钱,希望可以通过几个能获得强感知的项目,让媒体朋友们切身感受到2024款R7升级后的变化。以我一上午的感受来看,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从飞凡R7以及F7最初上市,我就试驾过这两款车。可以说在同级别,甚至高一级别的纯电车型中,飞凡主打的舒适都是非常成功且到位的,这一点也获得了车主的肯定。尽管飞凡也具备不错的智能化实力,也有换电的能力,同时也有着不错的品牌影响力,但相信消费者最认可的还是他的舒适与驾驶,而在如今各种卷的新能源车市场中,能坚持一条并做到极致的品牌与车型并不多,飞凡算是其中之一。



总之,如果你希望拥有一台开起来很舒服的纯电动车,不妨关注一下2024款的飞凡R7,应该是不会后悔的。



点击进入 20-30万新能源车推荐 专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飞凡R7
标签: 评测体验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41关注 | 43作品
+ 关注
智能+科技+新能源汽车=蓝电场,Blueprint For Future!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