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848 图:49
沿着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足迹,
车队继续西行。
从丝路的起点“西安城”出发,
车队行驶300多公里
抵达了素有
“陇上江南”美誉之称的天水。
这里曾是丝绸之路
西出长安的第一重镇,
其中以精美泥塑艺术著称的
“麦积山石窟”文明世界。
01
天水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中
璀璨的一颗明珠,
创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
是与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齐名的我国佛教四大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始于
公元4世纪,
有1600多年的历史,
现存221座洞窟、
10632身泥塑石雕、
1300余平方米壁画。
早至北魏,
晚到两宋,
均展示着历代不同的
造像风格及造像技艺的延续。
1961年,
麦积山石窟成为新中国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
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三国
联合申遗项目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麦积山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
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麦积山石窟被群山环伺,
气候湿润,
“麦积烟雨”
是麦积山石窟独有的景致。
麦积山石窟虽然地处甘肃,
但是与
莫高窟、云岗、龙门石窟
不是同一种感觉。
麦积山石窟的壁画与泥塑造像,
大多由民间技师建造,
来源于民间,
没有“皇室血脉”,
所以更加“亲民”,
更“接地气”,
她体现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滑动查看更多
麦积山石窟泥塑造像
麦积山石窟位于长安
与河西、西域、巴蜀交通线上,
优越的地理位置,
决定了它在丝绸之路沿线
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1500多年中,
接纳并蓄来自
西亚、中亚、新疆
以及中原地区和本地的文化因素,
力士是麦积山石窟
诸多造像中一个较为重要的题材,
它们的艺术形象特色鲜明,
相较于佛、菩萨,
其塑造手段和表现形式
更加的多样、
丰富和生动,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麦积山石窟力士俗称“哼哈二将”
第四窟为北周秦州总管李允信
为纪念其亡父而开的七佛阁,
也是麦积山石窟现存最大的洞窟之一。
在前廊式大殿后壁
并列七窟的仿木结构式建筑洞窟,
前廊式大殿两端上方各开一小龛,
下方各塑一身力士。
左侧力士高4.00米,
嘴作吐气发声状。
右手握拳高举于头顶,
左手拄金刚杵,
置于左腿前,
双腿叉开,
赤足立于假山上。
两身力士体型巨大,
造形夸张,
肌肉发达,
“哼哈二将”。
古时相传
“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
可见高处开窟建梯,
层层下造的技艺要求之高、难度之大。
即便是今时今日,
悬崖之上的交错也
当得起一句“天梯”的夸赞,
让人不禁敬佩古人的奇思与智慧。
漫步栈道,
流连洞窟,
偶见石壁上风化的木头,
一侧是千百年来凿刻的痕迹,
一侧是勃勃生机自然的葱郁,
麦积山石窟就在自然与人文的
拉扯交缠之中愈加奇妙珍贵。
02
兰州市
兰州,
又称金城,
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
曾经有多少文人墨客
在此留下诗词歌赋。
曾经霍去病征讨匈奴返回长安途中
命李息在黄河岸边筑城,
此为“金城”缔造之初。
而“金城”之名则从西汉
一直延续到隋朝初年。
隋文帝开皇三年,
改郡设州,
据传是城南的皋兰山上开满兰花,
就将皋兰一词
去“皋”留“兰”,
改名为兰州 。
2019年习总书记来到兰州市
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进行考察时,
站在由废旧泵站改造的望河亭上,
对兰州黄河沿线风景称赞道
“都说江南好,黄河之滨也很美嘛,很舒适”。
近几年,
望河亭已成为广大市民
和外地游客必到的网红打卡地,
莫之兄也在此mark一下,
感受下浩瀚壮阔的黄河,
以豪迈之势自西向东贯穿兰州城。
站在黄河水岸的望河亭向远处望去,
正有人乘坐羊皮筏子畅游黄河。
羊皮筏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历史,
早年在兰州黄河用于运输,
现在已成兰州黄河上
乘坐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
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
远远望去,
就象一叶扁舟。
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
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
坐着五六个客人,
随着波涛的起伏,
颠簸而行,
有惊无险,
极富刺激。
车队继续行驶300多公里抵达兰州市区,
同车的队友因沿途采访报道较为疲倦,
这一路睡的很安逸,
UNI-K智电IDD
不仅拥有宽大舒适的乘坐空间,
更得益于出色的NVH表现,
当然了想躺平了肯定还是得深蓝S7了。
出发前,
UNI-K智电IDD
实测满电满油的情况下,
高速实测油耗8.2l。
进入兰州城市路段,
城市气温在32度左右,
空调调至最低以纯电模式行驶能跑100多公里,
馈电油耗大概在6.5L\100km
相对纯燃油车型而言,
经济燃油性的表现“泰裤辣”。
白玉护栏、
青砖城墙。
沿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
雄浑的黄河楼便矗立眼前。
整个建筑气魄雄伟,
斗拱与柱子的结构表现出力与美的统一,
简洁明快的实木色调
和朴实无华的门窗,
则给人以庄重大方之感。
汉唐古风的设计理念,
黄河与丝路文化的赋能,
必将使黄河楼成为
黄河岸边的标志性建筑,
吸引人们前来登高望远,
感受黄河之美
兰州之美
03
甘肃省博物馆
“丝绸古道三千里,黄河文明八千年”
来到甘肃省博物馆便可读懂这句话的含义,
博物馆是
一个城市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保存记忆的殿堂,
是连接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
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有专门的
“丝绸之路文明”展厅,
展示了400多件反映古丝路的文物。
展示了自青铜时代起
至宋元时期甘肃丝绸之路
发展过程中文明的演变
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近些年前往博物馆“探古访今”
正成为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
“博物馆热”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热”,
更是新时代青年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铜奔马”马踏飞燕“
在上世纪60年代末,
在我国甘肃省武威市的
雷台汉墓出土了一匹铜奔马,
也就是现在被大众所熟知的
马踏飞燕
看到此物
仿佛就看到一匹正在奔腾向前的骏马,
三足腾空而起,
一足如同蜻蜓点水般踏在一只
正在飞翔的燕子背上,
燕子吃惊地回视背后。
马踏飞燕的名字最早是
学者郭沫若提出来的。
郭沫若先生将铜奔马
命名为“马踏飞燕”,
则是通俗易懂,
概括性很强,
被广大百姓所接受,
成为了汉墓铜奔马如今的名字。
1983年10月,
“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
”中国旅游标志“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省博物馆有一件名为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的文物,
被国家列为禁止出境文物之一。
这件彩陶瓶造型另类,
做工略显粗糙,
瓶口以圆雕的方式
做成了一个男性的头像雕像,
它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距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
这件彩陶瓶是甘肃省博物馆的
“镇馆之宝”
它之所以被誉为“镇馆之宝”
是因为在大地湾遗址出土的所有彩陶瓶中,
它是唯一一件男性头像的彩陶瓶,
其余均为女性。
当然莫之兄对于所谓的
“镇馆之宝”这类说法本身就不太严谨,
能进馆的都是国宝,
每一件文物都蕴藏着让人为之叹服的生命轨迹
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其中两件
1964年12月,
在甘肃省泾川县唐代大云寺塔基
地宫出土了一套舍利容器。
共5件,
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
和玻璃舍利瓶组成,
大小套置在一起。
最外层为石函,
内长有14粒佛骨舍利。
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是我国最早发现的
用中国传统的丧葬形式来埋藏佛骨舍利,
是佛教汉化的重要标志,
具有断代的意义。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
东西方文化交流日渐升温,
从事甲骨文、金文、简牍
研究的海外学者越来越多,
简牍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显学,
如今在
日本、韩国、美国、法国
都有专门从事简牍研究的学者。
简牍研究与传播有助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体现中国学术特色,
彰显中华文明的历史纵深和时代赓续。
徜徉在古城兰州,
也初步感受着西北文化和丝路韵味,
仿佛这座城市有着无穷无尽的宝藏
等待着我们挖掘。
然而,
我们还是依依不舍的选择离开,
去探求更深入的丝路之旅,
寻找中华文明的不朽篇章。
03
山丹军马场
华夏西部广袤的原野上,
横卧着一条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脉,
她用宽广的胸怀多情地拥揽妩媚的焉支山,
孕育出一颗被世人称为
千里丝路“绿宝石”的大马营草原。
在这块美丽的草原上,
镶嵌着一块历史悠久的
千年皇家马场“山丹军马场“。
公元前 121 年,
19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将匈奴驱赶后,
为了给汉王朝的骑兵供应良种战马,
随即下令在焉支山
和祁连山冷龙岭之间的
肥美草原上建立一座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
横跨甘肃、
青海两省,
总面积 2195 平方公里。
在前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
这座古老的山丹军马场占据了
世界第一的位置
犹如军工出生的长安汽车,
坚持自主研发、
弯道超车惊艳了世界。
就在11月底,
长安汽车集团及旗下全系车型
正式登陆泰国市场,
迈出“海纳百川”计划的关建一步,
长安汽车全球化开始提速。
山丹军马场的历史悠久命运曲折,
至魏晋、唐、宋、元、明、清,
山丹军马场一直是
历代王朝倚重的战马产地。
无数匹良驹从这里
走向天南地北,
随背上的骑士征战天下,
血洒疆场。
至民国时代,
山丹军马场被
青海军阀马步芳控制,
马背上的“马家军”
一手马枪一手马刀,
成为革命战争时期
我党军队最为强悍的对手之一。
1949年,
山丹军马场被解放军接管,
一批热血青年和军人
响应国家号召来到祁连山下,
开始了为祖国建设军马场的艰苦创业。
他们后来也被称为
“第一代牧马人”
如能细心观察,
你会发现“铜奔马”(马踏飞燕)
同一侧的两条腿
是向同一个方向腾起的,
呈现出“顺拐”的奔跑姿态,
这种“对侧步”是古代良马的标志,
也正是山丹“走马”的独特“名片”。
山丹马目前的种群达3000-4000匹,
山丹马与铜奔马存在着很近的血缘关系,
山丹马的母系是马场本地土种马,
而铜奔马其实就是几千年前的河西马。
目前的山丹马为改良型马种,
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饲,
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
是驮、乘用的良骥,
共约有一万多匹。
为了便于马匹的管理、
个体以及品种的识别,
马主通常会在马体上
做一些永久性的标识,
而烙印是最为传统和广泛应用的。
烙印最早的方式是火烙,
后来发展成为液氮冷冻烙印。
有的烙印烙在肩上、
有的烙在上膊、
有的烙在股部或臀部,
也有的烙在颈部上缘。
烙印虽便于识别,
但却改变了马匹外观,
有一些品种在某些国家或赛事上
是不允许使用烙印的,
比如阿哈捷金马(俗称的“汗血马”)。
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
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
地跨甘青两省,
海拔约2400米至4900米。
“一带一路全球行”长安车队
横穿山丹军马场经过了
第一阶段的高海拔长测,
全系产品
UNI-K智电IDD
阿维塔11
深蓝S07
启源A07
均无任何高反,
因莫之兄几乎全程都在驾驶深蓝S07,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
莫之兄会将详实的体验
向各位铁磁儿一一道来。
“开了挂”的
山丹马队
最长行行军记录为2800公里;
存活率最高,
则是连续行军14000多公里;
最高攀登记录的军马,
则是跨越6300米海拔地区;
5000米以上海拔地区连续行军10天,
完成900公里行程。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骑乘山丹马,
走遍祖国的边防哨所,
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如今的山丹马场,
正在以另一种姿态延续着
属于它的辉煌然,
然而
”一带一路全球行“报道团的
旅途才刚刚开始,
沿着古丝绸之路继续前行
…….
「丝路辙记 」
持续三个月
带您做历史的见证者
……
本期内容中的图片版权归“辙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