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确定不交个朋友?

出品|车谈会深度组

文|赵妙琳

责编|袁桂远

“雷总不要再说了,再说买不起了!”

这句网友对2023年底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的锐评,也正是我的心声。

用“万众瞩目”来形容这场为时3小时的发布会,完全不为过,这种轰动汽车行业内外的事件,实乃不多见。

在发布会前一夜,雷军便大手一挥,包下了5块地标大屏广告牌,对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华为进行“致敬”,并在个人微博号接连发了多条微博,文末艾特上这几位友商,把小米汽车再次推向热搜,怪不得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会感慨“雷军是顶级营销大师,是中国营销第一人”。

本次发布会上名为“跨越”,也正寓意着小米将实现从手机行业到汽车行业的跨越,全面打通人、车、家场景,正式实现“人车家全生态”的全面闭环。

01

努力刷记录,却打动不了市场

发布会上,雷总大方分享了关于小米汽车“摩德纳”5大核心技术,包括小米超级电机Xiaomi HyperEngine、小米自研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小米超级大压铸 Xiaomi HyperCasting、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Xiaomi Pilot以及小米智能座舱Xiaomi Smart Cabin。

据了解,小米汽车在这些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了多项“中国第一”“全球第一”,以至于面对不少人喊话9.99万、14.99万,雷军也傲娇直言“不可能”。

尽管在发布会前雷军曾表示“这次只发技术,不发产品”,但在多项核心技术尽数披露后,还是趁热打铁秀了一波产品,并对 小米SU7实车进行亮相,等同于一场未公布价格的“预发布会”。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火热发布会所带来的,却是股价的“跌跌不休”。

自28号发布会结束至今,小米集团股价多次下跌。截至上周,小米集团-W港股上周累计跌4.23%,上周总成交额42.73亿港元,截至上周收盘,港股股价为14.94港元,市值为3746.04亿港元。

看来,小米汽车所发布的这些核心技术并未达到消费者的期待,甚至连资本市场都有些“不买账”。

一方面,小米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毫无疑问,智能座舱是其汽车产品的最大亮点,但现场讲解所体现出来的,不过寥寥,只是在放出几张PPT加上几段视频,更是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另一方面,小米SU7的配置参数说差不差,搭载了自研21000转的V6S超级电机和800V的电压平台,基于宁德时代打造的101度麒麟电池包,最长续航800km,还搭载了骁龙8295芯片、澎湃OS等,但并未见到那些所谓打破纪录、全球首创所带来的惊喜,只能说是一款过得去的纯电轿跑车型,跟智界S7、极氪007等比起来,并未见明显优势。

定价在24.98万-34.98万的智界S7,同样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综合续航855km,百公里加速3.3s,还有鸿蒙OS4、ADS 2.0以及最新的途灵底盘等“华为全家桶”。

而在小米发布会前夕上市的极氪007,全系标配800V、475kW475kW高性能碳化硅电驱系统,零百加速2.84s,最长续航870km,全系标配8295智能座舱芯片、浩瀚智驾,还有一体式压铸后端铝车身、可选极氪自研的金砖电池和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等。

更重要的是,极氪007直接将价格下探到了20.99万元,不到一个半月就拿下超5万辆订单,可以说是小米SU7的强劲对手。

小米SU7综合配置未能取胜,似乎只能在定价策略上下功夫了,只是看雷军的态度,要与似乎无意做性价比,而是主攻中高端。

不过,如今汽车市场价格战的激烈程度,半点不由人,如果小米汽车给不出有诚意的价格,雷军造车1000天的首战,怕是打不赢了,之后小米汽车的路,也难走。

02

雷军的Dream Car,摸着友商过河

在小米SU7亮相之前,网友便指着小米汽车的外观图片说“撞脸”保时捷。而在小米SU7亮相后,有网友用小爱同学识别小米SU7的图片,结果显示为保时捷Taycan,更是将戏剧性拉满。

“撞脸”这种事,发生在汽车厂商身上,早已见怪不怪。细数一众汽车品牌,或多或少都踩过这个坑,甚至连当下的几大巨头也不例外。

毕加索曾言:“good artists borrow, great artists steal.”

一切伟大的创造,并不是纯粹的原创,而是来源于行业间的相互借鉴模仿。要知道,完全创新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踏足新行业的创业者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一是由于缺乏实际经验,二是容易将视野拘于前人的步伐里。

模仿和创新,并不是非黑即白,势不两立。相反,创新可以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而模仿恰恰也是快速入门的方法,因此,踏足新行业的创业者通过模仿来达到创新,让自己加快前进的速度,是被允许的。

回溯小米手机的发展史,“借鉴”“模仿”二词曾伴随着出现了无数遍,但小米能在科技圈打下一片江山,并建立起庞大的小米智能生态圈,谁又能否认它的成功呢?

再回到汽车产业本身,外观专利方面,有着一套精细的规定,只要没有越过警戒线,只是单纯地“像”,并不构成违法侵权。

毫无经验的小米汽车,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把友商当作模仿对象,似乎也不过分。

另外,小米SU7撞脸多款车型,或许也离不开其设计团队的原因。据介绍,团队内的许多名设计师都曾就职于其他汽车品牌,设计风格相似实属正常。

当然了,不在模仿中创新,就在模仿中抄袭。如果只是通过东拼西凑来达到输出某一产物的目的,即便取得成功,也不过昙花一现。

对于模仿、抄袭的争议,雷军本人似乎并不忌讳,反而直言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打造汽车工业时代的Dream Car。

从雷军的态度来看,他本人是对这款产品相当满意的,同日便上新了同款配色的数码产品,摸着友商过河的小米汽车,到底能不能通过模仿达到创新,能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还有待考证。

03

是再创业,也是品牌向上的豪赌

话又说回来,虽然小米SU7的产品力一般,但雷军的演讲很精彩。

整场发布会下来,贯穿了行业前瞻、技术讲解、卖点梳理和价值高度,起承转合,堪称一次教科书式的PPT演讲,可见雷军为了此次演讲准备之充足。

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谈论技术,解析产品,其实不过是为了给我们打下预防针:贵有贵的道理。

小米有意做高端,在数码板块推出小米14,并实现热销,已经在高端化之路上取得了一次胜利;在汽车板块推出小米SU7,是它在高端化之路上的又一次尝试。

自2017年之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不断下滑,转向纯量市场,像华为、小米这类开始摸到行业天花板的手机厂商,不得不积极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切入口。

在原有的业务板块实现高端化发展是其中一个口子,开拓大体量新业务则是另一个口子。

风浪越大,鱼越贵。虽然造车失败后黯然退场的大有人在,但征服商业新版图的诱惑依然让无数人趋之若鹜,签订“不造车”合约的华为,也难逃“真香定律”。

造车是一场“烧钱”游戏,小米造车1000天,已经投入逾100亿,这是雷军的第三次创业,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小米汽车能否顺利驶入汽车市场,事关小米集团今后的发展。

“迂回”造车的华为已经给小米开了一扇窗,智能化、电气化时代,科技公司造车,还是比其他行业要简单许多的。

虽然小米SU7产品力一般,但配上一个合适的定价,就不怕没有消费者买单。

截至今日,小米这个品牌所积攒下来的市场口碑是实实在在的。举个例子,同等价位的产品,比起其它小众或不熟悉的品牌,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选择小米,无形之中,小米已经给大众营造了一种可信任感。

除此之外,雷军口中反复强调的小米生态,也不失为小米汽车的一个推力,普通人或许会因为信任感在对比新势力后选择小米汽车,米粉则可能为了凑齐“全家桶”买小米汽车。

虽然雷军反复强调“价格低不了”,但未必这位营销老手届时会给出一个拒绝不了的价格和用户“交个朋友”。

小米汽车的成功与否,对于汽车市场而言,都将是一个历史时刻。倘若失败,便是再次印证,隔行如隔山,造车是有门槛的;倘若成功,便首次实现人车家生态的全面闭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重新定义汽车,重新定义出行,将小米拉高一个身价。

04

车谈君观察

小米汽车来晚了吗?

其实并不,三年的技术沉淀,也算是给消费者一个定心丸,而在这三年里,旁观市场起落沉浮,能更有效避免踩坑,甚至还有华为打样,加之智能电动汽车得到市场检验,正迈入稳定增长期,新势力们正在经历大洗牌,传统车企仍在寻找转型之法,在稳而乱的时代,小米汽车说不定还是能浑水摸鱼。

小米曾在科技数码行业中披荆斩棘,影响了潮水的方向,未来,说不定也能在汽车产业再次乘风破浪,改写汽车的中场战事。

言尽于此,小米汽车,真不打算和用户交个朋友?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小米SU7 极氪007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409关注 | 1103作品
+ 关注
《车谈会》创始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