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硬核技术行业领先,东风风行新能源发展势强劲足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东风风行凭借着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迅速在新能源领域崭露头角。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东风风行计划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并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新品牌成立后,东风风行将精准围绕用户需求,以创新不断突破技术边界,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为用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体验。

众所周知,新能源比拼的核心仍然是技术与产品,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后起之秀,低调务实的东风风行事实上一直在进行研发和人员投入,并在新能源领域早有技术储备。当前,东风风行已经拥有了Fx-Driv领航智驾系统、华为TMS2.0热泵热管理系统等等,各项技术实力都位于行业的第一梯队。未来,东风风行在战略推进中,将组建相当深厚的技术护城河。新品牌成立后,包括S2-E量子架构、马赫电混DH-i混动技术、超级增程式电动、3.0铠甲电池等在内的核心技术都将运用到新车型上。这些核心技术为东风风行未来持续加码新能源市场提供了充分的支撑。

量子架构,以硬核技术底座布局全系产品

S2-E量子架构是东风自主研发的全区隔原生智能电动架构,采用拓展灵活、安全可靠、体验非凡的纯电技术,能够像乐高积木般实现高度模块化组合,实现硬件层、软件层、服务层、生态层“四位一体”,为用户提供多样化出行解决方案,覆盖不同需求、不同区隔。

基于“量子架构”打造的产品可覆盖小型至中大型尺寸,可拓展轿车、SUV、MPV及跨界车型,可匹配前驱、后驱、四驱等多种模式,可支持纯电、增程、插混等多种动力路线;并能为车型迭代升级预留窗口——未来还将搭载固态电池、线控底盘、一体化压铸、分布式驱动等先进技术,永远走在技术最前沿。

作为电动化平台,量子架构与过去的传统汽车平台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能以先进的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为基础,加之集灵活性、安全性以及包容性于一体,打造出适合中国模式的电动化产业平台,将以往分散且缺乏长远规划的电动车设计与制造聚合为强大的生产研发能力。纵观新能源发展里程,能做到如此的战略和技术高度,放眼全球也不多见。

马赫电混DH-i混动技术,行业首创的“串并联+功率分流”构型

马赫电混DH-i是东风汽车集团在混动领域自主创新的最新成果,系统由全新的马赫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和马赫4HD系列混动电驱动组成,采用了行业首创的“串并联+功率分流”构型,支持整车7大能量管理模式和26种工作模式,加上自主的智能管理系统,让动力和能耗取得最佳的平衡。

马赫电混DH-i技术,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功率分流+多挡串并联”技术融合的混动系统,同时也是全球第一个真正搭载4挡混动的混动系统,更匹配了行业第一个认证热效率超过4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

超级增程式电动,带来同级最长续航表现

高效集成高性能“四合一”动力系统,具备 200KM纯电续航,综合续航可达1200+KM,采用大容量电池包,增程式成本更低30%。该动力系统适应匹配客运、家用、兼用型全细分市场场景,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智能电动化车型。可以说,动力系统以绝对硬核实力打造同价续航最优,同续航价格最优的产品。

3.0铠甲电池,性能行业领先

对于新能源车型而言,电池安全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东风风行一直致力于提高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不断推动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东风风行发布的铠甲电池拥有四维超高防护盾技术,从电芯、模组、整包到整车,如同身穿铠甲一般,四重防护加持,可以完美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对电池安全方面的担忧。

在超高安全性能之外,铠甲电池各项实力同样表现抢眼。电池包整包最高容量可达85.9kWh,能量密度>175Wh/kg,在高容量和能量密度的加持下,整车续航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可以说,铠甲电池在四维超高防护盾技术加持下,在安全上达到了防火、防水、防力、防磁的效果,在性能上更是坐拥业内领先水准。此外,东风风行自建的电池安全远程监控系统还能够对电池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完美解决了新能源车市场的“安全焦虑”。

除了这四大硬核技术,东风风行还注重构建新能源发展能力,通过与知名企业的合作,打造了完整的生态体系。与欣旺达、华为、知行、腾讯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使东风风行获得了智能座舱、热泵技术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领先的技术支持。这种合作不仅丰富了东风风行的产品线和技术能力,还提升了其在智能化、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竞争力。新品牌成立后,东风风行还将与博世BOSCH、联合电子UAES、麦格纳、福耀玻璃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展开战略合作,甄选优质供应商,提供一流的零部件。这种合作模式为东风风行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和资源支持,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进一步增强了东风风行的竞争力。

未来,新品牌成立后,东风风行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生态体系建设,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更多创新和突破,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贡献更大力量。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万关注 | 108作品
+ 关注
汽车最新资讯 汽车导购 用车知识 分享汽车TOP的汽车新闻汽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