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抱团取暖,对中国车的威胁不可小觑

  现在,在中国汽车制造越来越成为焦点的时候,跨国车企不得不祭出了“以退为进”的招数,以平衡自身销量受到强烈冲击后的波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主动形成的抱团取暖,在制造与技术上相互渗透、在竞争中取长补短,这就包括芯片、智能科技以及全面竞争方面的抱团,对中国汽车形成了进一步的威胁!

  可以看得出,在跨国车企的新策略推出的同时,国际车坛也出现一系列变化。有的释放烟雾,让自身越来越处于竞争的暗处;有的痛下杀手,开始通过裁员来轻装上阵;更有的开始唱双簧,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进一步验证了国际练兵一致对中国汽车的说法!如果大胆的预测,包括价格战、释放善意以及收紧新科技等等,都是有其预谋的。这就使跨国车企对价格战、国际市场销售以及新能源汽车比拼等方面,都进入到全面抱团的节奏之中!而这一抱团,无论是哪方面都开始直接瞄准了中国汽车。

  威胁之一:释放烟雾与打价格战,为何对中国车更不利

  在特斯拉不断挑起价格战的时候,同时也没忘了赞美中国车。马斯克先是信誓旦旦的说,未来十年,国际上得以保留的竞争车企,是特斯拉加中国汽车企业;继而又高调赞美中国汽车技术如何了得,这样的话,能够从新制造龙头企业掌门人、从世界首富马斯克嘴里说出来,显然是不同凡响的。而这些话真诚度有多大,不是我们要考虑的,而赞美背后,所推出的各种挑战、确实需要认真对待的。这就使未来的竞争,只能是越来越残酷!

  与此同时,像大众品牌CEO、以及福特汽车掌门人,也都在不同的场合对中国车有了更多的评价。这些观点,无碍乎也都是先赞美、再使出杀手锏的套路,甚至,用中国成语“口蜜腹剑”来形容,都一点都不过分!而在这些老大们先赞美中国汽车的时候,也没忘了加快竞争与对抗的脚步,像大众老大,一方面说品牌会逐渐消亡、另一方面又大力推出以往被重视的燃油车的纯电化改造。而福特,则是通过裁员与默默的与大众制造抱团,力求在新能源车型发力的同时,也没忘了考虑如何打压中国制造。

  这些,无疑都是针对中国汽车出口越来越多、新制造销售越来越好而来的。而特斯拉在赞美完中国车如何如何以后,也没忘了有节奏祭出价格战,就是以说一套做一套的想法,来进一步摊薄中国车利润,使其在新制造竞争优势变大。如此一来,对中国汽车释放烟雾的做法,显然是对中国汽车非常不利的!

  威胁之二:让裁员来强化自身竞争力,跨国车企“意在沛公”

  对于跨国车企来说,通过裁员来进行转型的做法,表面上似乎是企业不景气、只能靠裁员来维系自身的生计。但细琢磨起来就可以看到,由于新能源制造与传统制造的巨大差别,就是人力资源的简化!也就是同样规模制造所使用的人工,新能源所需人力仅仅是传统制造的一半左右,这就表明,国际企业的大规模裁员,确实是转型的一部分!

  而考虑到,跨国车企虽然大面积裁员,但对于产能的影响却并不大,一是从2023年度全球销售上看,许多跨国车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都是增长的,仅仅是在中国市场,由于自主品牌的冲击力存在,才出现了外来品牌销量下滑的问题。所以,跨国车企的大面积裁员,从长远角度看,跨国车企并未造成伤筋动骨!

  反观国内汽车对于跨国车企的裁员甚至退出,明显地感觉到了不适应!像三菱汽车从中国市场的退出,就将整个退出后的包袱甩给了广汽集团。这本身就说明,让广汽承受退出以后的人员压力,是跨国制造商转嫁危机与压力的开始。而这个时候,尽管广汽全面接收三菱的制造,或许会对生产没多大影响,但由于新制造本身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所以,其后果自然是不可小觑的。


  威胁之三:抱团制造对中国车竞争,为何威胁更大

  作为合作,可以说是现在最时兴的。过去,人们一度还认为合作,只要是两方愿意,怎么合作都是可以的。但现在看来,一些合作确实是为了对付另一种势力的手段,所以,在新制造业越来越火爆、竞争火药味越来越浓烈的时候,虚与实的合作,确实是不尽相同的!

  在国内企业与跨国车企的合资与合作上,过去也曾有多种合作模式,但一些合作,不用看也会让人知道,就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不断模仿品牌与借鉴技术方面,可以通过一些形式上的合作,似乎能够规避对方的敌视情绪,甚至可以堂而皇之的进行仿制!这样的表象性合作,最终能够达到多大程度的进步,确实不好说!

  而对于国际车企间的合作与抱团,完全又是另一回事。因为,一些有政治背景的合作,确实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像芯片、智能技术,现在俨然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新现象。在这个时候,大众与福特的合作,奔驰与宝马的“化敌为友”等等,都对中国汽车形成了客观上的影响。所以,如果国内汽车要保住应有的世界第一大市场份额、并维系好世界第一市场的位置,就要充分意识到国际企业抱团所带来的不利才成!

  客观地讲,国内汽车正是抓住了国际局势动荡的大好时机,意外地成了国际出口第一,这尽管有新制造销量不断攀升的功劳,但也需要看到,保住第一绝不是简单的事,而是需要更好的通过技术的创新来保住这一成果,这才是比什么都更重要的。如果,仅仅是换了“马夹”就以为自己的技术如何、如何了得,那才是不知己、不知彼的表现!这只能会对中国汽车未来形成更大的不利......!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856关注 | 461作品
+ 关注
汽车研究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