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风品牌重造之旅,深入对话江淮瑞风高层


2017年岁末,当江淮瑞风以6.6万辆销量、同比增长3%收官时——这两个数字使之成为当年MPV排行前十名中唯二增长的品牌,另一个是别克GL8——这家位于安徽合肥的企业意识到,危机已悄然逼近。

次年,中国汽车市场经过28年高速增长后首次负增长,MPV市场更甚——该细分市场于2016年达到顶峰后掉头向下,2018年销量为166.4万辆,同比降幅17.4%。身处其中的江淮瑞风自然不能脱离周边气候而独善其身,当年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降16%。

此时,罗世成出任江淮商务车总经理,后任江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总经理。

倘若将MPV划分为高端公商务市场、中端家用市场和中端商用市场,江淮瑞风主要集中在后者。彼时,该区域市场在MPV中占比接近50%,且以生产资料为主。

此间,MPV市场另一个关键变化是,中高端市场强势崛起,中低端市场日渐萎缩。问题恰恰在于,江淮瑞风当时的车型无法触达更高阶的用户群体,“快速增长区间进不去,所在市场份额又不断萎缩”,整体业务下滑在所难免。

江淮瑞风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对现有产品作适应性改变,解决业务发展受阻问题。另一方面,重构江淮瑞风的新世界,解决未来长远发展问题。前者志在当前,只要没有离开牌桌,一切皆有可能;后者关乎未来,唯有打破旧格局,才能重建新秩序。

如何进行品牌重构?江淮瑞风想清楚了一件事——切入新能源智能化赛道,在中高端MPV市场分得一杯羹。

客观而言,江淮瑞风切换赛道的时机正好。从大气候来看,全球汽车产业的场景和跑道已经改变,新能源是上半场,智能汽车是下半场,这是业界共识。从小气候来看,彼时江汽集团处于变革前夜,正在新汽车时代寻找自己的定位与坐标。


▲江汽集团董事长项兴初

如江汽集团董事长项兴初所言:“在大变革时期,江汽集团应该大有可为,也必定有所作为。”为此,江汽集团将瑞风、轻卡、皮卡和国际市场定位为核心业务,于2023年4月发布乘用车新标和全新品牌战略。日后我们看到,江汽集团用“以智能领导智能”重塑品牌价值观,用“无智能,不造车”开启新汽车时代。

重构江淮瑞风没有争议。但在重新打造一个新品牌,还是继续沿用原品牌之间,江淮瑞风本着实事求是之心选择了后者。这不难理解。作为江汽集团第三次转型的代表作,江淮瑞风自2002年诞生以来迅速崛起,一度成为中国MPV市场的先行者和定义者,在江汽集团发展史上形成了特殊的地位和历史记忆。

江淮瑞风向着用户共创品牌全面转型,也并没有孤军作战,而是将优势资源为其所用。项目确定下来后,他们着手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找到曾为别克GL8提供服务的公司,做深度用户调研。



第二件事,找号称“中国最懂MPV的男人”黄斌做主设计师。黄斌此前曾为泛亚公司效力,参与过别克GL8从第二代到第五代产品设计,过人之处在于,能综合考虑造型设计和工业工程,擅长将用户需求转换成设计语言。江汽人的务实作风打动了黄斌,见面一周后,双方即确定合作。

从项目立项到概念车RF-M发布、到量产车落地,再到 瑞风RF8预售,推进速度很快。某种程度上,这也体现了江汽集团转型之决心。

在战术打法上,江淮瑞风把握3个时间节点。一是2023年4月上海车展,发布中国品牌首个MPV专属架构——MUSE共创智电架构,诞生于该架构的首款概念车RF-M同时亮相。



从一开始,用户共创就被确定为江淮瑞风焕新出发的原点。概念车RF-M是其成果之一,它历经多轮用户需求调研及与用户深度沟通。

帮宁工作室了解到,在其中4轮工程车深度测试中,项目团队根据用户反馈,对116处内外饰造型进行优化,对67处配置和功能进行调整。

二是8月成都车展,江淮瑞风携MUSE架构首款量产新品瑞风RF8亮相,藉此昭告天下——全面转型为用户共创品牌,同时发布用户共创共享品牌家园“瑞风智尊空间”。

概念车RF-M量产落地经过了百人百天共创历程。期间,江淮瑞风项目团队与来自20个城市逾1500位MPV客户、200位产品共创官,进行线上线下碰撞,通过2000余次量化调研、100个开放话题头脑风暴,以及24场用户深度访谈,找到打开瑞风RF8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用户共创并非做做姿态而已,而是要真枪实弹地干。江淮瑞风通过共创了解到,MPV用户存在四大核心诉求点:其一,缺什么也不能缺空间;其二,少什么也不能少安全;其三,既要强动力、低能耗,还要长续航;其四,智能座舱要真智能。



为此,江淮瑞风对瑞风RF8的前脸造型、大灯细节、座椅材质、轮毂尺寸等11项量产设计进行优化,同时锁定58项量产配置选择,以最大诚意满足用户需求。

三是,在11月广州车展上,瑞风RF8开启预售,提供燃油版和插电混动版共4款车型,价格区隔为16.99万~23.99万元。这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将推出与华为合作的鸿蒙版,未来还陆续推出不同级别的MPV。唯有弹药充足,才有实力发起反击战。

截至2023年12月底,预售效果不错——超过九成订单是PHEV。其中,又有近七成订单是最高配置。

江淮瑞风之所以将全部心力倾注在瑞风RF8上,就是希望通过踏踏实实造车,为转型发展赢得新起点。假以时日,通过重塑品牌,进入MPV第一阵营。

这显然不是终点。对江汽集团而言,轿车和MPV是并行工程,是江淮大乘用车发展概念——先从熟悉的MPV领域入局,站稳脚跟后,再将实战经验复制到江淮乘用车领域,去打另一场艰苦战役。

江淮瑞风能否用实力赢得这场家门口的战役,重回华山之巅?在2023广州车展后的一天,罗世成接受帮宁工作室独家访谈。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对话中,他还原了重构江淮瑞风新世界的详尽过程。

以下为访谈节录。



问题出在哪里

GBN:罗总,您最初怎么看江淮瑞风?

罗世成:2018年,我调回来管江淮瑞风,其实江淮瑞风从2010年就一路向上,是江汽集团利润的源泉。但中国汽车市场从2017年二季度开始掉头向下,当时集团将大乘用车一分为三:传统的燃油乘用车、包括江淮瑞风和VAN的商务车、新能源乘用车,而那时的江淮瑞风市场压力较大。

如果把当时的MPV市场分为三段——高端公商务、中端家用、中端商用的话,瑞风M3和M4均集中在第三段。这段市场蛋糕占比接近50%,以生产资料为主,另外50%是公商务和家用。

▲瑞风M4

2002年江淮瑞风起家时,全国中大型MPV就4个——瑞风、奥德赛、得利卡、金杯,江淮瑞风MPV在外形、空间、动力方面都很优秀。高速发展十几年,江淮瑞风一路凯歌进入百姓家庭,或者进入政府采购渠道。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群体变化,这个市场也衍生出新的发展趋势。

这个阶段对于江淮瑞风而言,公商务属性不强,也缺少家用属性的使用价值和舒适性。另一方面,没有及时进入快速增长区间,所在市场份额又不断萎缩,面临较大的挑战。

问题出在哪里?

对消费升级趋势缺少敏感,导致业务短暂受阻。即使在高速发展的MPV市场,我们也只进入了1/3,还有2/3没打进去,加上当时的产品结构和固有属性,在高净值群体使用场景里不太容易见到。

针对解决业务发展受阻问题,江淮瑞风在2018、2019年对产品做适应性调整,比如在短轴基础上新增长轴,在动力选择上做丰富,维持和延续产品生命周期,为品牌焕新再出发摸索道路……

为什么仍然沿用瑞风品牌?如何焕新再出发?

江淮瑞风是有历史记忆的。无论是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还是在用户群体中,江淮瑞风都打下过深刻烙印,这是其一。其二,江淮瑞风一度被喻为“MPV制造专家”。

这个过程中,我们想清楚了一件事——要切入新能源、智能化赛道,就得摒弃现有思维,进军中高端MPV市场。江淮瑞风第一款新能源产品瑞风RF8于2022年4月立项,从项目启动到1年后概念车发布,然后从量产车预售到即将上市,其中的速度体现了江淮转型之决心。

为什么用全新智能化平台来定义和策划产品?具体是怎么做的?

我们在产品构建上,力求符合多元的技术路线、使用场景和业务需求,全新智能化平台架构更适应中国MPV发展趋势。


未来,江汽集团要建成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如何将用户思维融入到产品塑造中?我们的思考是,摒弃自己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对产品的定义,先找曾为别克GL8服务过的团队做深度用户调研,这就是共创的初始。


“找中国最好的设计师”

GBN:这是个怎样的公司,能不能具体谈谈?

罗世成:借助国外经验,做产品不同阶段的用户调研。举个例子,做跟访时,会进入被调研用户家里,和对方开放式聊天,通过对被调研者的家庭人口、收入、职业、装修风格和生活日常等进行全方位诊断,分析这个阶层的用车需求,从功能、配置到造型,摸得清清楚楚。

第一,改变已有的理解和认知。刚开始只是弄清楚要往什么方向走,比如按照四象限将用户分类,第一象限是高净值人群,追求豪华科技;第二象限是追求舒适安全……根据品牌目前拥有的核心技术和当下销量规模,判断新产品可能更适合第三象限,而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不是你追求的赛道。

第二,不同阶段有不同做法。比如在造型阶段做方向性测试,会具体到前面是方的好,还是椭圆好?腰部是光的好,还是带加强筋显出光影配合度好?以及尾部为什么这么设计等。

第三,产品设计有逻辑。先给方向,再绘图,根据用户需求和企业选择,再决定座舱,这样一步一步地推进。

我们在用户的用车需求、场景化,以及需要一辆怎样的MPV上花了大量工夫,每个阶段都和用户深度碰撞。按照这个逻辑,一定存在一些特定群体认为这个产品是他们所需。

作为核心用户共创,一定要脱离原有局限性,找到未来赛道在哪里、当下用户真正喜好什么。为了更精准地表达用户的诉求,经过大量用户论证,我们做了一些改变,给需要的群体提供适合他们的瑞风RF8——这是从一开始就确定的产品逻辑。

还有一个触动——如何理解用户需求并转换成设计语言,比如,用户希望的大气、舒适、科技等如何实现?因此,我们干了第二件事,找中国最好的设计师。

找到了谁?怎么找到他的?

瑞风RF8的主设计师黄斌。

巧合的是,有好几个团队不约而同地推荐了他。我们请他到公司实地看看,他带来了一些作品,跟项兴初董事长做了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他认为江淮比较务实,对外持开放心态。一周后,我们就确定了合作。

设计方面如何创新?

尝试融入徽派文化设计元素。具体到设计语言,瑞风RF8车身侧面的悬浮顶、亮风翼和山水影都有彰显。

至于产品变化,其一,江汽集团首次在一个平台上推出可混可电双模动力——燃油和插混,以前是一款一款地上,现在是同步推出,用户选择更多。

其二,为适应公商务和家用场景需求,我们同时推出凌空、龙鳞、青云、发光龙鳞等4款前脸造型。内饰搭配上,根据用户场景,提供4种设计方案。车身颜色上,从色彩学角度提供5种推荐方案。当然,客户也可以自定义。

从一开始,我们就把多种组合方案推荐给用户。通过共创,我们在思维上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但这远远不够,未来还有更多创新,等鸿蒙版车型出来后,用户会有更多选择,包括改装、精品和选装等。


总结起来,在最大满足用户价值的前提下,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从调研开始,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思维。二是,通过车身设计,满足用户对MPV的需求定位。

“必须先活下来”

GBN:把所有资源和心力都倾注到瑞风RF8上,这意味着什么?

罗世成:瑞风RF8是品牌转型发展的里程碑,也是重要力作,这个“孩子”的诞生,要给它最好的平台、最好的给养、最好的呵护。

江淮瑞风正在重塑品牌,假以时日,进入MPV第一阵营,需要种下这颗种子,埋下这个基因。

以前刚进入市场时,江淮瑞风是时代宠儿,但现在品牌力弱化,我们也在反复思索。一旦找到了问题和差距,就不怕路远。这是焕新出发的原点。

如何出发也有学问。找到根源后,战术上怎么打?

我们把握了几个时间节点。一是在2023年4月上海车展上,发布概念车RF-M,引发业界关注。二是在8月成都车展上,量产车首次亮相,相比概念车,还原度高达70%~80%,这证明江淮瑞风是在用心做事、真心做事。

其他20%~30%做了哪些取舍?

瑞风RF8是江淮瑞风入局的一款新品。通过深度调研了解到,大多数用户群体都不希望家庭用车太招摇,所以在炫酷方面有所取舍。

炫酷的结果可能有两种,要么特别喜欢,要么特别不喜欢。

如果品牌力足够支撑,吸引的就是高净值群体。公商务用户喜欢中庸,私营业主没有这些约束,希望个性、炫酷。这也是瑞风RF8为什么会有多种前脸造型可选:龙鳞格栅可以发光;凌云格栅较为流行;横格栅讲求舒适;对竖格栅,企事业单位也能接受………

性能上要全方位超越竞品,同时也必须做好品质管控。在商业逻辑上,希望通过后面两代产品,进一步提升江淮瑞风品牌形象。


那么,瑞风RF8的使命是什么?

瑞风RF8是瑞风回归的首款力作,现在还不敢说王者归来。我们的理想是,通过瑞风RF8系列化平台布局和产品构建,最终拿回“专家”称号。

瑞风RF8是全球首款搭载鸿蒙智能座舱的MPV,另一个智能座舱合作伙伴是科大讯飞,为什么选择这两个科技公司?

严格意义上,用户共创带给我们的最大变化,是根据市场趋势和如何造一辆用户需要的车,进行动态而及时的调整。

按照传统造车模式,产品定义好后,再调整难度很大。

对。不过,我们敏锐地发现,用户对PHEV的需求非常强烈,尤其是在限牌城市。

大概是什么时间?

2022年6月左右。另一方面,用户对智能座舱的需求与日俱增。相较SUV和轿车,MPV在智能化方面通常晚一些,但中期调研时,却突然发现智能座舱需求旺盛,江淮瑞风及时汲取用户诉求,对产品做了优化。

选择两套智能座舱系统,是因为不同的用户,需求不同。有部分用户对华为非常认同,还有部分用户表示满足基本功能即可,不需要做过多的技术冗余设计。所以,我们选择两个当下车机交互、语音交互的头部企业,给用户提供不同的价值体验。


从逻辑上讲,首先考虑的是科大讯飞,后来在产品上扩展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江淮跟华为的合作已经开展到一定程度;二是,体验效果不错,用户渴望用华为,也愿意选择,那我们就毫不犹豫地加上,给用户提供最佳选择。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GBN:这就是用户共创的力量。

罗世成:你说得对。需要改变思维,不能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好东西拿过来大家分享。只要用户需要,就应真正地站在用户一边。

前期与100名产品共创官用户,围绕概念车RF-M量产进行思想碰撞,结果大有收获。一个问题发出去,过40分钟左右就能收集到反馈,再快速讨论如何应用到产品中。

比如?

比如车身。原型车采用隐藏式门把手,看起来更美观,但用户认为操作不方便,尤其是对老人和小孩不太友好,再加上冬天北方下雪,很容易被冻住,第二天打不开。做调研时,近80%用户没有选择隐藏式门把手。

再比如座舱。原型车采用半幅式方向盘设计,很有科技感吧?新势力可以这样玩,但拿过来一测试,大多数用户认为不实用,说手握方向盘更有质感……我们就又改回正常设计维度。像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未来会考虑半幅式方向盘吗?

这是安全件,可能要等开发下一代产品时看市场需求而定。当前这代产品遵从大多数用户意见,既要对用户表达最大的诚意,也要改变人们脑中的刻板印象,找寻二者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希望走出一条路来,让后面的产品越来越好。

听说余承东到江淮看过、试过瑞风RF8,他是什么感受?

他认为产品定位比较准,尤其是第三排座椅不仅足够舒服,还能设置折叠和躺倒,能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有人说华为比较强势,跟它合作究竟是什么感受?

华为虽然比较强势,但华为技术也确实牛,他们有这样的自信,我们内心也非常认同,这是其一。其二,任(正非)老爷子讲过两句话:正确地落实,这是方向、是道;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这是术。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好。

从定价上就能看出我们很客观。瑞风在外漂离了太长时间,现在重新回来,如何让用户重新接受,是当前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部分用户在共创过程中看到江淮瑞风进步,一句话一句话地落实、一步一步地走,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用户都能看到……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为是绝对的顶流,其它企业都在想方设法蹭流,江淮为什么不蹭?

跟华为合作,我们也希望借势赋能,但不能只想着蹭流量。(项兴初)董事长说,我们坚持做自己,该借的时候借;不该借的时候,不要本末倒置。这是江淮的做事风格。

MPV市场必有瑞风

GBN:专门为用户共创设立了一个品牌,叫瑞风智尊空间,涉及产品、文化、品牌和服务等4个方面,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罗世成:当智能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从线下转到线上,把用户作为尊贵的用户来运营,为产品共创和品牌重塑打下根基。用户服务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未来把用户真正当成共建生态运营,是江淮瑞风的出发点。

瑞风RF8将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

对,把用户运营上升到一定高度。全新的江淮瑞风APP也将正式上线运行,现在可以通过小程序下订单,进入瑞风智尊空间后,就能共创起来、玩起来。

以用户为中心,不是简单地用新套路管理,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无论是在用车过程中遇到问题也罢,给我们提建议也罢,厂家授予专属权益也罢,我们通过直连方式,快速做到信息互通,体现对用户的深度尊重。

还有MUSE共创智电架构。MUSE架构对江淮瑞风意味着什么?

从大原则来看,先打造适合下半场智能化的全新架构。全新架构就是摒弃原有思维——商用类产品原来讲求承载性,承载性以工具为主,现在则以人为主,讲求舒适性。因此,江淮瑞风设计并推出了全新架构。

既然是用户共创,怎么甄别哪些用户创意合适,哪些不合适,如何做取舍?

这要做好选择,集中最精华的关注点,再甄别其原创性。

广州车展预售发布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

第一,超过90%的订单是PHEV,说明用户接受度很高。第二,近70%的订单是最高配置,说明用户有追求好产品之心。

我们希望把产品做好,抢占用户心智。躬身入局也好,努力求变也罢,要认清自身问题,锻造长线思维,要把这条路走出来,否则用户认为我们只是夸夸其谈。

能不能做个总结,相较于竞争对手,瑞风RF8的核心优势有哪些?

MUSE架构的首款战略共创新品、符合主流的黄金尺寸、优秀的空间表现、全球首款搭载鸿蒙智能座舱、首款量产3DHT电混系统、优越的加速性能、多变的座舱模式、极具诚意的价值,还有新国潮的设计语言……

当然还有安全性。经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严格评选,瑞风RF8同时获得“中国十佳车身”“最佳结构奖”两项大奖。


您怎么看MPV市场未来走势?

中国MPV市场一定会持续向好,随着经济发展和老龄化趋势,以及全家多人口出行和慢生活休闲方式等变化,MPV需求会越来越明显。

(这种需求)体现在中端还是高端市场?

中高端,就是江淮瑞风要切入的市场。

当行业重新洗牌时,您希望江淮瑞风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最理想的是进入第一阵营。

进入第一阵营的标准是什么?

从规模来看,标杆是别克GL8、比亚迪腾势D9和广汽传祺。岚图梦想家调整价格后,势头也不错。只有月销量达到万台(辆),才能进入主力阵营。

有所为,有所不为

GBN:2023年前11个月,江淮瑞风的MPV销量不是很理想,您怎么看?

罗世成:这么讲吧,江淮瑞风的现有产品在不到20万辆的市场规模里打拼。比亚迪腾势、广汽传祺高速增长,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没有对应产品。瑞风M3、瑞风M4定价也都不是同一个区间。

对于瑞风RF8,第一,我们倾心打造;第二,回归到用户共创,倾听用户声音,摒弃以成本为中心的核算方法。这么高的配置、这么大的空间、这么长的车身,预售价格在17万~24万元。大多数用户认为,这是有诚意的定价。

瑞风RF8做测试调研的时候,用户认为核心价位就在这里。瑞风RF8的定位就是适合大多数中国家庭,江淮瑞风要造让中国每个家庭都买得起的MPV。花25万元,就能买到价值媲美40万元甚至50万元的产品,还能满足实用功能,这不就是追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吗?

月销量1万辆?

我们的底线是,不要一开始搞那么激进,一定要有一个过程。

下一款产品什么时候出来?

按照规划,计划3~5年内推出3款新车,瑞风RF8是第一款,下一款产品(中型家用智能电混MPV)计划是2025年二三季度亮相。

跟瑞风RF8如何区隔?

定位可能更高,面向家庭为主。就像广汽丰田赛那,它在2023年销量会是七八万辆(实际为76575辆)。未来,受消费习惯、经济发展和多人共享等因素影响,用户对MPV的需求日益提升,车企也都在纷纷布局MPV。

尤其是最近两三年。

是的。一方面,这个时间进入还算好。另一方面,中国有一类高净值人群,希望购入中高端产品。市场有这个变化趋势,又有这些群体,江淮瑞风就应该提供一款更契合他们需求,让他们用得舒心、买得宽心,体现价值感和使用感,满足不同场景的车型。

不要一味地通过高材质、高配置来打造豪华,契合用户就行,也有利于品牌回归。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道理都懂,但内心还是会在挣扎中作出选择。

人生不就是要学会舍弃吗?

确实是这样。就像你们报道广州车展的文章,标题是“不见创可贴,只见手术刀”,挺一针见血。如果用创可贴的方式缝缝补补、补补贴贴,在现有基础上做是很容易,但老百姓糊弄不了,他们懂车。你只能用手术刀,口子切大一点还是小一点、是短期还是长期、是一揽子还是局部,很考验水平。

眼界打开来看,既要有情怀,也要有责任,还要有担当,挺难的一件事。精准定位太难,这也是当下很多企业的困惑。

未来会考虑纯电吗?

一定会,下下个产品就是大型公商务的智能纯电MPV。

有无时间表?

看市场走势。如有可能,在MUSE架构上打造的第三款车,就可能是纯电动车型。中国对纯电技术设有标准,各家车企都在做,我们希望更精准。

这两年是江淮乘用车的调整期,到现在走出来了吗?

还没有完全走出来。到2025年底或者2026年上半年,MPV就能真正走出来。对江淮乘用车而言,轿车和MPV是并行工程,是大乘用车发展概念。我们率先从MPV入局,打造全新的专属架构稳住阵脚,同时借助新能源转型之势,再培养一支轿车和SUV部队。

轿车和SUV会怎么出牌?

乘用车领域,我们还打造了DI平台以及MIS架构,并在平台上同步规划多款车型。倘若瑞风RF8达到市场预期,接下来的MPV产品也会成功。有这样几款车型支撑,江淮乘用车就能稳住,到那时候,我们就有信心干成事。

本文源自:帮宁工作室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万关注 | 140作品
+ 关注
汽车市场讯息,新车发布动态,新车测评,自驾旅行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