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进口车2023年:如何跳出内卷

2023年的车市,“内卷”成为了关键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之激烈有目共睹,对不少进口车品牌的销量也产生了较大冲击。由于本土市场上产品选择空间极大,虽然国内豪华车市场总体较好,但中国进口车进口量却在持续下行。中国汽车进口量的历史最高点出现在2014年,当年达到了143万辆的纪录。然而,近三年的数据都未能达到100万辆,2022年的进口量仅为88万辆,2023年相比2022年又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目前进口车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豪华车的增长——豪华车的占比从2019年的78%上升到了2023年的91.6%。如今,各家企业也交出了不同的成绩单。从数据来看,几家欢喜几家愁,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如何“跳出内卷”依旧是最关键的话题。

根据笔者统计的数据显示,纵观2023年进口车市场,销量排名与2022年度保持一致,分别为雷克萨斯、奔驰、宝马、保时捷、奥迪。

其中,雷克萨斯依旧稳居进口车第一的位置,且市占率高达23.4%,虽然销量与上一年度接近持平,但与第二名奔驰的市占率差距进一步拉大。而 雷克萨斯ES则以超过10万辆销量的水平,成为进口车市场当之无愧的车型第一名,与销量为3.83万辆位列第二的奔驰GLE也拉开了巨大距离。排名第四的保时捷则在2023年度经历了一次“滑铁卢”,结束了保值率与销量的黄金时代,销量下滑15.0%;而排名第五的奥迪则是坐了一趟过山车,在经历了2022年度进口车销量大幅下滑43%之后,在2023年又大幅上涨了41.3%。此外,受益于高端新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优异表现,路虎也大幅上涨了42.31%。与此同时,在10万级销量以上,依旧只有雷克萨斯、奔驰、宝马3家企业,而从目前的销量势头来看,宝马已在10万销量级的边缘。

目前,消费者在进口车消费上的需求更加个性化,这也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

以宝马为例,相较于进口宝马X5,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国产宝马X5。随着宝马国产车销量创新高,宝马X5销量达9万多辆,同比增长57%,这也带来宝马进口车销量的大幅下降。与竞争对手相比,宝马在高性能、个性化车型方面种类少、销量小,这显然无利于品牌和利润提升。

奔驰方面,超豪华车型中的低配车型的占比提升。比如,奔驰迈巴赫车型中,今年低配车型480销量占比较大;与之相似的是,畅销的奔驰G-class中,同样是低价版的G350销量比较高。

奔驰进口车整体销量仅次于雷克萨斯,位居第二,销量表现得益于其进口产品种类多,满足了用户更为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进口车销售利润较好,其中迈巴赫销售1.7万辆,同比增长近20%;奔驰G级销售1万辆,同比增长22%;这几款细分车型已经成为奔驰经销商重要利润来源。

在主流市场中,雷克萨斯的表现则比较突出。除了在市占率表现上一枝独秀之外,2023年进口车品牌和单一车型的销量榜单里,雷克萨斯都是冠军——这一成绩尤为不易。榜单前五被雷克萨斯“霸榜”:雷克萨斯ES,雷克萨斯RX、雷克萨斯NX三款产品位列第一、第三、第四,这体现的是整个品牌的底蕴和过硬的竞争实力。

雷克萨斯也在不断丰富旗下电气化产品线,拓展产品种类。2023年初推出全新一代RX、全新RZ两款SUV车型,下半年完成LM的全新换代,今年1月份更是推出了硬核越野车型全新一代GX。通过多元化车型,搭载混动、插混、纯电等多种动力组合,满足不同客户在多元生活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

在如此严酷的市场环境之下,作为纯进口车品牌,依旧获得消费者的支持与信赖,雷克萨斯的金字招牌有目共睹。

未来,多元化的产品阵容,是车企在进口车层面能够杀出重围的关键。新能源市场回归理性、各大车企陷入价格战……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找准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对豪华品牌来说至关重要。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内卷持续加剧的汽车市场,变革是大家思考的共同主题。在“卷”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关键词的今天,纵观全球市场,挑战最大的消费市场一定是在中国,用户已经变得越发挑剔,从产品安全到技术,车企们都在精益求精。而面对充满巨大潜力但挑战重重的中国市场,进口车品牌们不仅要持续深耕、开拓,更要持续分析、了解高端消费人群的需求变化。显然,在2024年,挑战依旧会加剧。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51关注 | 172作品
+ 关注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