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艰难的一年。但从结果来看,中国企业在这个逆境中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自主品牌市占率达到52%;比亚迪销量突破300万辆;长安和上汽集团下的自主板块,销量纷纷突破200万辆;中国汽车出口第一,超过日本;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1.6%;全球动力电池TOP10中国占据6席……
今年1月,这一趋势还在蔓延。数据显示,吉利、奇瑞、比亚迪都在20万辆以上,它们的1月销量分别是21万辆、21万辆、20万辆。
每年年初都是汽车销售淡季,后面会慢慢爬坡,按照这个节奏下去,今年吉利和奇瑞很有可能销量突破200万辆。
根据吉利和奇瑞自己的预判,2024年它们的销量目标分别是190万辆和212.6万辆至231.4万辆(销量增长13%至23%)之间,非常接近200万辆。
如果吉利和奇瑞顺利完成销量目标,那么2024年中国汽车品牌将有5个年销量达到200万级的企业,它们分别是比亚迪、长安、上汽自主、吉利和奇瑞。
这五家企业的总体量一旦超过1000万辆,伴随着中国汽车出口的风波,它们将和其他跨国车企形成正面竞争。
在这一方面,去年比亚迪已经帮中国车企抢先试水了一下。2023年,比亚迪年销量超过300万辆,挤进全球前十强,排名第九。
在比亚迪之前,分别是丰田、大众、现代、斯特兰蒂斯、雷诺-日产-三菱、通用、本田和福特,在比亚迪之后第十名是铃木集团。
这9大跨国车企,其中日本独立企业有三家,美国独立车企有2家,德国有一家,韩国有一家,还有2家分别是法美意合资,和法日联合。除了现代起亚,其余都来自老牌发达国家——G7。
比亚迪单刀赴会9大跨国车企,算是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让世界认知到中国汽车品牌。而一旦吉利、奇瑞、长安、上汽和比亚迪形成合力,有很大概率重整现在的世界汽车格局。因为这五家中国车企给自己定下的销量目标,未来主要都来自海外市场,国内市场格局初定,整体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未来不会有太大的市场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中国车企的出口模式将不再单纯依靠性价比,走低端走量的模式,而是量价齐升。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除了出口数量全球第一之外,中国出口的单车价格也大幅提升,从2018年的8.5万元人民币增长到2022年的12.2万元,目前更上升至14.3万元,出口市场也逐渐扩展到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最具代表的一款车型是比亚迪Atto 3(元PLUS),在日本的售价为 440 万日元,而 特斯拉 Model 3 在日本的起售价是 524 万日元,这两款车在日本相差约 4 万元,国内则差了 7 万多。
再比如在澳大利亚市场,比亚迪Atto 3 的起售价是 4.8 万澳币,而特斯拉 Model 3 是 5.74 万澳币,在澳洲的差价约为 4.6 万元,国内则差了 8.51 万元。
在德国的价格约为4.2 万欧元,比亚迪 Atto 3 的价格则来到了 4.2245 万欧,甚至比特斯拉还贵。
一边是中国品牌在全面进攻,另一边,某些跨国车企已经显露出了颓势,比如美国品牌通用,它2023年的年销量相较于前一年是有所下降的。
2023年全球车市将非常有看点,这将是一个因为中国企业的进驻而面临重新洗牌的时代。2024年,中国车企将在全球形成集团化作战,依托新能源优势,向全球前十发起挑战和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