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比油低”最低价杀入七字头,比亚迪向油车刺出“惊艳一枪”

前瞻观点: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放到比亚迪秦身上,就是“一便宜遮百丑”,何况比亚迪秦的配置已完全足够,也称不上丑。2024开年,比亚迪先声夺人,用最低7万多的售价,率先展开了对合资燃油车的围杀。




春节假期刚过,一则消息悄然划过汽车市场的上空——比亚迪 秦PLUS和驱逐舰05荣耀版给出起售价7.98万,相较去年9.98万元最低配车型降价2万。继2023年提出“油电同价”的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后,比亚迪再次开启了针对燃油车的攻坚,打出了“电比油低”的新口号。



从油比电低到电比油低


价格一直是电动车的弱项。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燃油车的生产成本已经能压到非常低,如果对性能没有要求,不需多么昂贵的发动机就足以支撑其提供基础的性能。


而在电池技术突破与锂电池降价前,新能源汽车如果不依赖补贴,普遍需要将价格提高到二三十万,要想拥有足够的竞争力,就需要打包智能化等全新功能,提供与燃油车差异化的产品。否则,就需要依靠补贴,将价格降到十几万,小心翼翼地控制成本。



最近几年,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与锂电池的大幅度降价,不少电车已经能将售价控制在十万上下,如同属比亚迪的海豚和价格更低的五菱EV mini。但插混车型要同时配备发动机和三电,成本控制更困难,价格很难降到十万以下。2023年,比亚迪推出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这才正式在紧凑级轿车市场打出了油电同价的口号,在10万左右的市场上形成了对燃油车的挤压。



随着2024年价格战的开幕,所有人都知道比亚迪不会作壁上观,但恐怕谁也不会想到,仅仅一年之后,比亚迪就再一次“试探底线”,喊出了“电比油低”这个堪称划时代的宣传语。


兵行险招 先下一城


看上去,比亚迪似乎是在兵行险着,以极低的价格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以比亚迪在2023年大赢特赢的姿态,真的有必要如此激进吗?


比亚迪的降价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在大环境上,锂电池的大幅降价为新能源车价格战的打响提供了基础。一方面,国内的锂矿勘探、采矿、加工等方面有了较大增长,另一方面,国内的锂矿石进口也在增加。两相结合,锂电池价格在2023年大幅度下降,让电动汽车的价格下探有了基础。


锂电池降价只能成为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打响的基础,对比亚迪自身而言,能够如此降价自然也是另有玄机,那就是“三电自研”。



众所周知,比亚迪早在1996年就开始布局自研动力电池的生产路线。2003年,比亚迪电池的出货量已经攀升至全球第一,同年开始布局电动汽车市场,到2017年,比亚迪将电池业务独立拆分为“弗迪”品牌,并成功凭借革命性产品刀片电池,打破了三元锂电池的垄断,成为自研自产电池整车厂的成功案例模板。


比亚迪始终专注于供应链建设,如今已经纵向打通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的几乎所有核心环节,形成大多数车企都不具备的供应链垂直一体化能力。因此在成本上,比亚迪也有能力压到最低。



此外,比亚迪也使用了一种新的供货模式,即每月竞价模式。在这种供货模式下,往常几年的合同改为每月一次的竞标,价低者得,能够以更短的周期响应市场变化,无疑更能降低供应链的成本。


在技术之外,本次价格下探更可看作是比亚迪营销策略的一个环节。


在打出“油电同价”的口号之后,比亚迪秦2023年全年销量已经突破30万,而在2024年开年降价,比亚迪秦先声夺人,有效阻挡其他对手的降价突袭,将主动权抢到自己手中。



同时,降价后的比亚迪秦和之前10万区间的竞品拉开了差距,在紧凑级轿车市场进一步下探,直接与轩逸、朗逸这类经典车型中门对狙,理论上能够开拓更多的消费者群体,有效稳定销量。比亚迪秦的降价也能为即将上市的其他车型让出位置,等到后续秦L、海豹06、全新一代汉等全新产品登场,比亚迪新一轮组合拳的威力才会正式表现出来。


步步为营 观念急转


实际上,如此骨折级别的降价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2017年,名爵MG3曾经在优惠后将价格下探到了税前4.5万元左右,雪佛兰科沃兹也曾经在前两年将价格一口气降到了5.5万。轩逸、朗逸等燃油车型,也未必不能继续降价。然而,由于削减成本太过不值当,过去的降价策略并未能持久,如今轩逸等车的价格还是维持在了10万上下。


比亚迪本次降价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很可能是真金白银地压缩了供应链的盈利空间,来换取对合资燃油车在紧凑级轿车市场的围杀。反过来说,我们也由此得以窥见,几年前那些十几万的卡罗拉、凯美瑞利润能有多高。



比亚迪的降价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自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大爆发式增长,以及2013年开始政府大规模补贴,中国汽车产业中出现了大量制造产能基础,从而导致供应链竞争激烈,不得不接受最低限度的超低价,进而形成对合资燃油车成本的诘问。


在这个过程中,降价本身所带来的销量提升反而并不是最重要。更重要的是成本普遍降低所带来的消费者期待值的变化——当消费者知道一辆车的价格可以低到如此地步时,他们自然就需要更多的理由解释他们多花的两万块钱,更不用提很多时候,两万块钱足够抹消任何犹豫。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的街头都会出现比亚迪的身影,就是对这个老牌自主品牌最好的宣传和营销。



当然,负面的影响在于,如此超出常理的降价会催生更多的“等等党”。现在已经7万多,再等几个月甚至一年会不会降价更多?对于短时间内非刚需且确实在意几万块的消费者来说,或许第一时间观望而非下手才是更加理性的选择。不论市场如何反应,相信比亚迪都会留有后手。2024年的车企竞争仍将有持续不断的好戏上演。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秦PLUS 驱逐舰05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445关注 | 527作品
+ 关注
中汽测评官方媒体,致力传播C-NCAP等测评结果,普及汽车安全、绿色和智能技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