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车市,除了打价格战,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造车40年,一家头部车企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 | 牛莉

出品 | 车旅人

01

价格战之害

在人类市场经济发展历史中,价格战这种营销方式是最简单、最直接、最粗暴的。

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发动价格战?

2024的开局,电比油低,电车比油车还要卷,而且这场价格战看似没有停下来的兆头。

在投诉类汽车网站中,有一类投诉迅速蹿升到投入理由前几位——价格投诉。

“去年买的车,贷款还没还完,新车已经降了大几万,只想问厂家能把我贷款还了吗?”

“上个月买的车,这个月价格就一泻千里了,找谁哭?”

“去年年初买的车,跑了一年网约车,赚了4万块钱,新年这个车直接降了3万……”

普通消费者可能会以为,价格战对消费者至少有好处。

但我想说,价格战对哪一方,都没有一点儿好处。

针对买车的用户:表面看,你享受到了更实惠的价格,但汽车这个产品的复杂性决定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等,你如何知道生产者有没有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更换更便宜的材料?而这个材料对车辆安全、健康可能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针对已买车用户:降价直接影响你已拥有车的二手车价值,保值率降低。

针对行业发展:价格战让这个行业都被迫减少盈利,优质人才流出,研发创新投入减少,影响行业发展速度和进度。

记住,当一家企业主动发起价格战,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尤其是对喜欢它、信任它的用户,更是一种辜负。

价格战,从中长期看,对品牌和企业的损伤极大,后患无穷。


02

上汽大众的思考

注意看!这个男人是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江湖人称“胖头俞”,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

面对一开工即引爆的车市价格战,这位掌舵人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他掌管的这家企业将在今年度过她的40岁生日。

在这个行业风雨兼程40年,没有谁比上汽大众更深刻地懂得价格战的危害。

确定的是,从一开始,胖头俞就没打算跟进价格战。

因为拥有2400万左右的基盘用户,他们都是上汽大众的家人,上汽大众不能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而伤害家人。

“每次和新朋友见面,我都会提一个问题,你本人和最亲近的亲朋好友里,没有用过上汽大众产品的请举手。”

俞经民说从来没有人举手。

请读者诸君想想,你们或身边亲朋好友有没有上汽大众车主?

反正我家我大伯、我爸、我弟、我表弟、我二舅都曾经是或现在是上汽大众的车主。

那么,如何应对这场疾风骤雨般的价格战?

上汽大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ID.3纯净版:

首付1.99万开回家(上海还有1万置换补贴);

三年内⽉供低⾄1399元(每天一杯咖啡钱);

三年后可至高6折回购(业内电动车承诺3年保值率的几乎没有);

俞经民解读:这个金融购车政策,既降低了年轻新用户的拥车成本,也避免了企业陷入跌跌不休的价格战恶性循环,维护了老用户、新用户、经销商伙伴、品牌等多方利益。

担心有诈?

3个理由消除你的疑虑:

  1. 1) 上汽大众有非常正规的官方二手车品牌,已健康运行多年;
  1. 2) 这种回购政策在其他油车如朗逸、凌度上都成功实践过;电车的回购政策在公司内部针对员工也顺利执行过;
  2. 3) 它是上汽大众,中国最资格的合资汽车品牌,累计拥有2400万基盘用户,如果它敢忽悠消费者,大概率已经死了很久了。

当然不仅仅是这一款车一个版型有这个政策,上汽大众整个ID系列产品都适用这个政策,只不过其他产品的首付金额要更高一些,具体也可以再具体去咨询4S店。


03

40年拷问:合资车企的价值

走过了波澜壮阔的40年历史,在参差多姿的中国汽车市场,真的就容不下合资车企和合资品牌了吗?

我说两个数据:

来自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2月,上汽大众累计销量17.8万,同比增长15.4%;

主流车型之一的朗逸1-2月累计销量超过6万辆,是不分级别、不分油电动力的乘用车销量总冠军。

在造车这件事上,以上汽大众的明星纯电产品ID.3,12万元价位的纯电,全系都是三元锂电池包,在某汽车网站论坛上,ID.3在北方和高速路况下的续航被众多用户称赞。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电动车二手车市场,保值率最高的不是那些在互联网上风头无两的新势力们,而是这款来自上汽大众的ID.3。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个品牌、一款产品的硬实力,在二手车市场往往更真实、更准确。

“我们做出一切决策的出发点,首先要对自己的企业负责,扬长补短,核心回到用户本身,真正对用户好,对自己身体健康,才能持续地生存和发展,这是汽车行业的本质——长期主义。”

“光卷价格就是不健康的行为,需要实力和差异化,上汽大众要走适合自己的路,成为更好的自己。”

“卖车,只是和用户结缘的开始,大众品牌讲这个话,很负责任。”

“有人问我,好像造个车没那么难,说到底,什么才是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我内心想表达的是,三五年后再看难不难,汽车行业是典型的长期主义行业,比任何一个行业都讲品牌。上汽大众造车40年,要走新路,走回价值本源的新路。我们坚定自己的想法。”

这些话都来自这位老牌合资车企掌舵人的内心独白。

去年,上汽大众凭借九字方针“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成为合资车企中高品质发展的优秀代表;2024年的上汽大众有明确的十二字方针——“油电同进,效率优先,品牌刷新”。

你感受到了吗?

这就是拥有40年沉淀、40年历史,经历了40年风云激荡的老牌合资企业的思考与定力,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任何时候,都不能乱了自己的阵脚。


牛姑娘说: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刚好看到,有媒体专访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先生时问到“如何看待车市价格战?”

这位在汽车行业像老黄牛一样拼搏了40年的汽车人如是回答:

“降价拼的是向下的能力,车企要拼向上的能力,向上的空间很大。”

是啊,汽车,这样一个有魅力、有想象力、有美感的物种,我们能拼的东西有那么多,干嘛一定要拼价格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大众ID.3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99关注 | 356作品
+ 关注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