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杀手级场景,武装产品竞争力

成为“全球物联网天线行业引领者”是尚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愿景,而从“天线宝宝”奋斗成如今的“天线姐姐”——尚远科技创始人姚清清的愿望是成为“天线奶奶”。

无论是尚远科技的奋斗目标,还是尚远科技掌舵人的朴素愿望,都表明了尚远科技深耕天线领域的决心。

3月23日-24日,轩辕之学铃轩4期第一模块课程,从尚远科技全新起航。姚清清在课上是这样说的:“我的梦想是一辈子做天线这一件事情,把天线当成我终身的事业来做,在一米宽的地方,不断往一万米深的地方深挖,产品不仅要在国内销售,更要走向国际市场,这是我终身的梦想,而且每年也在不断前进当中。”


这家被姚清清与两位合伙人及其团队精心呵护、成长迅速地企业,从2009年成立开始就瞄准了天线赛道。

从2009年到2013年,尚远科技主攻手机领域,2024年开始开拓物联网行业,业务更加广泛,涉猎共享单车、穿戴设备、家用电器等,2018年尚远科技成立汽车前装事业部,开始大力发展车载天线,从2019年开始,尚远科技也迈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平均每年增速在40%-50%。

时至今日,尚远科技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智慧家居、智慧安防、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能源、智慧车联、智慧生活、无线支付、智慧农业、智慧工业等物联网各细分领域,在上海、深圳、重庆3地分别设立研发中心,在惠州设有生产基地,成为一家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天线专业品牌。


这一路走来,姚清清的创业历程起起伏伏,充满扣人心弦的故事,她自己是这样表述的:“有些人的事业是坐着缆车上山的,而我是属于草根出身,一路走着荆棘满布、泥泞不堪的路跋涉上山。”

但每一次关键决策她都踩在了时代机遇的鼓点上。就像选择车载天线时,“新能源汽车符合国家倡导的发展大趋势,我相信这件事一定能做起来。而且,当时车载天线市场的竞争对手一共才十几家,如果我们能把技术、服务、质量、价格均匀地做起来,就会赢得一片蓝海市场。”姚清清是这样考虑的。

2023年尚远科技出货3亿根天线,长度正好能绕地球一周,成为了天线届的“香飘飘”,这充分印证了尚远科技选择车载天线板块的正确性。

姚清清的事业经营上,既有危急时刻的“寄情风水”——账面金额只有40多万,花费6万多爆改大门、前台,只为求一个转机。也有很多审时度势的前瞻决策与日积月累的用心经营——例如用杠杆原理撑开了OFO的供货大门,也为尚远科技迎来了转型成功的续命节点。

像尚远科技一样历经多次选择,都能选择正确的产品战略,并赢得市场认可的创业公司,既包含机遇的成分,更离不开战略、组织、管理的密切配合。可见,把握行业趋势、指定正确的产品战略,对公司经营的重要性。

轩辕之学铃轩4期第一模块课程的主题恰好是“新汽车与产品战略”,并邀请到了SoCar 产品战略咨询创始人、CEO张晓亮,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服务支持采购部部长孟唐华,广汽研究院副院长梁伟强,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金业锋,广汽乘用车智能网联部副部长陈丽,广汽乘用车采购部副部长郑楚彬等,共同分析行业大势、阐述产品战略、解析主零共生共赢之道。

01 张晓亮:场景是产品力的核心

SoCar这家公司从初创开始就一直专注于帮助车企制定产品开发目标,从单款车型开发到企业整体的产品组合、不同车型之间关系等产品战略,都是SoCar擅长的。

而SoCar之所以能胜任车企的这份重托,皆因其不仅具有广泛的数据基础,更有敏锐的行业嗅觉、清晰的市场分析和预测。

作为SoCar产品战略咨询创始人、CEO,张晓亮对汽车行业的趋势、应对之策相当有发言权。3月23日,张晓亮的分享围绕《面向智能电驱赛道切换下半场的产品战略管理》来展开。

开篇张晓亮就抛出了几个问题,这些年我们理解的汽车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整个生态、对我们重新理解汽车产业,以及对如何参与其中、如何分工,会产生哪些影响?

带着这几个问题,张晓亮主要分享了智能电驱赛道切换下半场的市场趋势和机会,智能电驱时代产品战略管理的逻辑主线,场景化的体验管理——什么是智能电驱时代的“好车”?以“好车”为目标、如何实现最高效率?

2023年全球汽车市场规模超7,000万辆,其中纯电占比14%,混动占比15%。聚焦国内市场,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为31.6%,但BEV渗透率增速放缓,电驱混动增速明显加快。

分享了几组数据之后,张晓亮总结了中国汽车的前世今生:“中国汽车市场过去20余年大致可被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目前已全面进入智电车型品类切换的变革期,市场主基调为:场景和体验的全面升级,与此同时品牌格局被全面重构。”

并且,当前“智能电驱化进入深水区,汽车由“更快的马”演化为“移动的家”,下一步将向具有自主决策能力的“四轮机器人”进化;产品内涵和外延的变化最终体现在使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方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最大的市场机会在于将存量的燃油车切换成智能电驱车,目前中国市场燃油车保有量近3亿台,每年切换2000~2500万台,需要10-15年。

那么,这样的市场变化对产品有哪些影响呢?张晓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市场细分规则被改写:由以尺寸、厢体形式和发动机定义的,相对明确和固定的边界,转化为以场景选择和场景覆盖代表的,更加模糊的边界、其次,产品组合形成的逻辑发生变化:由在固定棋盘上(尺寸、价格、厢体形式等)排布车型,到在场景地图上圈定场景覆盖范围,并选择优势场景。

在产品逻辑发生变化之后,企业如何打造一个好的产品呢?张晓亮也对此展开了深入说明,并结合具体产品,分享了如何让产品拥有能够创造流量的杀手级场景,以及如何在高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体验的同时,实现有效控制成本,以赢得市场竞争的具体路径。

02 孟唐华:购买因素逐渐趋同

东风日产已经合资20年,已经走过了1.0时代。这20年来,合资企业对中国汽车业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对于国内汽车制造体系的贡献,包括汽车开发、制造、质量、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

而在新四化转型时期,作为一家拥有完整布局的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的转型之路依然有足够的底气。3月23日,铃轩4期课程有幸邀请到了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服务支持采购部部长孟唐华,闭门分享了他是如何看待、如何应对汽车市场变化的。

本次分享,孟唐华围绕《新汽车与产品战略》展开,从新汽车之变、市场之变的应对之策、新汽车下供应链管理探索几个维度分享了东风日产的转型之策。

孟唐华说道,从全球市场看,能源之变、技术之变、竞争之变正加速上演,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变化包括新的能源结构引领新品牌发展,“新牌桌”需要新的品牌价值主张;技术品牌的塑造成为整车品牌的重要抓手;传统强势品牌正在失速,新势力通过技术和模式快速形成提升行业地位;等等。

随之,新能源市场已经由早期市场进入主流市场,孟唐华分析道:“新能源车的购买人群和燃油车购买人群开始无限趋同;甚至购车需求和购买理由都开始趋于一致。”

在能源、技术和竞争大变局的背景下,为了抓住用户,未来在全球汽车市场成功有五大关键成功要素:全球化市场布局、中国基盘点站稳、新能源品牌焕新、智能化迭代加速、价格竞争力提升。

而合资品牌面向ICE和NEV的新发展时代,战略从Global to China转变为China to China,再实现China to Global。对此东风日产的应变之策是“稳、转、拓”,即稳燃油市场、转型新能源、拓展利润源。

无论什么时候,品质都是东风日产的生命线,孟唐华说道:“东风日产自创立以来就坚持-开发-培育-应用的正向型供应链开发,始终坚持品质和供应链的合作稳定为第一位,让我们不光在市场端收获良多,同时也与供应商成为最紧密的合作伙伴。”

现阶段东风日产的策略是“油电同智”,孟唐华详细分析了东风日产的优势和目标:“整个新能源转型里边,我们东风日产有三个品牌——启辰、日产、英菲尼迪,这三个品牌对我们是优势,包括完全自主设计的我们也在进行尝试。现在我们做的更多的是在中国进行开发电动车,最终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未来我们要把它推到全球去。”

为此,东风日产也进一步优化了供应链管理原则,做了充分的资源储备。例如,在ePT总成代表的核心技术上,坚持自主可控+共享协同,在智能座舱系统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和产品上,坚持核心自主+开放成长,与供应商实现共生共赢。

03 梁伟强:整个行业很快将回归理性

与东风日产合资品牌不一样,广汽乘用车是血统纯正的“国家队”,但它们一样的是,都面临着新能源智能网联的转型发展任务。


3月23日下午,广汽研究院副院长梁伟强来到尚远科技,与现场学员倾情分享了《重构汽车产业,共建智能网联新生态》话题。
梁伟强从事智能网联、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整车开发近二十年,现负责广汽自主品牌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分管研究院前瞻技术领域,主持、参与了传祺M8、GS8等多款车型和星灵架构、大数据平台等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因此作为一名技术大拿,梁伟强更多从技术角度,释放了不少转型趋势,以及广汽的研发进展信息。此外,梁伟强的分享也极具国家队的视野高度。

首先,梁伟强分析了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的政策领航作用。他认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将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动力。

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两会,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点。而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通过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技术是汽车产业升级的核心,我国正持续推出各项政策措施,扩大我国汽车产业的优势。

而且,准入和试点新规加速出台,也将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低空经济也正在加速发展,浙江推动构建立体出行新生态。

除了政策的作用,整个行业都在经历着认知重塑。

包括国潮热正在从传统消费品领域逐步演进至科技、文化等领域,90后和00后在国潮搜索中的占比达到74.4%。梁伟强提到,汽车产品也正在受到国潮风的影响,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品牌文化上。

消费者认知重塑之下,产品也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出发点,实现产品定位差异化、精准化。加之,各类跨行业企业入场造车,为行业带来了新产品、新模式、新思维和新生态。

除了政策领航和认知重塑,梁伟强分享道,汽车行业也在经历着技术重构、价值重估、链条重整。与零部件息息相关的更多是汽车行业的垂直整合与分工协作带来的后续效应。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领域,以垂直整合为主;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走向高度分工,各自发挥优势;更多的合作方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参与进来,标准件细分到芯片、软件模块等。

面对呼啸而来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广汽集团致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发布“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

“面向2030年,广汽集团力争完成1个目标,发力5大增量,夯实7大板块,落实8大行动,实现产销475万辆、营收1万亿、利税1千亿,成为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世界一流科技企业。”梁伟强解读了广汽的目标,并介绍了广汽研究院及广汽集团最近的研发趋势及进展。

04 金业锋:转型升级是生存唯一出路

随着新能源浪潮愈演愈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攀升,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正在汽车行业上演。放眼未来,汽车“三电”将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时更重视的因素。而当下,风头最劲的则是兼顾了传统燃油车与纯电动车优势的插电式混动车(PHEV)。

对于一直深度耕耘在 MPV 市场的广汽传祺而言,在强大的产品阵营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广汽传祺MPV家族销量持续上涨。2024年1月取得16972辆的销量业绩,实现同比121.2%的增长;其中传祺豪华MPV家族1月销量达12039辆,同比实现144.9%的大幅度增长,实现连续12个月销量破万。

广汽乘用车的发展路线是什么?新兴品牌接连下场,广汽乘用车如何应对?未来战略如何布局?新形势下对供应链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到了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金业锋作为导师,与学员们深度交流、解惑答疑。

不同于以往采购导师的“单打独斗“,这次陪同金业锋一同莅临铃轩4期课程并参与分享的还有,广汽乘用车智能网联部副部长陈丽、广汽乘用车采购部副部长郑楚彬,三位资深专家与铃轩4期学员进行了3个半小时的闭门交流。

金业锋导师介绍了广汽乘用车的发展历程,他展望2030年,广汽集团志在成为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科技企业。广汽研究院作为技术管理与研发核心,构建了以广州总部为中心,联合全球研发中心与优势资源的全球研发网。走过的15年,广汽集团经历初创阶段、快速发展、已经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

电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广汽集团始终坚定信心,不断在智能化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他们不仅注重提升产品体验,更在技术研发上取得显著成果。

金业锋介绍,广汽集团的产品线丰富多样,包括MPV、SUV和轿车等多个系列。其中,MPV新能源产品如E9、E8以及传褀M8等,都展现了广汽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实力。在技术路线上,广汽集团积极探索HEV、PHEV等多种技术路线,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环保、高效的出行选择。他们的努力与创新,必将为电动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行业整合换挡提速,三股势力竞争激烈。2024年,随着价格战打响,以智能化为主导的淘汰赛和生态化发展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旋律。”金业锋强调,“在汽车行业整合加速的背景下,转型升级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去年,广汽集团发布了“1551”国际化战略,广汽集团将以“1”个2030年挑战50万的目标为引领,重点在欧洲、亚太、中东非洲和中南美洲等市场。这种全新的战略和顶层设计,无疑将进一步明确广汽集团的出海思路,大幅度提升广汽自主板块的出海积极性。

“中国汽车企业走向海外,是开拓新市场、展示技术实力和提升品牌形象的关键一步,虽然我们的动作不是最快的,量也不是很大,但高质量走出去的决心是没有变的,这也是中国汽车业改变全球产业格局至关重要的一环。”金业锋对未来充满信心。

随后,广汽乘用车智能网联部副部长陈丽,分享了广汽乘用车在三年换新计划中的转型目标。她强调车型将面向年轻化、科技化和高端化市场,并详细介绍了双赛道战略。广汽乘用车已全面启动XEV赛道转型,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

广汽传祺在电池、电驱和电控三大组件上均有布局,提供高安全、高性能和高智能的解决方案,动力电池技术更是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在电驱领域,我们创新性地采用多合一高度集成技术,并配备高性能扁线电机,实现强劲动力与高效节能的完美结合。

“由于我们的车型为PHEV,其控制逻辑远比纯电车型复杂,需精细调控电力与发动机的使用时机。为此,我们提供纯电优先、智电混动及保电优先三种模式,供用户选择,确保最佳驾驶体验。”陈丽解释说。

市场是多变的,广汽传祺也很清楚。因此,在这尚未有定数以前,传祺多维拓展自己的业务总是正确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核心,需要传祺在独霸MPV市场之余,构建出另一套可以维持增长的方法论。陈丽介绍,主打XEV+ICV双技术路线,结合ICV的智能座舱和高阶智驾技术,未来计划推出多款MPV、SUV及轿车。

针对未来智能驾驶的发展,陈丽着重强调了两点关键内容。一是,看的准、看得全:从自动驾驶场景覆盖有限ODD向全ODD发展,局限场景越来越少;二是看得懂类人决策:采用大模型,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融合,理解场景和逻辑关系,对泛化场景难点形成技术变革。

陈丽还提到,“要以场景覆盖为基础,推动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并借助技术和数据的双轮驱动,不断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最后,广汽乘用车采购部副部长郑楚彬,全面介绍了广汽乘用车供应链的发展情况,以及新形势下他对供应链的思考及建议。目前广汽乘用车共有零部件供应商约500家,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其对供应链的管理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共同发展,同等优先,坚持一旦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在新车型项目中同等条件优先;二是淘汰落后,在质量、成本、技术迭代等方面存在课题,无法满足传祺发展要求即淘汰;三是近地化优先,近地化优先配套。

有销量固然重要,但广汽传祺对品质的坚持也是从未改变的。企业以“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为目标和“品质优先”的质量战略为基础,逐步形成具有广汽传祺特色的“四心四全”质量管理模式,即围绕动心的设计品质、放心的零件品质、安心的制造品质和暖心的服务品质,建立起一辆车“从设计研发”到“客户提车”的全方位质量管控体系。

此外,针对供应链体系要求,郑楚彬强调了四点能力:

一、具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更具竞争力产品;二、具备技术降本能力,实现全生命周期降本;三、具备超高品质保障能力,达成各项品质指标;四、具备提前布局新技术新产品供应能力。

“我们要构筑超前规划、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成本领先、品质可靠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传祺与供应商的共同发展。”郑楚彬如是说。

郑楚彬对当前新形势下供应链发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电动智能车的科技浪潮席卷之下,汽车产业链正迎来一场深刻的重构、重建与重塑之旅。这次产业链的重塑,不仅带来了主要价值增长点的全新变化,更在产品竞争、平台开发、品质保障、供应保障以及持续盈利等多个维度,共同推动着供应链能力的飞跃提升。”

05 铃轩私董

3月24日下午,本次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铃轩私董会。参与分享的学员一位来自本土企业,一位来自外资企业,他们都是行业的佼佼者,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着很深的洞察。首先分享的是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亚太车载销售总经理邵宝军。RoboSense速腾聚创成立于2014年,通过激光雷达硬件、感知软件与芯片三大核心技术闭环,为市场提供具有信息理解能力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除深圳总部外,在上海、苏州、斯图加特、硅谷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自2024年初至今,多款新发布的热门车型已经开始标配激光雷达,这无疑是激光雷达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激光雷达赛道还得看中国!在汽车激光雷达领域全球排名前15的企业中,中国玩家表现抢眼,产品性能和价格优势逐渐凸显。

邵宝军介绍,RoboSense在中国大陆境内已经形成超过100万台年产能。十条生产线能够充分满足客户交付要求。截止目前,产线利用率已经超过70%,在2023年12月单月交付数量超过7万台,全行业第一。

技术领先的产品、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不断推高的交付量和市场保有量,激光雷达作为新兴感知元器件已走通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通路,随之也进入白热化竞争的态势中。面对当前技术路线收敛、降本等多重压力下,邵宝军用四个词概括了自己及行业的状态:变——蒙(音读mēng)——焦虑——卷。

面临行业困境,但邵宝军的积极与乐观,还是带给学员很多启发。他解释道,“汽车人自身要蜕变,步伐虽难却不停歇,万变不离其宗,变是唯一的不变。面对未知,我们或许迷茫,但深知仍有诸多未知等待探索。焦虑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变化的失落,然而,直面焦虑,积极行动,方能化解困境。时代呼唤我们勇往直前,成为顺应时代潮流、遵循客观规律的奋进者。”

第二位分享的是奥托立夫(上海)管理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吴锋,他是2005年加入奥托立夫,之前就职的公司也一直是外企,二十多年的外企经历让他见证了外企从“香饽饽”到不再“受宠”,反而本土优质企业更受欢迎。

吴锋介绍,奥托立夫 (AUTOLIV)是在瑞典设立的一家国际跨国公司,成立于1956年,主要产品为汽车电子安全系统功能,座椅安全带系统以及电子控制单元,汽车方向盘系统等。奥托立夫自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通过加大投入、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以及销售业绩的提升等多方面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市场成为是整个全球增长最快的地方。

“本土供应商企业的迅速崛起,让外资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吴锋解释说,自2002年起,奥托立夫便致力于本土化战略,首先,人员本土化,过去常驻公司的外籍管理者如今已陆续回归本国,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批优秀的中国本土人才,中国员工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

其次,奥托立夫不仅将生产线和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化,更在研发中心的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更使得中国区的整车系统集成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保持领先地位。此外,在产品整合方面,奥托立夫也积极推进国产化进程。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总装生产,更将核心技术如发射器和气囊等关键部件掌握在自己手中。

众所周知,气囊和安全带都是涉及到驾车人、乘车人及行人生命安全的产品,对质量的要求也是极高的。奥托立夫在追求严苛品质时,制定了“零缺陷”的产品质量方针。通过设计可靠产品(产品开发体系)、采购无缺陷零部件(供应商体系)、生产无缺陷产品(精益生产体系)和确认产品一致性(质量体系),真正实现“零缺陷”的目标。

吴锋坦诚地表示:“即便是再严苛的产品,也难免会遇到问题风险。一旦质量问题浮出水面,我们会迅速召集内部高层会议,并特邀法务人员一同参与。我们将全程紧盯解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确保问题被及时上报,绝不隐瞒任何细节。最终,我们追求的解决方案,必定与公司的整体战略和发展方向紧密相连,为公司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内容分享结束后,吴锋对参与轩辕之学铃轩课程表达了自己的感悟。他说:“自从我踏入轩辕之学的殿堂,这里便成为了我人生中极为宝贵的平台。长久以来,我身处于外企的环境中,虽有所成就,但内心始终怀揣着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探寻,然而又常常缺乏那份果敢与决断。正是这份内心的渴望与迷茫,让我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轩辕之学。”

吴锋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初衷:“在轩辕之学,我期待与各位优秀的同仁们展开深入的交流。你们不仅是我学习进步的伙伴,更是我心灵成长的导师。这样的交流,无需金钱的衡量,它本身便是无价的财富。我真心希望,通过与大家的沟通与交流,我能够汲取更多的智慧与经验,为自己的成长之路带来新的启示和帮助。”

新汽车变革的浪潮已经汹涌澎湃,深水区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轩辕之学铃轩4期第一模块《新汽车与产品战略》的学习中,同学们深入探讨了新汽车变革的核心要素与产品战略的关键点。教学相长、习学共进,他们携手并肩,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铃轩4期第二模块课程,将于春意盎然的4月20-21日开启,新汽车人将始终怀揣梦想,砥砺前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0关注 | 8作品
+ 关注
这里是推广技术、发布资讯、沟通未来、寻找伙伴、打造品牌的最佳平台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