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一季度同比降幅24%

“富人正在抛弃保时捷”,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的数据。一季度官方交付数据显示,保时捷在华交付16340辆汽车,同比降幅达24%。

2023年保时捷全球交付32万辆,同比增长3%,中国市场交付量为7.93万辆,同比下降15%。并且,中国市场成为其唯一销量下滑的单一市场

和保时捷的在华销量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3年,国内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451.6万辆,同比增长15.4%。

这意味着,保时捷正在失去主流客户的芳心。过去八年里,中国是保时捷最大单一市场,这其中,中国的“白富美”功不可没。

保时捷曾在招股书中坦言,截至2022年,保时捷中国车主一半是女性,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

2022年保时捷在华销量约9.3万辆,占全球销量的30%,这意味着,保时捷每卖出三辆车,就有一辆销往中国。

曾经爆买保时捷,将其捧上全球第五大市值车企宝座的中国“白富美”们,正在逐渐冷落保时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车轱辘话”注意到,保时捷在国内的两款热销车型——Panamera和 Macan,至少六年没有更新换代了,显然已经过时了。要知道,中国的“白富美”最典型特征就是喜新厌旧

在日新月异的中国车市,不进步就意味着退步。加上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Macan等保时捷车型不论是性能、豪华程度还是价格,都不再具有优势。

保时捷在华下滑的不止销量,还有价格。以往,保时捷的热门车型都要加价买。2023年,这些热门车型开始纷纷降价。

为了挽回销量,部分地区针对Macan的优惠高达12万元,热销车型Cayenne和Taycan的优惠也给到了10万元以上,这么大的促销力度,换来的仍是不见起色的销量。

在燃油车时代,保时捷的品牌溢价主要体现在性能领先上。然而,新能源汽车时代,各汽车品牌的性能差距在缩小,保时捷的性能优势被撼动。

在中国市场,保时捷燃油车基本盘不断受到新能源汽车蚕食,而自身的电动化转型进展缓慢。

靠着燃油车在中国市场大赚22年的保时捷,在电动化转型方面似乎并没有那么坚决。2019年,保时捷开始电动化转型,并推出首款纯电动跑车Taycan。

但是直至今日,保时捷旗下在中国售卖的纯电动车型依旧只有Taycan这一款, CLTC续航里程从430km到538km不等。

有网友最近想换电车,去试驾Taycan,反现座椅硬、悬挂硬、后排小,这些勉强还能忍,但落地价格近百万的车,却没有电吸门,觉得很失望。

此外,这几年接连爆出的保时捷女司机素质低下引发的新闻事件,也是导致其销量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4月13日,一段“保时捷女司机撞车后不道歉,反而砸门吓哭小孩,叫嚣自己老公是国足”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并迅速冲上热搜。

今年3月,杭州,一位大爷骑着电动车正常行驶在非机动车上,结果身后频繁传来了汽车的按笛声,随后,保时捷女司机下车后当街怒骂:好狗不挡道。

稍微百度一下就能发现,类似新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共性有一个:保时捷女司机。

想想看,买保时捷的“白富美”们,多数是冲着它的豪华去的,这样能装点自己的门面,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旦保时捷女司机被打上了“素质低下”的标签,很多人吓得就不敢去买了——以防自己泄密

此前有国内报道,保时捷位于广州天环广场的中国第100家销售网点被曝突然关店、撤场,内部已空空如也。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反映:“广州天环广场保时捷展车都不在了,展架上空空如也,只剩2台电脑。”

另据广州日报报道,保时捷天环广场门店已经没有工作人员,以往的展车也已经全部撤走,只剩下桌椅还没搬离,不过门店没有做围蔽措施,来天环广场逛街的市民仍然可以进出。

保时捷本身品质和服务上的问题,也在影响其销量。一些消费者吐槽其售后服务、产品质量问题。2022年的“减配门”事件,对其品牌形象和口碑也造成打击。

除了减配及服务等问题,在各投诉平台上,关于保时捷车辆电控、关键部件失灵或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同样屡见不鲜。

对保时捷来说,忽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显然是不明智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因此,保时捷需要认真对待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挑战。

再说几句

可能有人觉得,是中国消费者没钱了,所以保时捷不好卖了。其实不是大家没钱了,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

如今,保时捷的性能被电车平替,舒适性被电车超越,油耗被混动完虐,没有了这些优势的保时捷,只剩下品牌溢价了。所谓品牌溢价,说白了就是说你行你就行,当你不行的时候更不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万关注 | 4915作品
+ 关注
说来说去,都和车有关。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8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