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SHARK选择在海外发布?比亚迪的棋局你能看懂吗?

继中国市场登顶后,比亚迪又开始在海外市场发力了。

近日,比亚迪首款皮卡在墨西哥正式发布,命名为SHARK。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899980墨西哥比索和969800墨西哥比索,折合人民币,大概是38.66~41.65万元。在比亚迪的宣传海报中,用了“猛鲨出海 霸气登场”这8个字。

虽说SHARK还未在中国市场上市,很多消费者无法感知到这款产品的竞争力,但对比亚迪和中国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言,SHARK登陆北美市场,将成为新能源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言,中国智能电动车出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无论是在东南亚市场上,还是在欧洲都有着较为出众的表现。更绿色、更优异的用车体验让诸多海外消费者感受到了新能源车的魅力。

美国市场却是个例外,为了限制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政策,按照最新的关税政策,美国将对中国的电动车关税将从25%提升至100%。

在这样的背景下,比亚迪将SHARK率先布局在墨西哥市场,就有了深远的意义:竞争是躲不开的。

首先,2023年,全球皮卡市场总规模为568万辆,其中海外皮卡市场规模达到535万辆,其中,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是皮卡销量最集中的全球性区域市场,皮卡更是北美及拉美地区市场销售量最高的车型,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墨西哥无论是地理位置亦或是市场重要性,都具有突出的战略性,对北美及拉丁美洲的覆盖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墨西哥具备典型的市场示范作用。墨西哥对海外汽车的需求非常旺盛,其中,皮卡是这里最畅销的品类之一,且与非洲等部分区域市场不同,除了需求旺盛之外,这里皮卡产品的消费能力也较强。而比亚迪SHARK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对手包括丰田Hilux(海拉克斯)、福特Ranger,这都是在全球都很受欢迎的皮卡产品。从产品实力来看,SHARK能够在若干维度实现对以上竞品的能力碾压,如果在墨西哥将这些传统的老牌选手拉下马,就是对SHARK的最好证明和肯定。

无疑,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既需要车型有着超强的竞争力,也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而比亚迪早已具备了这样的实力。

用先进技术击穿市场

“比亚迪拥有技术‘鱼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市场需要时,我们就捞一条出来。”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在多个场合提及“技术鱼池”的概念,在他看来,行业变革期,技术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核心技术才是在行业动荡期站稳脚跟的关键。

毫不夸张地讲,比亚迪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技术鱼池的打造,这其中DM-i技术是比亚迪向市场证明自己的关键。

得益于DM-i技术更快、更省、更平顺、更环保的特性,一经上市便颇受消费者追捧,排队等车、渠道连展车都被消费者抢购一空。火热的市场状态让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快速扩张。

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比亚迪的累计销量为302.44万辆,同比增长61.86%,比亚迪不仅成为了国内销量最高的车企,还占据了国内新能源市场近三分之一的份额。

除了令人惊叹的DM-i技术外,比亚迪的“技术鱼池”中还有着丰富的技术储备。在过去几年当中,比亚迪就接连拿出了e平台3.0、易四方、云辇等诸多技术。

而近两年业内争相布局的800V高压平台,比亚迪早在2015年便推出了这一技术,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比亚迪 海狮07的上市发布会上,比亚迪更是自信满满地对外表示:“我们想做几百伏 就能做几百伏!”

海狮07是搭载e平台3.0 Evo的首款车型,其最大亮点在于搭载了全球首创的全域智能快充技术集群,具备智能升流快充技术,可以在任意电压平台下充分发挥现有充电网络中GB15标准公共直流充电桩180kW(750V/250A)的最大能力,大大缩短了用户车主的充电时间,提高了日常生活中用车的便利性。

并非比亚迪不知道800V高压快充能够打造很好的营销噱头,而是在比亚迪看来,能够真正对消费者产生价值的技术,才是好技术。

同样的故事在SHARK身上也有体现,SHARK是一款新能源豪华智能皮卡,是基于比亚迪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打造的。SHARK搭载了1.5T发动机和DMO超级混动技术。纯电续航里程100公里,综合续航可达840公里。综合最大功率321千瓦,有着6.7秒的零百加速和7.5升的百公里亏电油耗。此外,SHARK还搭载了智能电四驱系统,可以拖拽2500公斤的房车。

DMO是站在DM-i和DM-p的肩膀上诞生的黑科技,它涵盖了混动架构加车身架构加兼容云辇-P,可以看作一个专注越野的车型平台,而DMO的实力已经在方程豹豹5上得到了验证。

从产品实力的角度而言,搭载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的SHARK又是对传统皮卡的综合实力的碾压,SHARK极有可能实现对北美皮卡市场的重塑,进而推动北美市场智能电动化的发展进程。

死磕研发,加速正向循环

无论是DM-i系统在国内市场的走红,还是SHARK开启在北美市场的征战,其本质都采用了一种技术至上的打法,最为值得一提的是,SHARK不仅拥有碾压同级别产品的实力,还拥有比亚迪强大体系能力的支撑,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丰富“技术鱼池”打造的。

比亚迪早已形成了一条从死磕研发到形成技术优势进而形成市场优势的正向循环之路。

据比亚迪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 1249.44 亿元,同比增长 3.97%;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5.69 亿元,同比增长 10.6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24%,达到 37.52 亿元。

在市场内卷加剧、价格战此起彼伏的行业背景下,比亚迪能取得这样的财务表现,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引领者。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比亚迪并未应对价格战而存粮草,反而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的研发投入为106.10亿元,占到总营收的 8.49%,同比增长了 3.29 个百分点。而去年全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未395.75 亿元,同比增长 112.15%。

或许,还有读者对于近 400 亿元的研发投入没有概念,作为参考特斯拉 2023 年全年研发投入折合人民币后约为 284 亿元。简单换算,二者相差足足 116 亿元。

这样巨额的研发投入,能够帮助比亚迪打造技术领先的市场地位,而这样的市场地位,一方面可以助力比亚迪保持在国内市场持续领先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将为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提供支撑。

数据显示,继 3 月份凭借 38434 辆的成绩超越特斯拉,拿下中国新能源出口第一的位置之后,比亚迪 4 月再次创下了新能源出海新佳绩。数据显示,4 月份比亚迪出口达到了 41011 辆,同比增长 176.6%,创下有史以来出口量新纪录,海外市场正在成为比亚迪的第二增长曲线。

虽说海外市场的开拓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但在绝对的技术优势面前,任何政策都无法阻止行业前进的脚步。随着时间的推移,DM-i在国内市场持续火爆的盛况,定能在全球范围内上演。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7万关注 | 1490作品
+ 关注
开有趣的车,干有趣的事,做有趣的人。客观、冷静、独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35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