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不过就撤退?爱驰打算换一种活法


放弃国内主攻海外,爱驰汽车欧洲公司拟在美借壳上市

如果要为5月份的汽车市场敲下一组关键词,IPO或是其中之一。继李书福第九次将旗下品牌推向资本市场后,又一家造车新势力正在谋求曲线上市。

近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SPAC公司哈德逊收购公司(Hudson Acquisition l Corp.)宣布,该公司已与爱驰汽车欧洲公司Aiways Automobile Europe GmbH签署了业务合并协议书。

协议约定,爱驰汽车欧洲公司的股东将获得新发行的Hudson Acquisition l Corp.普通股,股权估值约为4亿美元(近29亿人民币),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12月31日前后完成。


SPAC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其成立目的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就收购或业务合并与目标公司进行交易,从而使目标公司上市。相较传统的IPO模式,SPAC模式上市更快、费用更少、流程更简单。在汽车行业,为简化流程加快上市步伐,采用这种借壳模式上市的企业已有先例,如法拉第未来、极星、路特斯等都是通过SPAC借壳上市美股。


放弃国内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爱驰汽车成立于2017年,行政总部和技术中心位于上海,在江西以工业4.0标准自建具备整车资质的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超级智慧工厂,在江苏建设有电池包工厂,在德国拥有电动跑车研发中心、制造基地和欧洲市场销售公司,在丹麦拥有甲醇制氢科研中心和制造基地。

自成立至今,爱驰汽车先后完成了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滴滴出行、腾讯投资等明星机构,融资总额约百亿元,曾一度让人寄予厚望。

但近年来在国内汽车市场爱驰的表现却差强人意,日益边缘化。数据显示,爱驰汽车2020年全年销量为2 600辆,2021年销量为3 011辆,2022年销量为4 446辆。可查数据显示,爱驰汽车销量统计仅持续到2023年4月份,前4个月公司仅售车111辆。这与其他新势力动辄月销过万的成绩相差甚远。业内普遍认为,爱驰汽车无法打开市场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其产品矩形十分单一并且辨识度不高。截至目前,爱驰汽车旗下只有 爱驰U5和爱驰U6两款车型。

天眼查显示,2023年11月,爱驰汽车上海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2023年12月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爱驰汽车的官微、官博的更新停留在2023年5月,客服电话与APP停摆。

在国内市场的失意,导致爱驰汽车此次借壳上市更像是无奈之举。

相比“蔚小理”这些新造车企业,爱驰汽车算是一个“另类”般的存在。在市场定位上,其他新造车企业毫无例外率先聚焦国内市场,毕竟国内市场才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但在国内市场难以打开局面的爱驰汽车,早在6年前就开始早早布局海外市场。

早在2018年10月,爱驰汽车在德国公布了海外战略;2019年,爱驰汽车新车爱驰U5在欧盟上市发售;2020年4月爱驰汽车在欧洲上市并交付用户。目前,爱驰汽车的海外市场已经拓展至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丹麦、意大利、以色列、瑞士、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克罗地亚、法罗群岛、冰岛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家,是第一家大批量出口欧盟市场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付强曾公开指出:“国外竞争不如国内激烈,国外消费者对于新品牌的容忍度更高。海外是爱驰汽车的主攻方向,爱驰会做到出口销量大于国内销量。”而根据爆料,爱驰汽车已在日前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规划,即不打算继续留在中国,而是将布局重点转换到德国。

此外,在技术路线上,爱驰汽车同样“另类”。多数新能源汽车厂商均会采用纯电或“电动+混动”的路线,而爱驰汽车采用电动的同时,还涉足业界罕见的甲醇重整制氢高温燃料电池技术路线,并于2020年8月投资20亿元建设相关项目。


最后的救命稻草

与大多数新造车企业一样,爱驰汽车最初也曾寄希望于以常规的路径上市,但一直没有成功。

2021年6月,爱驰被曝计划登陆科创板上市,然而随着科创板IPO审核的收紧最终登陆无果。两个月后,又有消息称爱驰将赴美IPO,随后杳无音信。

2022年,爱驰汽车再次传出新的上市动向,传闻称其计划反向借壳美股教培企业华夏博雅赴美上市。华夏博雅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与爱驰汽车的运营公司Aiways Holdings Limited达成不具约束力的合作意向,收购爱驰汽车所有发行在外的股权。根据意向书条款,爱驰汽车估值总金额范围为50亿美元至60亿美元,收购完成后,爱驰汽车所有股权将被转换为上市公司的普通股。后续依然以失败告终。

2022年,爱驰汽车高层人事变动频繁,被曝资金周转难题,随后出现欠薪、供应商回款困难,以及办公场地租金、物业费、水电费欠缴等问题,去年公司已经深陷资金危机,最终借壳上市不了了之。

业内人士认为,美股对教培行业天然严格,爱驰借壳华夏博雅上市难以避免对主体的审查,且当年教培行业和相关中概股已经普遍遭遇寒潮。此次借助专门的SPAC公司,至少流程进展应该相对更快。

几年前,蔚来汽车成功登陆纽交所,一度撬动大量资本涌入中国智能电动赛道。但当下的融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资本逐渐回归理性,新能源汽车板块估值大幅回调。如几天前在美上市的极氪,在2023年的一轮融资估值130亿美元,而登陆美股的估值为51亿美元。基于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从资本角度看,爱驰选择此时上市,并非最佳时期。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预测,2024年是这一轮造车风口的最后窗口期,在这之后竞争会进入白热化。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根基不深的初创汽车公司只有具备了稳定的现金流,才能有充足的弹药迎接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

对于爱驰来说,在窗口关闭前尽快上市可能是其最后的出路。但需要看到的是,即便实现“借壳”上市,在重视规模效益且行业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市场上想要翻身,爱驰还需打一场硬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爱驰U5 爱驰U6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636关注 | 3560作品
+ 关注
讲述不一样的汽车故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