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加25%的关税,不影响中国优势

撰文 / 周 洲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师 超

美国最新发起的对自华进口的锂电池加征关税,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影响不是很大。

5月17日,国轩高科美洲业务副总裁陈瑞林对包括汽车商业评论在内的媒体作出上述评论。

陈瑞林称,国轩高科对美出口的锂离子电池以储能和商用车产品为主,目前尚不清楚商用车电池产品是否会征收关税,只有少量动力电池出口供给美国新势力车企,占总量比例极小,几乎不受影响。

5月14日,美国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加征关税。

其中,自2024年起,美国对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从25%提高至100%,对电动汽车电池零件、锂离子动力电池从7.5%提到高25%;自2026年起,美国对锂离子非电动汽车、永磁体、天然石墨的关税从0提高到25%。

这是继拜登2022年8月发布《通胀削减法案》(IRA)之后,再次针对中国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作出的限制。

美国对乘用车的关税税率为2.5%。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产汽车加征25%的关税,如今拜登将加征税率提高到100%,最终关税税率从27.5%增至102.5%。

虽然关税暴增,对中国的整车企业来说,几乎没有影响。

除了一些商用车之外,中国几乎没有乘用车整车出口到美国。

今年一季度,中国车企只有吉利通过子品牌极星向美国出口销售了2217辆电动汽车。美国市场占整车出口量的份额低于0.5%。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最昂贵的零部件,约占整车成本的40%。

真锂研究创始人、总裁墨柯表示,美国本身缺少动力电池以及正极材料厂,中国具备锂电供应链的优势,美国若要开始自主生产锂电,仍需从中国进口关键原料。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目前,美国动力电池的生产成本和国内相比几乎翻倍,即使加上25%的关税之后,成本还是便宜,所以整体来讲,对中国动力电池的竞争力没有太大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2023年国内动力电池累计出口 127.4 GWh,占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量的 83.5%。

其中,美国是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出口金额为 135.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94%,占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 20.8%。

据汽车商业评论了解,不论是先前的IRA,还是加征301关税,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实现锂电产业转移。

根据IRA,从2024年起,使用中国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的电动汽车将无法获得美国政府最高7500美元的补贴。

而美国对石墨负极的关税征收延缓两年,陈瑞林认为由于石墨是高耗能产业,需要建在能源和劳动力相对便宜的地方,再加上环保要求高,美国立刻建立起石墨产业的难度相对较大,放宽两年再征收关税是基于产业现实的考虑。

美国树立关税壁垒,是为了倒逼相关企业赴美建厂,将锂电产业链转移到美国。韩国的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纷纷在美落子。

而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比如IRA中关于敏感实体的认定,使得中企赴美建厂会受到阻碍。

受此影响,宁德时代采取了技术授权的方式,与福特和通用汽车在磷酸铁锂电池生产上进行合作。

目前,中国电池企业实现赴美建厂的有远景动力和国轩高科。这两家企业都具有外资背景。

远景动力(AESC)是较早在美投资的电池企业。

作为日产、NEC Corp.和NEC Tokin的合资企业,AESC成立于2007年,于2010年向日产汽车提供锂离子电池,其在田纳西州士麦那的日产聆风电动汽车装配线附近经营着一家独立的电池工厂。

2018年8月,中国远景科技集团(Envision Group)启动对AESC公司的收购,日产保留了AESC公司20%的股份。

2022年8月,远景动力在美的第二座工厂于肯塔基州博灵格林市动工,产能为30GWh,第一个客户是梅赛德斯-奔驰,也为其他车企供货。

2023年6月,远景动力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佛罗伦萨附近的第三座电池工厂开建,耗资8.1亿美元,将为宝马的美国装配厂提供圆柱电池。这也是远景动力在全球建设的第13座电池生产基地。

远景动力在南卡罗莱那州的新工厂▼

国轩高科的第一大股东为大众中国,约持股25%,其在美国密歇根州于2022年10月建有正极材料厂,2023年9月斥资20亿美元在伊利诺伊州坎卡基县曼特诺新建一座动力电池工厂,计划提供2600个工作岗位,将集中生产10GWh的锂离子电池组和40GWh的锂离子电芯,可享受总价值5.36亿美元的州激励措施。

此外,国轩高科在美国硅谷地区的弗里蒙特工厂,拥有1GWh的产能规划,并实现了85%的自动化率。这是国轩高科在美国市场的第一条Pack产线,主要面向美洲ESS市场,生产范围包括3kWh到30kWh的便携式储能产品和家用储能产品,在美国的第一款电池Pack产品已于2023年12月在弗里蒙特工厂正式下线。

国轩高科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美洲、欧非、亚太的产能均达到100GWh,实现占全球10%的市场份额。

陈瑞林也认为,不可否认存在文化和制度差异,美国政策也是在变化之中,后面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但不影响公司出海美洲、欧非和亚太的布局。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788关注 | 6980作品
+ 关注
中国汽车商业报道第一刊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