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车型只有冷门销量?讨好市场的智己L6,可能还得降价

不知道车企品牌最近是不是把精力都放到了学习小米汽车的营销模式上了,已经连续两款车,在配置体系方面“翻了车”,还都是极具爆款潜质的产品。


比如此前我们分析过的,把3米轴距的中大型SUV门槛拉到18.98万的星纪元ET,8款车型,就没有一个能打的配置,城市领航+四驱+800V,都想要就要上32万,价格劝退。而增程版竟然没有城市领航+四驱,这个时代做这样的产品体系规划,着实有局限性。

无独有偶,星纪元ET刚因为配置引发吐槽,另一款备受期待的热门产品,没在价格上劝退消费者,也是因为配置的问题引来准车主的不满和吐槽。

它就是智己L6。


这款车活跃度也不低,因为价格和定位与 小米SU7高度重合,品牌现如今又主打性价比路线,很多人在见到了21.59万的小米SU7之后,还是选择等等它,认为它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智己L6从产品力和售价上也做到了不辜负消费者期望,灵蜥底盘和城市领航都实现了标配,甚至把价格也打到了19.9万,小米SU7没做到的“交个朋友”价格,智己L6做到了。

但遗憾的是,如此讨好市场的智己L6,恐怕还是很难打过小米SU7。图说汽车认为,智己L6一旦销量冷门,就可能出现价格下调,实际上就目前看,智己L6的确很有性价比,但是这个价格有些不上不下,可能次低配的车型配置换到19.99万的版本上更值,但是这估计要亏钱了。现在的局面,的确有些尴尬。要和小米SU7争市场,挺难。

最先就体现在销量上,小米SU7不用多说了吧, 5.1日小米官方公布锁单量已经达到了8.8万辆,称得上现象级爆款,一年的产能都用完了。


而智己L6,从4月开启预售,截止到5.13日正式上市,盲订状态下订单量超过了2.9万。但是等到正式上市后,叠加权益之后价格下探到19.9万时,上市了48小时,锁单量只有6k。这个成绩也说得过去,但是对于智己,还有空间。

在配置和价格都未知的前提下,还有2.9W的预定,这部分受众是有着极高购买意向的用户,但是从2.9万到实际下单6K的数量,背后也能看得出来,盲订用户群体看了发布会也存在犹豫。

首先来看看,这些准车主他们犹豫甚至顾虑什么?

一来是盲订和公布售价后的下定用户享受权益没有多大变化。对有极高购买意向,在配置和价格都未知的前提下,还能选择支持品牌的用户,没有太多额外的权益鼓励和扶持,有点给购买热情泼冷水。

二是价格以及配置和预期可能有偏差。19.9万很有吸引力,但是800V没有标配,且低配的磷酸铁锂电池并非来自宁德时代,也不是全系三元锂电池,和预期有差距。

智己L6的局限有哪些?


1、入门版产品力还是差点意思

入门版综合产品力真的不太够看,400V平台,是中创新航的磷酸铁锂电池,然后没有空悬,也不能选装,不过3999可以选择的全车隔音玻璃,主动降噪和真皮座椅,21个扬声器,实际上还不错。也就是说,20万你能买到什么?2950mm的轴距+后轮转向+城市领航+续航650km的磷酸铁锂,中规中矩的水平。但是要和智己LS6比,似乎后者更有性价比。

2、低配和次低配之间价格跨度太大,产品力也不是那么能打。


问题来了,如果不选择入门版,那么很多人就把目光放到了次低配车型上,结果发现,价格跨度太大不说,产品力也并没有想的那么强。

标价25.99万,权益后售价23.99万,能得到续航710km,宁德时代的电池,800V平台,可以选装空悬和悬架调节功能,全车隔音玻璃,主动降噪、真皮座椅和21个扬声器。

而这建立在4万差价的基础之上,问题是空气悬架配置还要再额外加装3999元,看似空悬价格很合理,其实其它的费用早就包括在4万的差价里面了。4万就多了8度电,就变成了800V平台,多了个空悬,余下那些配置的变化,3999元的选装包也能搞定。所以很多潜在车主就会觉得不值得,就会犹豫。

说白了还是这个价位的智己L6不是那么能打,它对比小米SU7的次低配,只是在电池上有优势,小米SU7的Pro版本车型还是400V平台以及磷酸铁锂电池。可以额外加装空悬,但那样成本也就达到了24.39万上下,和小米SU7之间价格差距只有2k。智己L6中控屏幕尺寸大点,OLED屏幕。

但其它方面和配置,和小米SU7相比就不占优势。续航小米SU7达到了830km,并且轴距3米,小米SU7两颗英伟达Orin-X芯片,总算力要高不少,还带透明底盘、全车无钥匙进入和矩阵式灯光以及后排侧隐私玻璃。还有模拟声浪和车载KTV,接口更多,充电功率也更大,还带运动风格座椅和第二排座椅加热功能等等。


总的来看,小米SU7配置更足一些,设计也更加运动时尚,智己原创度更高,灵蜥底盘有噱头,第二排座椅可以调节,设计上坐着也比较舒服。

所以综合来看,智己L6目前虽然有4个版本,但入门版不买的话,其他版本性价比并不是很高,能买的也没那么值得买,高价的什么都有了,但又没必要买。这就是现阶段,智己L6的困境和弊端。

网友热评

1“玩套路,耍心机,智己真机智”

3999元选装包必选,19.9万只是一个噱头,最次也要20万+,虽然三千多对目标受众来说并不影响什么,但是从心理上给人一种不舒服的体验,的确有点套路和心机。

这里需要给智己辩解一下,现在已然做出了调整,3999元选装包是可以取消的。主要针对真皮座椅、四活塞固定卡钳、静音玻璃和主动降噪以及21扬声器的升级,除了不能改的400V和800V平台,以及中创新航和宁德时代这些之外,其它配置都能够升级到和次低配相似。

2 买国产车的人最挑剔

我都已经买国产车了,还不能给我点好的?

这两天看到一句话,无比认同——买国产车的人最挑剔。

的确如此,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有这种心理影响,我都买国产车了,还不能给我更好的?

毕竟从厂商和品牌角度,国产车有本土品牌优势,成本控制上的优势体现在定价层面,和合资相比,门槛更低。没有文化差异,能够听取市场反馈及时进行调整,给到更多消费者需要的配置。所以难免的在购车过程中,消费者都会对国产车有更高一层的要求,以此弥补和合资品牌影响力层面的差距。

3 只能买低配,但是都2024年了,20万买400V,很难说服自己。

从性价比角度出发,低配最值得入手,但是作为消费者心里还是有一道坎难以跨越,都2024年了,还要花20W来买400V平台,已知800V会是未来趋势,这的确很难说服自己。而且到了次低配,价格上去4万不说,也还是后驱,只是变成了800V和有能选装空悬的资格,同价位同级别的选择太多了,没必要非得死磕智己。

4 空悬CDC=2万,75度磷酸铁锂变成100度麒麟=2万,后驱变四驱=2万,全域800V=2万,麦弗逊变双叉臂=2万,城市领航=2万,所有都有,不低于30万,都没有,顶天了16万

这个网友算的这笔帐太精辟了,虽然价格上2W的标准有些出入,但是目前在20万上下的中型包括中大型车市场,从轿车到SUV似乎都贯彻这个标准。星纪元ET如此,智己L6也差不多,什么都有差不多也要30万上下,什么都没有,就只能算电车,算不上智驾,如何选,还是看自己的预算决定吧。

如果我的预算是20——25万之间,说实话,我可能不会选智己L6和小米SU7,而是会选择智己的LS6。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万关注 | 5352作品
+ 关注
走进汽车圈,专注、专心、专业解读最精彩的汽车信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