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上了”大众的小鹏要做增程?

撰文 / 张霖郁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赵昊然

中国以外的汽车市场从去年开始蔓延着纯电放缓的气氛。

纯电智能车型的领军企业特斯拉在2024年经历了裁员、股票下跌、月销量下滑等一系列负面消息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都在重新评估纯电车型未来几年内的市占率节奏。

作为单一纯电车型企业的创始人,他们如何预判混动的生命周期以及近3-5年纯电的市占率趋势,这将是公司战略性的决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

李想在5月20日晚的财报会上宣布放缓纯电车型的推出,他们原计划今年下半年要发布并交付3款纯电车型。

“先布局足够多的自营充电桩,实现和特斯拉相同数量的超充桩时才是推出纯电车型的合适时机;第二是需要足够多的门店以及车辆的展示位置。支撑一个新车型过万的销量规模,大概全国要新增500-600个展位,否则就会出现增加产品数量却不增加销量的问题。这是理想 L8 过去几个月遇到的问题,因为 L8 的展位数量减少了40%。”李想在财报会上解释了延迟发布纯电车型的理由。

仅仅隔了一天,何小鹏在自己的财报会上也对“是否做增程”进行了回应,这个回应和他4年前在中国蓝皮书论坛上的态度已截然不同。

那一年,他说公司初创时期因为时间成本的原因最终把动力形式押注在了纯电而没有考虑混动车型。他当时预判“混动的价值在2024、2025年会逐步消退。一家成熟的企业该不该做混动?我认为应该。但是作为初创公司首先少就是多,慢就是快。”这是2020年7月何小鹏在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的发言。

4年后,他在财报会上说:“我们在飞行汽车领域里是用增程的解决方案,飞行汽车里的汽车是增程,飞行时是用纯电。我补充两个对增程的看法:第一个混动对客户是有真实的需求。我们调研了很多用户,他们接受了混动之后,他们发现原来一年只加几次油,平常更多充电,所以下一步选车他们就能接受纯电。第二,从技术角度,从增程到纯电的跨越难度要远高于从纯电到增程,但我们看到现在这一代的增程已遇到挑战,比如在全球化上,中国的汽车主要在城市里面开为主,但部分海外国家,用户在高速和城市驾驶的比例都非常高。在高速情况下,增程的体验有些问题。对小鹏来说,下一代增程领域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思考最多的话题之一。”

这一回答暗示了小鹏汽车未来并不排除研发混动或增程车型。据说这一研发至少需要3年时间。

“抱上了”大众的大腿

2024年5月21日晚,小鹏汽车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小鹏汽车总收入为65.5亿元,同比增长62.3%,环比下降49.8%;毛利率为12.9%,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6.7个百分点;总交付量为21821辆,同比增长19.7%,但环比下降63.7%。

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13.7亿元,同比减少9.7亿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为人民币414.0亿元,同比增加72.8亿元,环比减少43亿元。

除了汽车销售带来的收入外,在本季财报中,小鹏汽车获得10亿元的服务及其他收入,同比增加4.8亿元,环比增加1.8亿元。据财报显示,该收入的同环比增长,主要来自于2024年第一季度与大众汽车集团进行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有关的技术研发服务收益。

2024年4月17日,小鹏与大众集团正式签订EEA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当前大众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中国正全力以赴的电子电气架构,大众方重新命名为CEA。

但此次一季度的10亿元软件服务费用并不包括CEA的费用,这部分费用是小鹏和大众之前签订的另一个合同,涉及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联合开发业务,同时双方还订立了联合采购计划。

这部分价值上亿元的平台与软件服务费将按季度支付,据小鹏官方解释,这笔费用会逐步提高,CEA的费用大众中国则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支付。这对小鹏来说是一笔固定收益,不是一次性的费用,对改善小鹏的财务状况将起到重要作用。

小鹏和大众的深度合作,从收益上看,已经改变了小鹏的商业模式,业务既包括汽车销售,也包含To B的技术输出。换句话说,小鹏不再完全依赖销量来支撑公司的运营和研发。

“去年一年我的观念有很大变化。以前考虑规模第一,后来的逻辑是要活过淘汰赛,要做多边形战士下的规模第一,规模领先。我对淘汰赛的看法跟很多人不一样,我并不认为一个月多个两三千辆车,在排名上走好几个名次,就能够活过去。”何小鹏在北京车展采访时说。

Mona以及另一款B级轿车

财报会提及了今年即将上市的两款车型。一是新品牌Mona的首款车型将于6月亮相,今年3季度交付。据何小鹏说,这款车的颜值非常高,另外搭载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价格则低于20万元。

他相信同样功能的车型价格下探到更低的区间所产生的销量规模是巨大的。另外,这款车型他们并不会自己面向B端销售。但之前与滴滴约定的B端销量仍然有效,主要是对滴滴的激励政策。

今年小鹏还将推出一款B级轿车,将于四季度交付。这两款车的发布,何小鹏及团队深信会提升四季度的整体销量。

出海方面,小鹏今年正着手布局20个国家,包括欧洲、中东地区。他们开发了右舵车型,适应一些英联邦国家。

财报会结束后,美股当天开盘,小鹏汽车股票涨了近20%。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788关注 | 6980作品
+ 关注
中国汽车商业报道第一刊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