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为什么而造车?


“新能源无起色、智能化转型慢、新车高价低配”,网络上的丰田好像早已日薄西山。

2024财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4%、营业利润同比增长96.4%、净利润同比增长101.7%”,现实中的丰田依旧稳如泰山。

丰田似乎早已脱离了汽车江湖中的是是非非,也不屑于各种尔虞我诈,转而追求精神层面更高维度的东西。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宇宙的尽头是玄学

为什么而造车?”,对于不同车企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大都是为了钱。那赚到钱之后呢?是更多的钱吗?

2015年,丰田用8.35亿美元的代价成为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结束了车企轮流坐庄的局面。不同于单纯地冠名打广告,丰田切切实实地想为包括残奥会在内的奥运会多做点什么。

秉承着“让全民出行更美好”的理念,丰田始终认为行动自由是多元化社会的根本,减少所有人的行动障碍是全球头部车企的使命所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丰田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福祉车,就连进博会这样的重要场合,福祉车也成为了丰田展台的主角。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福祉车注定小众,大概率也不是个赚钱的买卖。不过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福祉车又显得尤为必要,所以丰田选择做这个“赔本”买卖。

再比如面对节能减排的趋势,丰田将为巴黎奥运会提供超过2650辆电气化乘用车,包括500辆氢能源车型Mirai。

说到氢能源,这在当下也不是个赚钱的买卖,但却是实实在在只排放水的清洁能源,也是丰田认为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路径,所以这个项目丰田一直在投入。

你可以说丰田的电动化转型慢,但是你不能说丰田不热衷于环保,因为电动化不是车企走向环保的唯一道路。当然,丰田也没有放弃电动化,它和HEV、PHEV、FCEV共同组成了丰田的多样化能源路径。

虽然一提到智能化,丰田给人感觉乏善可陈,但是它的工程师们却在用科技努力解决着一些看似很小,实际却关系到用户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情。

比如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丰田发现越来越多的老人在倒车时容易将油门误踩成刹车,所以推出了ICS智能声呐系统,当检测到油门误踩时,会主动进行刹车。

为了全人类更好的出行体验而造车、为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造车,这是丰田的造车哲学,“量产幸福”也不是说说而已。

当然,在造车之外,作为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的丰田还干了很多与车无关的事情。

比如“Global Team Toyota Athletes(丰田全球之队)”,始终支持着在体育领域抱有理想并为之奋斗的运动员,以及所有人挑战自我的梦想。

在“丰田全球之队”中,除了作为丰田员工的运动员之外,还由在各国选出的与丰田拥有同样理念和价值观(“挑战”、“改善”、“质朴刚毅”、“团结友爱”、“谦虚感恩”、“坦率正直”)的运动员所组成。

“丰田全球之队”并不过分强调比赛表现,而是更想突出表达自己“以人为本”的品牌价值观。

比如击剑运动员达里尔·霍默即将第四次踏上奥运之旅,他曾在里约奥运会获得男子佩剑银牌,但是没能在东京奥运会站上领奖台,“丰田全球之队”等多方力量的支持给了他新的动力。

在这里,不以获奖为首要目标,而以不断挑战自我、实现人生价值为第一要义。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丰田内部有一个《丰田纲领》,它代表着丰田的处世哲学:

上下一致,至诚服务,产业造福社会;

致力于研究与创造,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切忌虚荣浮夸,坚持质朴刚毅;

发挥团结友爱的精神,营造和谐家庭式氛围;

具有敬畏感,知恩图报。

所以在丰田的产品上,我们能看到最多的是“中庸”一词,但“中庸”同时也意味着实用、耐用、好用,也能成为“量产幸福”的最佳载体。

当各家车企都在讲产品、比配置、争输赢的时候,丰田就像是个超然世外的贤者,努力做着利他的事业,为全社会提供“移动自由”,为奥林匹克精神添砖加瓦。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坚持做对的事,时间会给丰田最好的答案。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Mirai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2万关注 | 2.3万作品
+ 关注
资深汽车产品经理团队,帮你找到值得买的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