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失利,理想一季度财报“不理想”

如今的汽车市场风云变幻,各车企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造车新势力代表之一,理想汽车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

尝到了2023年业界屡创新高的甜头,又经历了2024首款纯电MPV MEGA首战未捷,理想汽车的一季度日子过得可谓跌宕起伏。

直到5月20日,理想汽车顺势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喜的是,理想汽车在2024年一季度营收达到256亿元,同比增长36.4%;净利润为5.91亿元,连续六个季度盈利。

忧的是,今年一季度的营收相比上季度的417亿元,下滑了38.6%;净利润相较去年同期9.3亿元,同比减少了36.7%,较上个季度58亿元,大跌近89.7%。

综合来看,相较于还在为温饱奔波的其他新势力,理想汽车今年一季度的财务表现还算亮眼,但增长速度明显趋于放缓,接下来的路并不好走。

“和预期有差距”,理想一季度表现不“理想”

“我必须承认,今年以来,我们面临内部经营与外部环境的多重挑战,一季度的表现与我们年初的预期有所差距。”李想在本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并不避讳理想汽车一季度出现的诸多挑战。

要知道,在理想汽车公布2023年财报时,对2024年第一季度预期为:营收将达到312.5亿-321.9亿元,同比增长66.3%—71.3%;交付量预计为10万-10.3万辆,同比增长90.2%—95.9%。显然,目前理想汽车的业绩回报并未收获肯定。

从销量来看,理想汽车一季度共计交付8.04万辆,同比增长52.9%。虽然仍处于新势力第一梯队,但长期被问界压一头,失去冠军宝座。

市场销量表现上的疲软,则主要源于理想在产品规划上的误判,尤其是新车MEGA上市引发的负面舆论海啸。今年3月1日, 理想MEGA上市,售价55.98万元,作为理想汽车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和首款MPV车型,该车对理想汽车今年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被寄予厚望。

借用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想本人的话:“MEGA具备爆款的特质,有信心成为50万以上所有乘用车的销量第一。”

只可惜,被寄予厚望的MEGA一经上市并未收获赞美,反倒是招来大范围吐槽,导致最终销量并不符合预期。零售数据显示,今年3月和4月,理想MEGA销量分别为3229辆和1145辆。

一方面,对于理想汽车而言,从增程式转入纯电赛道,面临的转型阵痛期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黑马问界的强势表现,给理想汽车为代表的新势力敲响了警钟。

在3月21日发布的内部信中,李想承认对纯电市场节奏的把握出现误判,“我们错误地把MEGA的从0到1阶段(商业验证期),当成了从1到10阶段(高速发展期)进行经营。”同时,他还表示,过分关注销量和竞争,欲望超越价值,理想原本最擅长的用户价值和经营效率显著下降。

受到整个汽车市场价格战的影响,理想汽车一季度的定价策略调整导致整车利润率下降。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利润率为19.3%,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3.4%。

研发投入上,理想汽车一季度投入30亿元,同比增长64.6%。理想汽车官方表示,主要由于雇员数量增加导致雇员薪酬增加及支持扩展产品组合及技术的费用增加。同时,研发费用环比减少主要与新车型研发项目的时间与进度相关。

当然,除了财报数字带来的现实落差,当前的理想汽车在接下来几个月还在遭受口碑上的质疑。

裁员和诉讼阴影弥漫,理想二季度打出保守牌

对于理想汽车而言,新车MEGA的失利无疑是致命的,不仅让“微博之王”李想变得沉默不语,连续3周没有更新动态,更让品牌痛定思痛,尽快采取措施补救。

4月初,理想汽车对公司内部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在新一轮人员优化上比例超过18%。2023 年财报显示,理想汽车近3.16万人,同比增长63%。按照优化比例来计算,这轮优化涉及超过5600人。

具体来看,销售服务运营部门优化超过400人,招聘部会从原来的200多人缩减至40—50人,智驾团队会缩减至1000人以内。

也正是本轮组织架构调整,才让理想汽车被媒体多次曝出裁员的新闻。虽然官方并未正面回应此事,但在本次财报会上,李想坦言:“我们积极调整,全面启动并落地组织和流程优化,提高内部经营效率和决策质量。”

而对于所谓公司内部组织架构调整,李想也直言,(理想)成立质量运营的团队,所以不用把大量时间投入到运营上,组织升级产生的结果应该是2025年看得更加清晰。

裁员风波未平,理想汽车又遭到了投资者的压力。不久前,名为“国际律师”的微信公众号爆料称,理想汽车因证券欺诈案已经于近日被投资者集体诉讼至法院。

起诉的原因很简单,新车MEGA上市哑火就是此次投诉的导火索。投资者普遍认为,理想在发布MEGA的时候,过于自信,从而夸大终端市场需求,和自身运营能力,给出不符合现实的销量目标预期。

业绩不达预期、裁员风波不断、投资者不满情绪高涨,理想汽车的上半年可谓悲喜交织。由此,在经历了组织架构调整以后,理想汽车针对未来发展战略,不仅在打法上变得更为保守,还在新产品布局上回归优势。

李想直言:“今年我们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而他给出的解释大致归为两点原因:一个是理想汽车自营超充桩数量并未达到可满足的规模,另一个是门店展位数量难以支持如此庞大的产品体系,否则容易出现增加产品数量却不增加销量的问题。

这意味着,暂缓电动新车上市以后,理想汽车今年的重点仍然是L系列的几款增程式电动车。

针对短期的第二季度,理想汽车也同样给出一张安全牌,预计第二季度交付量为10.5万至11万辆,低于市场预估的13万辆;预计第二季度营收为299亿元至314亿元,低于市场预估的386.3亿元。

此外,为了刺激销量,理想汽车还加入价格战。4月22日,理想汽车官宣,旗下L7、L8、L9以及MEGA全系车型降价,其中L系降价1.8万-2.0万元,MEGA降价3.0万元,同时对于已提2024款L7、L8、L9及MEGA的车主提供现金回馈。

降价之后,理想汽车对于L系列在接下来月度表现充满信心。李想透露,新上市的理想L6已经被广泛认可,在价格策略调整之后,L7、L8和L9的订单量在持续增长,后续没有降价的打算。

“20万以上的家庭用户是坚定的市场选择,中长期不会变化,但是我们做得远远不够好,还有更大市场等着我们去开拓。”

回首近两年理想汽车发展之路,从意气风发、风头无两,到如今麻烦缠身、风波不断,既有着大盘压力巨大的客观原因,也有自身狂妄迷失的主观因素,理想汽车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5万关注 | 1.4万作品
+ 关注
移动互联汽车类垂直内容资讯网站,结合智能搜索、兴趣推荐、内容聚合等技术,为用户打造和提供全面、准确汽车资讯的内容平台。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