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三年亏了20万!日系车保值的谎言,兜不住了?

今天这个市场,就没有保值率好的车。

作为衡量产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保值率其实一直都有“滞后性”,所谓的“滞后性”就是在N多年前你花费7万元买到的劳力士水鬼,在很多年后的不经意间被瞬间炒作起来。

价格从7万涨到了12万,这就是所谓的“保值率”。但如果今天你再去买这只表,将会承担巨大的经济风险。

汽车的保值率更加明显,一个是有明显的滞后性,另一个是车辆本身的价值就较高,动辄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

很多人潜移默化的会和保值率挂钩起来,现如今平均每位车主的单车使用周期已经被压缩到了4年-5年左右,高价值车辆不考虑后期的折损费用,是不太可能的。

但这个残值标定,2024年买到手的车,我们不可能给出2029年的残值,毕竟这个行业变化太快了。

以过去所谓的最火的 雷克萨斯ES为例,这台车在2020、2021年加价3万-4万左右,一台2.0L的最低配车型雷克萨斯ES200,落地价格接近35万。

这一批雷克萨斯ES200在5年之后的今天,二手车市场给出的评估价格在18万左右,车商正常的出售价格在20万出头。

事实上,目前在售的全新雷克萨斯ES200,终端落地价也才25万左右。

三年左右的时间价格就折损了18万左右,这还是当年所谓保值率“鼎盛时期”的雷克萨斯ES,保值率的崩塌速度都如此明显。

整个燃油车市场可以说没有一台所谓保值的车型。

在高段位车型中,保时捷911过去一年的价格崩塌了20%左右,奔驰大G的二手车价格更是惨不忍睹,如果将视线拉回到30万级燃油车市场,其实也不好过。

宝马3系、奔驰C级、丰田汉兰达等新车的价格开始直线下滑,蔓延到二手车市场,想要成功交易,二手残值必须要和新车拉开巨大的差距。

其实日系车保值率是最后崩塌的,在日系车之前,新能源车、德系、美系、法系车的保值率都开始早早崩盘。

没有保值率,其实是产品竞争力不够强直接导致的,新车市场难以走量,必须要通过释放利润、下调价格的方式刺激销量。

新车价格低了,有过使用痕迹的二手车价格必须要更低。

合资车、进口车的保值率全面崩塌的核心关键,是中国自主品牌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用智能化、电动化为核心的底层架构,支撑起了更大尺寸、更大空间、配置更丰富的产品力。

定价20万以上的中国品牌,销量在不断崛起。

极氪、理想、蔚来、阿维塔、华为系、坦克,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显然抢夺的是传统合资车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是电动化带来更好的体验感、智能化带来更好的科技体验感。

这些都是传统燃油车时代带来不了的。

所以在未来几年,保值率这个概念将会暂时被封闭,在未来汽车格局稳定、产业链条完善之后,保值率才有可能重新被人注意起来。

至少在目前燃油车价格疯狂下调、新能源车成本不断压缩的重要转折点,任何的保值率,都只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手段。

当然,企业愿意出来兜底残值的例外,这是企业自掏腰包补贴。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万关注 | 6009作品
+ 关注
新车解析,行业分析。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