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汽车如何远航?

文 字 | 陈飞翔

设 计 | 小宇宙

监 制 | 陈梓萱




寂,用来形容远航汽车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从2022年的成都车展,到2024年的北京车展,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远航汽车总是默默的存在。即使在北京车展上,远航汽车的展台面积并不小,但也没有掀起一点点波澜,再一次沉寂在鼓噪喧天的流量泡沫里。


比较令人难过的是,近几年的大型车展,远航汽车都未曾错过,只是事过无痕,鲜少有人记得。


远航汽车的声量式微,官方微博从2023年4月11日起,发布了143条微博,以及增涨的168个粉丝,寥寥无几的评论区犹如一潭死水,很难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姿态。


它只是沉默的存在着,然而沉默并不能掩盖问题的发生,曾经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远航汽车站在时代的风口,与机会一次又一次擦肩而过。沉默的表达无人回应,无效的营销也起不到任何正向效果,本就薄弱的品牌认知度更是一片沼泽。


远航汽车就像一艘漂泊的小船,想要心向远方去远航,却无奈在原地打转。


谁是远航汽车?


远航汽车成立于2022年8月,是大运集团倾力打造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按照远航汽车对外公布的消息,公司旗下包括 远航Y6、Y7两款豪华轿车及远航H8、H9两款豪华SUV,并在2023年11月8日正式开始量产下线。


上一个刚宣布成立,就拿出多款车型面世的还是恒驰。大家也曾见证过恒驰的结局,财大气粗不是汽车行业的生存之道,也并非可行之道。


大运集团,乍一听或许会有些陌生,其实它在汽车行业已经深耕了许久,或许可以称得上一句“老牌正统军”了。他们1987年从摩托车起家,到2004年进入商用车领域,至今已经实现对重卡、中卡、轻卡以及客车的全面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大运还是国内首家取得纯电动及氢燃料重卡双公告的企业,具备纯电、换电、混动和氢燃料多种技术路线。


在商用车与摩托车的成功经验加持之下,大运打造的远航乘用车,却依旧给人一知半解的迷茫感。


诚然商用车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乘用车的成功,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鸿沟”,远航汽车像是一个只要拓展业务的品牌,无关质量,无关技术,甚至无关产品。


在北京车展,远航Y6和远航H8正式上市,新车定价均为30万起。远航汽车也不甘就这样平庸下去。他们想借助北京车展的热度,直接挑战高端汽车市场。即使定位如此,也不免让人感觉有些莽撞,使围观群众惊呼的,大概是远航汽车不知而无畏的勇气。



“开始量产”并不意味着就有了足够的品牌底气,也并不代表就会有优秀的销量业绩。全网搜索“远航汽车销量”,看到的仍是一如既往的沉默,几乎找不到任何数据,从角落里翻出来的车型单月数据也均不过百辆。


有信息表明,大运集团董事长远勤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将远航汽车的年度销量目标定在“2024年3-5万辆、2025年10万辆”。


对于远勤山来讲,自信是必须的,但在我们研究汽车领域的既定思维来看,我们需要自信,但需要的是理性的自信。从目前情况来看,远航汽车的目略显好高骛远,征战的远方是困难重重。


远航汽车的不甘


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更像是一块照妖镜,可以照出专注专心,也可以照出浑水摸鱼。


高合汽车、博郡、拜腾、宝沃等等,都已如过眼云烟。我们并不缺少一个新品牌,我们缺少的是更多的长期主义者,在锻造企业的过程中实现一种共同的产业进步与科技进步。


作为汽车行业的后来者,我们不确信远航汽车已经做好应有的准备。就以远航汽车的网页宣传为例,首页即是略显业余的招聘广告,产品页的制作也很不专业,无法第一眼找到准确的车型信息。


心向远方,当立足当下,战略规划与落地执行,应保持一致。现在看来,远航汽车只有美化后的大话,所谓的“强强联合”也成为了宣传的资本,缺少辨识度的车型设计不止一次被吐槽。



远勤山接受采访时表示:“只要市面上有的我们有,一些市面上没有的我们也有。我们不能说我们在所有方面都100%是世界第一,但是我们敢说我们综合能力是世界第一。”


远航汽车的战略是以“集结全球优势资源”为核心思路,运用自己已有的优势技术基础,整合嫁接各项世界最先进技术,快速打造综合的产品核心竞争力。



远航汽车宣扬的核心技术,可谓是集众家之所长,嫁接了华为的整车域控制器、博世的电子电气架构、本特勒的防腐蚀全铝底盘、阿里斑马智能座舱、Brembo赛车级别制动系统、高通骁龙8155高算力芯片等等行业领先技术。


看上去很美。抛开滤镜,不难看出,远航汽车更像是一个技术集合体,个性化的标签被彻底隐藏,只是重复的在“抄作业”,而“抄作业”并不是一个技术活。


区别于全栈自研,远航汽车采用了“强强联合”的方式。高端的各种技术配置,新科技的应用,理直气壮的表达,表象似乎一切美好,但技术基础的薄弱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我们需要走近远航汽车,去从更多视角来研究远航汽车,管理逻辑、品牌内涵、技术底蕴等等,我们所见的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远航汽车?



远航汽车要远航


在这个疯狂又理智的汽车市场之中,竞争的本质依旧是技术,产品、文化、品牌的综合实力的比拼。技术引发的生产力、产品力的改变,将是根本性的。单纯将技术背书寄托于供应商的不断精进,终是轻贱的,汽车行业的“骄傲”并不容许这么被摧残。


在一个新的领域耕耘开始本就不易,但是我们所期待的远航汽车,应该是更加专业,更加专心,更加专注的远航汽车,当用户从产品技术和产品品质层面真正认可的时候,也许才是远航汽车能够远航的基础。


个性化、特质化的标签存在是有意义的,汽车的个性应该被体现与珍视。


在整体汽车行业疯狂内卷大打价格战的时候,远航汽车是勇敢的,他们敢于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中,坚持向上探索的企业战略。在我们质疑远航汽车的同时,这种难能可贵,也是不可忽视的。


至少远航汽车的中式豪华定位,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如果借以他人的核心技术来凸现,那就不是正确的路径。



尾 声


想要从这个厮杀激烈的汽车市场突围,如果是凭借他人的技术以及自吹自擂的营销手段,显然是不现实的。打铁仍需自身硬,远航汽车的可进步空间依旧巨大。



沉寂或许只是一种状态,或者是阶段性的表现。对于远航汽车来说,尽快提升自身管理、产品、研发上的专业水准,扎实前行,坚守品牌定位,未来有一番作为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愿望总是好的,需要有人去践行。远航的问题依旧还有很多,两年前如此,现在亦如此,留给它解决的时间并不多了。


我们尊重每一位企业家深度思考之后的每一次决策,毫无疑问,想要有所作为,远航汽车需要改变,改变的不是战略,而是战术、理念和打法。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738关注 | 4471作品
+ 关注
致力于传播和传承卓越的汽车文化和汽车文明,倡导理性、绿色、健康的汽车消费观。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