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解散全球超充团队!特斯拉“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车动力》撰稿

导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事实再一次证明,马斯克的确喜欢不按常理“出牌”。

近日,这位特斯拉的掌舵人突然解雇了该公司的充电基础设施高级主管丽贝卡·蒂努奇及其团队中多达500名员工。随后,特斯拉战略充电项目主管威廉·詹姆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已确认——特斯拉和埃隆·马斯克已将我们的整个超充组织解散。”

让人感到有几分匪夷所思的是,威廉还同时表示:“整个团队都不清楚被裁的原因。”


听上去,这样的行事风格又好像“很马斯克”。

就在上述“大动作”的前两周,马斯克曾在发给员工的邮件中宣布:特斯拉将裁减超过10%的全球员工,涉及人数可能超过1.4万人。彼时,外界曾认为此举是该公司为应对全球化竞争而采取的“降本增效”行为。

不过,马斯克此番突然解散超500人的全球超充团队却仍然让人费解——毕竟,超充不仅是特斯拉拥有目前市场口碑的重要“基盘”,更是当下汽车行业来势汹汹的“新能源浪潮”中炙手可热的一大“风口”。


面对火热“风口”,马斯克却选择了突然“泼冷水”——在让几乎所有人都感到“有点懵”的同时,大家也不禁生出了以下疑问:特斯拉以后真的不玩儿超充了吗?……这一次,马斯克“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对此,《车动力》的各位“大嘴”们也自有一番见解——

危险的信号?

——车动力|楼晓明

在燃油车时代,竞争同样激烈,但从来没卷到大家都不赚钱的程度,主要是三大件的技术护城河发挥着缓冲作用,而作为电动车核心要素的电池和智能,有几家品牌是自己的?……

缺乏技术护城河的后果就是同质化严重,拼性价比成为无奈之举。中国市场占特斯拉全球22%份额,要守住如此重要的市场,只能跟进,要保住利润率,裁员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电动车产业,亏本赚吆喝注定无法长期持续,以技术突破来降本或提升附加值,才是打破僵局的最好方式。笔者感觉,特斯拉正在集中精力,以自动驾驶技术作为突破口来破局。


佐证华为智驾的遥遥领先带动问界一骑绝尘,可以发现,自动驾驶将是电动车的下一个风口。不过听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需要6万元的使用费,有华为在前面挡着,恐怕难以美梦成真。

关于特斯拉超充团队的解散,笔者嗅到了危险的信号——年初哈弗大学曾宣布:已经发明了续航1000公里的固态电池,充至80%只要几分钟,难道这么快就要商业落地了?……马斯克正在为新技术调整布局?……

若果真如此,中国在全球的电池产业竞争优势将面临挑战,对于中国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固态电池技术,得快马加鞭了。

乏利可图,自然“思变”?

——车动力|雷铁军

或许是为了“安抚”包括超充合作伙伴和用户在内的有关各方,解散了超充团队的马斯克又随即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示:“特斯拉仍计划扩大超级充电网络,只是新地点的扩张速度会放慢,将更关注100%的正常运行时间和现有地点的扩张。”

再考虑到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网络已覆盖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超充桩数量在今年年初就已达5.5万个——面对如此庞大的规模和资产,我们应该可以确定一点:超充,特斯拉肯定还是要继续玩儿的;只不过,今后的“玩儿法”会变。

怎么变?……别忘了,无论马斯克如何特立独行,他在本质上都是一个商人/资本家——逐利,始终是他的天性;当利益驱动不足、或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时,马斯克自然就会“思变”。


多方信息显示,目前欧美的充电桩市场竞争激烈、且难以盈利——或许,这正是特斯拉决定裁撤超充团队的主要因素之一。

似乎是一种佐证——作为美国充电桩市场鼻祖,已经成立长达二十三年的Tritium恰好就在马斯克此番对超充团队“动手”之前宣布了破产,原因也非常简单:亏损,到2023年仍在持续、甚至不断扩大的亏损。

看到Tritium苦心经营多年之后却仍然落得如此下场,马斯克是否会有些“兔死狐悲”的感慨?……再然后,干脆一狠心,于是乎……


与此同时,欧美多国的市场大环境似乎也成为了新能源车及相关业务的“拦路虎”。以美国为例,很多消费者认为电动车价格相对较高,且充电设施仍不完善,因此并不愿放弃燃油车,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也“反向抑制”了充电桩业务的扩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论马斯克本人是出于何种考量而选择“抛弃”超充团队,最终恐怕都绕不开一个“利”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7万关注 | 4110作品
+ 关注
车动力官方车家号,一群车界知名大嘴,陪你聊聊车市那些事儿。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