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上险渗透率首破50%,王传福预言成真,燃油车为何败阵?

3月份的时候,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说:未来3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会突破50%。

第一次听他这么说,你是什么感受?

是不是有点不信?

但现在还不到3个月,这个预测就变成了现实。

不得不说,王传福是真懂车;更重要的是,这是终端用户用行动投票。

1、上险量破50%,一点儿水分都没有?

关于销量、占有率、渗透率、增长率,在国内有很多不同的统计口径,因此很多数据是有水分的。

4月份上半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0%,当时不少人还说,这个数据,没有把各大厂商的库存算进去,实际渗透率没那么高。

而5月份第三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到16.8万辆,渗透率达到了50.2%,这下,最后一点水分也没有了。

这样的“双突破”证明,国内汽车市场正式进入新能源主导的时代,现在可以说,传统燃油车是真的大势已去。

其实,燃油车另外一个阵地也开始失守,那就是保值率。

不少人认为,新能源车型价格不稳定,电池更换成本高,因此保值率不如燃油车。但根据中汽协与精真估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2023年二手车市场保值率呈现整体下滑趋势,其中燃油车下滑幅度较大,新能源车型则相对稳定。

说白了,二手燃油车已经逐渐“没人要”,市场价值正在快速下滑。

2、正式成为少数派,燃油车为何败阵?

在中国之前,世界上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的国家也不是没有,挪威目前的渗透率已经达到82.4%。

但挪威体量太小,而中国却是一个乘用车销量常年维持在2000万辆以上的超大型汽车市场,这里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对全球汽车行业都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那么,传统燃油车是怎么在中国败阵的呢?今天就从我一名原车企工程师的视角来跟大家聊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新能源车型产品性能领先,在用车成本、用车体验、空间、动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都超越了同价位的燃油车。

关于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技术上的优势,我们团队出版的《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一本书看懂智能网联汽车》两本书中有详细介绍,感兴趣的可以去关注一下。

其次,新能源车型的自身短板正在快速解决,续航焦虑有明显缓解,激烈的价格战之后,比亚迪等主流品牌也实现了“电比油低”。

除此之外,随着销量的提升,消费者此前对新能源车型的偏见也在快速消退。

2、燃油车何时会消失?

客观来说,燃油车在短时间内消失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中国市场容量太大,而消费者的需求也相当多样化。

打个比方,以前的功能机,在智能手机普及十几年之后依然存在,而且还有不错的销量。

燃油车也是这样,在现阶段,不少人还是更喜欢自己比较熟悉的燃油车。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国产燃油车的生命周期要比合资车更长。

原因很简单,即便是把燃油车拿出来比,国产燃油车的整体性能也超过了合资燃油车。燃油车逐渐减少的过程,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向来“低配高价”的合资燃油车将率先出局。

结束语

目前中国新能源市场已经培育出了比亚迪这种年销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世界冠军,以后其它国产厂商的实力也会不断增强,此前王传福还有一个预言,那就是:国产汽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占比将突破70%,各位元芳你们觉得,这个预言会不会也变成现实?如果是,猜猜会是何时?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5万关注 | 7446作品
+ 关注
《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等4本新能源车科普书作者,以自媒体之名,助力汽车融入亿万寻常百姓家!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