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正在舍命狂奔

5月23日,小米发布一季度财报。

来看看小米汽车这段时间以来的战绩。


01流量销售双收


本来在这个时间点造车并不是很好的时间点,因为基本没什么机会。

但是雷军还是用近乎神一般的营销手段以及SU7本身不错的产品力给整个汽车行业上了一课——流量就是销量。

3月28日, 小米SU7上市,4月3日锁单量超4万,4月20日超7万。

截至4月30日,SU7系列累计锁单量达到88063辆,此时距离这台车上市也不过1个月左右。

照这个趋势,今年上半年SU7锁单量可能就会超过10万。

订单增长速度之快,放在汽车行业也是独一份。


销量爆火的同时,小米也是很好地抓住这个窗口期,提升产能并开启大规模交付。

4月29日,小米SU7 第10000辆整车正式下产线。

截至2024年5月15日,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新车达到10000辆。

这还没完,小米汽车目标6月将实现单月交付量过万。

但是诸位是否还记得,这是小米第一次造车?

第一次出手就做到这种程度,表现已经超过很多传统车企甚至是一些造车新势力,效率非常高。

用卢伟冰的话来说就是:「SU7的成功以及短期内建立了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交付的能力,充分说明了小米在产品研发交互以及执行力和组织管理面的组织能力、执行力和组织能力方面的卓越表现。」

深表赞同。


而对于小米来说,现在烦恼从之前的「能不能把车卖出去」变成了「怎么把交付速度提上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米汽车做了工厂产线改造,扩大了产能,从单班制生产改为双班制,今年6月可以把双班开起来,届时产能将会是原来的两倍,大幅提升交付能力。

这还没完,在一季度财报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直言,今年小米汽车交付量要「保10万,挑战12万」

也即是说,在接下来7个多月时间,月均交付量要持续保持在1万以上,后续有望实现月交付破1.5万,甚至可以冲一冲月交付2万台。


销售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到2024年年底,小米汽车的销售服务网络将达到219家销售门店,覆盖46个城市,143家服务中心,覆盖86个城市,基本覆盖中国大陆地区所有省份 (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


02加大智驾投入


交付44天,小米SU7智驾激活率达82.39%,行驶里程超过258万公里。

虽然表现还不错,但是小米智驾与头部选手之间仍有差距,尤其是对上小鹏和华为。

小米汽车也知道这一点,现在正在努力追赶。

小米智驾团队今年预算大约在15亿元。

目前,智驾团队目前已突破1000人,在2024年底计划扩充到1500人,并在2025年扩充到2000人。

就在今天,自动驾驶大牛王乃岩(原图森联合创始人、图森中国CTO)也加盟了小米汽车。


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5月底之前在中国大陆10个城市开通城市领航(城市NOA),预计8月在中国大陆全面开通城市领航。

希望在几个月后能看到小米智驾能力再提升。


03舍命狂奔


无疑,从现在来看,小米造车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不仅仅是流量销售上,同时在背后的生产交付服务都做得很不错,已经有「car company」的感觉了。

不过即便如此,小米汽车也没有因此骄傲,仍在抓住一切机会和时间尽快成长,舍命狂奔。

这一点,难能可贵。


想起此前雷军立下过这样一个flag:「通过15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车厂。」

现在看来,似乎能看到一丝成功的苗头和希望。

继续加油吧!

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小米SU7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70关注 | 431作品
+ 关注
带来最有态度的智能汽车资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